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藏語

鎖定
藏語(藏文:བོད་སྐད།བོད་ཀྱི་སྐད་ཡིག།),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藏語支
藏語主要分為三大方言衞藏方言(即拉薩話)、康巴方言(德格話、昌都話)、安多方言(青海藏區)。
藏語語眾主要分佈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西藏自治區青海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以及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5個地區,不丹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四個國家的部分地區也有人説藏語。 [1] 
中文名
藏語
外文名
Tibetan,チベット語
使用總人數
約800萬人
語    系
漢藏語系
語    族
藏緬語族
拼    寫
藏文字母拉丁字母轉寫
元    音
/a/、/i/、/u/、/e/、/o/
語言代碼
bo [2] 
方    言
衞藏康巴、安多
藏    文
བོད་ཡིག།

藏語藏語演變

上古語言學時期
上古語言學時期——古象雄文明時期,為古代藏族文明服務的象雄語言學。
在Legs bzhad rin bo chei gther mstod中和南喀諾布先生古代象雄和吐蕃文明史等資料中有介紹。
後世傳播的《brda sprod nyi shu bdun pa》可以看作是這個語言研究傳統的承繼和發展。
雖然被賦予教派色彩並使其傳播有所侷限,但作為語言科學的歷史文獻以及一個未曾遺棄的語言學派,其價值絲毫不應該否定。更為重要的是,還能夠透過其對言語事實的描寫和規則概括,常常認識到一些關於一個公認為死亡了的古文明載體——象雄語言文字的局部知識。
中古語言學時期
中古語言學時期——桑布扎文法時代:吐蕃梵語和藏語語法並行時期。
這是藏族語言學家學習和靠攏古印度語言學,繼而套用其理論和方法,建立符合藏語的規範文字和語法體系的階段。
吞彌·桑布札是這個時期最傑出的代表,他的語言學著作和創制的新規範文字,是藏族語言學發展史上不朽的里程碑。
這位“藏文之父”的功勳,對吐蕃贊布來説,是為了提升日益強盛的吐蕃王朝的威望和勢力,也有可能是為了擊跨敵對勢力的文明傳統——象雄文明,樹立吐蕃文化的新旗幟。
雪域高原的人民和源源不斷的文明長河來説,“語文功臣”的美德更是無以倫比。
吞彌在印度學了13年,回國後專門安排在拉薩附近的瑪茹宮,系統地分析、研究本族語言的語音系統和語用規則。國王肯定提供了這些語言學家——吞彌和他的助手們——所需要的全部便利和服務。
通過篩選當時古印度的各種語言和文字,這位聖賢決定選擇文字學和語法學高度發達、字母系統相當完善的古代印度文字做基礎,依據故地雅隆或者新址拉薩的中古藏語語音特點加以改造,去掉不需要的音素字母,增添幾個新的音位字母,成功地“創制了一套基本上反映當時藏語語音面貌的拼音文字,用於記錄藏語,從事翻譯和著述,留下了浩瀚的文獻典籍”(戴慶夏主編,1998年《二十世紀的中國少數民族語言研究》,書海出版社:P69)。
藏語 藏語
與這個新創文字相配套,吞彌創作了8部語言學著作,絕大多數在與文明衝突中銷燬或者其他原因失傳,傳播至今的主要著作是《文法三十頌》和《字性組織論》。
前者側重講解藏語輔音元音之分類、格語法虛詞語法範疇和歸類等;後者則是8部根本著作之第二篇第六章,重點探討語音結構、字母搭配、動詞屈折變化規律,名詞和動詞的語義句法關係等。二者發展為藏語語音和語法研究系統的核心。
吉·曲周的《聲明八卷》、在吐蕃王室支持下大譯師噶、覺、象三位編纂的《翻譯名義大集》《語合二卷》等,還保留了更多可貴的語言文獻。
9世紀中葉,佛教和印度古文明遭受重大劫難後,同時導致吐蕃王室的四分五裂而很快得到重新在西藏本土崛起的機會。
地處後藏古格王國成為佛教發展的重鎮,所謂佛教後弘期的代表譯師仁欽桑布等推動了語言學科的傳承和講學,班智達彌底·佔貝冶西創作《smra sgo msthon cha》,進一步補充文法和語音理論。
