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馬託格羅索高原

鎖定
巴西高原的組成部分。是一個古老的侵蝕高原。包括馬託格羅索州中部大部地區。從戈亞斯州州界向西延展至玻利維亞邊境附近的帕雷西斯山脈(Serra dos Parecis)。平均海拔約600公尺(2,000呎)。也是亞馬遜河流域和巴拉圭河流域的分水嶺。熱帶稀樹草原和林地混雜交錯。部分地區採礦業很重要,但主要經濟活動是養牛業。馬託格羅索州首府庫亞巴是主要城市。
中文名
馬託格羅索高原
地    點
巴西
面    積
90.1
人口數量
172.7W

馬託格羅索高原地理介紹

馬託格羅索高原 馬託格羅索高原
為“大森林”。巴西中西部一州。西鄰玻利維亞,東界阿拉瓜亞河。面積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僅1.6人。首府庫亞巴。大部分處巴西高原西部,中部的馬託格羅索高原海拔900米,為亞馬孫河巴拉圭河兩大水系的分水嶺。中南端地勢低窪,海拔僅90-120米,為巴拉圭河上游氾濫平原的一部分。低地氣候濕熱,高原乾熱,年平均氣温26℃,年降水量1,300-1,500毫米,5-9月為旱季。1822年建省,1899年改州。大部分地區為草地相間的灌叢林地。北部較少開發,主產野生橡膠。南部經濟以養牛業為主,還產稻穀、玉米、豆類、木薯、甘蔗、馬黛茶等。有金、鐵、金剛石等礦藏。

馬託格羅索高原歷史記載

馬託格羅索高原 馬託格羅索高原
古代巴西為印地安人居住地。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航海家卡布拉爾發現巴西。16世紀淪為葡萄牙殖民地。1807年拿破崙入侵葡萄牙,葡王室逃到巴西後,巴西實際上成了葡的帝國中心。1821年葡王室遷回里斯本,王子佩德羅留巴西任攝政王。1822年9月7日獲得獨立,建立巴西帝國。1888年5月廢除奴隸制度。1889年11月15日豐塞卡將軍發動政變推翻帝制,成立共和國。1891年2月24日通過第一部共和國憲法,定國名為巴西合眾國。1960年將首都由里約熱內盧遷往巴西利亞。1964年3月31日,軍人政變上台,實行獨裁統治,1967年改國名為巴西聯邦共和國。1969年10月30日改名為巴西聯邦共和國。

馬託格羅索高原氣候特點

馬託格羅索高原 馬託格羅索高原
熱帶氣候,巴西的大部分土地處於赤道線與南迴歸線之間,只有佔全國面積五分之一的土地位於南迴歸線之南,因而巴西的氣候以熱帶氣候為主。根據氣候特點,巴西共分潮濕赤道帶、潮濕熱帶、半潮濕熱帶、半乾旱熱帶和潮濕亞熱帶五個氣候帶。平均氣温從南向北緩慢上升。然而亞馬孫流域,儘管處於赤道帶,但氣温並不像人們相像的那樣高,平均温度不超過27℃,最高氣温不超過36℃。巴西利亞聖保羅等高原城市平均氣温僅19℃,氣候宜人。在南部亞熱帶地區,平均温度在16℃—20℃,一些地勢高的地方平均温度只有10℃,冬天有時還要下雪。不過巴西各地的濕度相當高,特別是在沿海地帶。年降雨量隨地區不同而有差異。在潮濕赤道帶的亞馬孫地區年降雨量最高為1500毫米—2500毫米。只有8月—10月是少雨季節。潮濕熱帶地區主要是在北里奧格蘭德到聖保羅州北部的沿海地區,這裏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巴西的大部分地區從米納斯吉拉斯州、聖保羅州內地、南馬託格羅索州和馬託格羅索州的南部,到巴伊亞州、馬拉尼昂州和塞阿拉州的內地,均屬半潮濕熱帶氣候,每年分旱季和濕季,年降雨量為1500毫米。半乾旱熱帶在巴西東北部,年降雨量一般低於1000毫米,而且多集中於一段時期,全年大部分時間缺雨。南迴歸線以南的巴西土地屬潮濕亞熱帶氣候,年降雨量在1500毫米以上。巴西與我國的季節正好相反,9月22日—12月21日為春季,12月22日—3月21日為夏季,3月22日—6月21日為秋季,6月22日—9月21日為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