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馬泉河

鎖定
馬泉河:藏語音稱“當卻喀撥”,漢語音譯為“當卻藏布”,意譯為馬泉河,是雅魯藏布江源頭、上游,源於形似駿馬鳴嘶的口中噴流直下而得此美名。主要在仲巴縣境內。
馬泉河、獅泉河、象泉河、孔雀河都是意譯名,形象地賦予荒涼高原地帶以生命感,成為習慣名稱。
中文名
馬泉河
別    名
當卻藏布
所屬水系
雅魯藏布江
地理位置
西藏仲巴縣
流經地區
西藏仲巴縣

馬泉河簡介

馬泉河 馬泉河
藏語音稱“當卻喀撥”,流自神山岡仁波齊區域的東南部,流經仲巴縣境內時稱“瑪藏河”,自薩嘎開始稱之為“雅魯藏布江”。在其流域有麻龐布莫卡、色日竹木卡等,都是古象雄十八部的重要城堡。至今我們在這些猶存的古城堡遺址中依稀可見當年古代象雄強盛的情景。馬泉河是雅魯藏布江之源頭,它不僅對象雄文明起過重大的作用,而且對西藏各個時期、各類不同地域文明的孕育、形成和發展等起過巨大的作用。

馬泉河地理生態

馬泉河 馬泉河
馬泉河,即雅魯藏布江的上游,平均海拔5200米以上。水流平緩,江心湖和汊流發育,兩岸大片沼澤地內棲息着許多水鳥。馬泉河穿行在南面的喜馬拉雅山和北面的岡底斯山之間,谷地開闊,一般都有10~30公里。寬谷中的馬泉河就像一條銀色緞帶,鋪展在煙雲飄渺的雪山腳下,馬泉河最大的支流――柴曲,彎彎曲曲把無數晶瑩奪目的小湖泊穿綴在一起,一直掛到那緞帶上。這雪山、緞帶、湖泊都鋪在一塊一望無際猶如翠綠絨氈的草地上。這幅美麗的圖景,就是上游馬泉河地區的寫照。
馬泉河 馬泉河
馬泉河流域基本上都是牧區,在帕羊以下河谷兩側是由高蒿草組成的沼澤化草甸景觀,這裏是最優良的冬春牧場。在帕羊以上,沼澤化草甸由温變幹,漸趨消失,坦蕩的谷地出現一片針茅草原景觀,廣泛分佈着紫花針茅和蒿子,呈現一片黃綠色的季象。這裏是上游地區主要的夏季牧場。
馬泉河谷地的上段,由於人煙稀少,目前的茫茫草地還是一個動物樂園,有藏羚羊、岩羊、野驢、野耗牛、熊、狼、狐狸、鼠、兔等多種動物。廣漠無際的河谷草地上,還散佈着排排巨大的黃灰色新月形沙丘,沙丘垂直於風向,多的地方,像鏈條一樣連接起來,這些沙丘是冬春旱季馬泉河枯水季節裸露的河沙,在經常的西風作用下搬運堆積起來的。
馬泉河流域沼澤濕地 位於仲巴縣境內的馬泉河流域,主要分佈在上游和中游巴巴扎東村附近,分別為東經82°39′~82°56′、北緯30°09′~30°26′之間和東經83°19′~83°41′、北緯29°42′~30°02′之間。是藏北嵩草一華扁穗草羣落為主的沼澤。馬泉河為雅魯藏布江支流,北面為岡底斯山,南面為喜馬拉雅山,兩側山地冰川融水形成的眾多河流匯人馬泉河,使源頭附近的河谷平原以及中游形成許多湖泊,並零星發育成沼澤,水源補給主要為冰川融水和河水。土壤為草甸沼澤土、草甸土。WFU中國濕地網 藏北嵩草—華扁穗草羣落伴生有海韭菜、蕨麻委陵菜、高原毛茛、西藏粉報春、海乳草等。夏季主要鳥類有黑頸鶴、斑頭雁、棕頭鷗、鴨類及鷸類。

馬泉河美麗傳説

傳説位於西部阿里的神山岡仁波欽雪山有四個子女分別是雅魯藏布江(馬泉河)、獅泉河、象泉河和孔雀河。四兄妹相約分頭出發在印度洋相會,雅魯藏布江在繞過歷經艱險後來到了工布地區,受一隻小鷂子的欺騙,以為三個兄妹早已比他先到了印度洋,於是匆忙中從南迦巴瓦峯腳下掉頭南奔,一路的高山陡崖都不能擋住他的腳步,為早日與兄妹們相會,哪裏地勢陡峭險峻他就從那裏跳下,最終形成了這條深嵌在千山萬谷中的雅魯藏布大峽谷

馬泉河周邊旅遊

馬泉河聖湖瑪旁雍措

聖湖瑪旁雍措 聖湖瑪旁雍措
聖湖位於普蘭縣境內,距獅泉河鎮200多公里,佛經上將其稱之為“世界江河的母親”,連唐朝高僧玄奘在他的《大唐西域記》中也稱瑪旁雍措湖為“西天瑤池”。這裏一年四季都吸引着國內外無數虔誠的善男信女和旅遊者,他們不遠萬里,有的花上幾年時間一步一磕長頭地來朝拜。來此地必先用聖水沐浴身心,再一心一意地轉湖(繞湖一圈)。

馬泉河岡仁波欽神山

岡仁波欽神山 岡仁波欽神山
神山海拔6714米,形似橄欖、峯頂如七彩圓冠、周圍像八瓣蓮環繞、身如水晶澆砌玉鑲冰雕、頂尖直插雲霄,岡仁布欽,藏語意為“神山之王”。信徒們説:轉神山一圈可洗盡一生罪孽。能夠在有生之年到神山一走,對藏人來説是至高的榮耀。

馬泉河古格王宮

古格王宮 古格王宮
古格作為藏傳佛教文化的中心和盛極一時的古格王國的首都,曾有僧眾萬人,王宮下寺廟林立,水草豐沃,人丁興旺。
古格王宮坐落在土林(一種特殊的地貌,由遠古時海水褪去而形成)的懷抱之中,其主體攀附在一座高約300米的山上。整個遺址建築共有房屋洞窟300餘處、高10餘米的佛塔3座、寺廟4座、殿堂2間及地下暗道2條,分上、中、下三層,依次為王宮、寺廟和民居,體現了森嚴的等級制度。外圍建有城牆,四角設有碉樓。在其紅廟、白廟及輪迴廟的雕刻造像及壁畫中不乏精品。

馬泉河阿里

阿里 阿里
阿里這片神秘的土地,留下了無數開拓者的足跡。有人説,到西藏不到阿里等於沒到西藏,要探究西藏的歷史之源不可不去阿里。當你走近阿里,便走到了眾山之根、萬水之源、千山之祖,也就尋到了生命之源,文明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