針對西藏語言的發展實際,俄譯師著《常用正字法》,開始取消書面記錄中的次後置輔音–d以及音節輔音尾小“阿”(v),樹立了藏傳語言學敢於突破前人、注重記錄口語事實的典範,也適應了更通俗地傳播和發展佛教文化和精神的社會需要。
中世紀語言學時期
中世紀語言學時期——言語學的確立和發展時期。
這是以學科理論為前提,從佛教理論和教義的需要出發,全面地研究和傳播梵語語法,並獨立記錄和分析藏語的階段,也是語言學科本土化的重要歷程。
12–13世紀,藏語方言的劃分日趨明顯,薩迦·索南澤摩(1142–1182)著《藏文讀法啓蒙》,對標準藏語語音進行描述,奠定了基於佛教文化的標準藏語(chos skad)形成和延續的理論基礎。
其後,13世紀時薩迦班智達·貢噶堅贊著《啓蒙釋文——利蒙》、《正字拼讀寶海》,把語言研究推廣到更高的層面。
他們對藏語複輔音的結構、讀音及語音特徵所作的描述,為今人研究斷代語言提供了全面的語言科學資料。
隨着佛教的大規模傳播和寺院經院教育的空前發展,聲明理論的講習和研究得不斷得到重視,佛教學者把內明因明和聲明的知識積累提高到同等的位置,納入佛教高等教育的正體體系,西藏的語言學得到不斷髮展和完善。
最優秀的語言學者莫過於噶瑪司徒(名司徒·缺吉迥乃),這位精通梵文的17世紀學者,先後赴印度、尼泊爾等諸多外域,全面研究古印度聲明。經與印度、尼泊爾學者校勘,重新翻譯了該部《聲明月八戒論》和《聲明妙音論》。尤其對月八戒論所做註疏,深刻剖析,準確無誤,勝過印度學者之解釋,被譽為箴言至寶。該作名《司徒聲明廣注》(si tu sgra vgrel chen mo),共計三大卷,收入其全集,至今留傳。
在當時政府高官的倡導下,他近14年連續遊遍藏區中土邊疆各地,深入調查研究藏族的語言和交際符號語法,於36歲修改完成初撰於30歲時的著名語法學著作《司徒藏語文法詳解》(garma si tuvi sum rtags vgrel chen mkhas pavi mgul rgyan mu tig phring mdzes)。他對土彌·桑布札著作作了詳盡的解疏,是講解藏語文法的“三十頌”和“字性組織法”的權威著作之一。其聲明廣注和藏語文法詳解,被稱為兩大司徒符號交際學著作,在藏族傳統梵語語法和藏語研究中佔有很高的地位。
五世賽多·洛桑次成嘉措,也是藏族傳統語言學的集大成者,對歷代學者的語法著作做了周密和嚴謹的比較,提出了許多獨到的見解(上個世紀,整理者還根據其著作第一次使用一目瞭然的表格形式分類各種語法現象、語音搭配形式和詞語變化規則,成為多人蔘考和引用的直接成果)。
俄曲·達瑪巴扎、覺頓·仁欽扎西、扎德·仁欽冬朱等,也同樣是優秀的藏語語言學學家。周煒《西藏古代的文法研究》(西南民族學院學報,1999年第4期P29–34)以及其博士論文對這些學者和著作做了較全面的介紹。
藏語 藏語
通過德格版、納唐版、拉薩版、北京版《甘》語言學部分,毛爾蓋·桑木丹、才旦夏茸的歷代語言學名著索引等,能夠全面地領略到這些先輩語言研究的驚人成就。
近代語言學時期
藏文書法 藏文書法
近代語言學時期——早期描寫語言學的產生和發展時期。
這是在記錄和分析藏語言語事實的基礎上,確立和鞏固本土化現代語言學的嘗試階段。以根登羣培為代表。
他在英國的亞洲皇家研究院服務起,接觸並嘗試把現代語言學理論和方法引進藏學領域,對七世紀藏語語音系統、藏文的起源、斷代複輔音特徵、標準藏語的形成和書面優勢、藏語方言的分佈等進行初步和零星的分析,以開拓本族語言研究的歷史比較手法及共時語言描寫,但因其早年逝世(杜永彬先生的著作,為不懂藏語藏文的讀者瞭解這位西藏人文主義先驅的傳奇故事提供了很好的平台,確實值得一讀),後無從者,故這個新領域的成就不及傳統文法研究。
藏文改革
在迄今的1300年裏,藏文經歷了四次改革。此四次改革分別發生在公元7世紀、公元8世紀、公元8世紀和公元1070年。四次改革先後整理規範了藏文字和語法、統一了用詞用語、確立藏文字的書寫法。
西藏和平解放後,為促進藏語的學習、使用和發展,國家和政府歷時近20年的研究,於1987年制訂了《西藏自治區學習、使用和發展藏語文的若干規定(試行)》。
1988年,西藏正式成立了西藏自治區藏語文工作指導委員會,由黨委、政府主要領導人兼任領導。各地市均成立了藏語文工作指導委員會。
與此同時,藏文編碼國際標準於1997年獲國際標準組織的通過,成為中國少數民族文字中第一個具有國際標準的文字。

藏語藏語特點

藏語是我國藏族使用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藏語支
現代藏語有以下特點:
1、濁輔音趨於清化,局部地區所保留的濁輔音都是來源於古複輔音中的濁基本輔音
2、複輔音趨於簡化和消失,只在局部地區保留帶前置輔音的二合複輔音;
3、單元音增多,特別是鼻化元音;
4、元音有長短區別,並與聲調有互補關係;
5、有鼻化和非鼻化兩類真性複元音
6、輔音韻尾趨於簡化,從而引起帶輔音韻尾元音的簡化;
7、有較完整而穩定的聲調系統,而且數量有增多的趨勢;
8、謂語是後置表達系統(即謂語的語法意義由謂語之後的部分表示);
9、構語和構形的語素之間有豐富的減縮變化;
10、動詞只保留簡化的屈折變化,而且它已失去獨立表達語法意義的功能;
11、動詞有豐富的體的範疇;
12、判斷動詞和存在動詞有兩種表示不同人稱的詞彙形式;
13、動詞無人稱和方位範疇;
14、單一部分表示否定(即在所否定的詞的前或後加否定成分表示);
15、有豐富的助詞,而且常常有減縮和獨立兩種形式;
16、形容詞和部分派生名詞有構詞後綴;
17、有敬語和非敬語的區別。
藏語 藏語

藏語藏語文字和語音

藏語自7世紀松贊干布王時開始有文字,是博學的吞彌·桑布扎去印度學習後創制的。
藏文字母表有30個基本字母,分八行排列,前七行四個字母、最後一行兩個字母。
前五行前兩個字母是清音、後兩個字母是濁音,第六行全是濁音,第七行前面兩個字母是濁音、後兩個字母是清音,第八行前一個字母是清音、後一個字母是元音。
藏文字母在Unicode編碼中的範圍是0x0f00-0x0fff
0xf40-0x0f6f——輔音字母
0xf90-0x0fbf——輔音字母對應的下接形式
0x0f70-0x0f8f——元音部分
0x0f20-0x0f33——數字部分
其餘部分——符號
藏文字母表

字母
轉寫
拼音
字母
轉寫
拼音
字母
轉寫
拼音
字母
轉寫
拼音
第一行
ཀ་40
ka
ཁ་41
kha
ག་42
ga
ང་44
nga
ngà
第二行
ཅ་45
ca
ཆ་46
cha
ཇ་47
ja
ཉ་49
nya
nyà
第三行
ཏ་4F
ta
ཐ་50
tha
ད་51
da
ན་53
na
第四行
པ་54
pa
ཕ་55
pha
བ་56
ba
མ་58
ma
第五行
ཙ་59
tsa
ཚ་5A
tsha
ཛ་5B
dza
ཝ་5D
wa
第六行
ཞ་5E
zha
ཟ་5F
za
འ་60
'a
à
ཡ་61
ya
第七行
ར་62
ra
ལ་63
la
ཤ་64
sha
ས་66
sa
第八行
ཧ་67
ha
ཨ་68
a
á
以上清音字母,基礎高調 ˊ(f) ˥˥ 55
以上濁音字母,基礎低調 ˋ(v)˩˨ 12
元音標記
72
i
i
74
u
u
7A
e
e
7C
o
o
擴展
輔音
字母
གྷ་43
gha
ཊ་4A
tt
ཋ་4B
tth
ཌ་4C
dd
ཌྷ་4D
ddh
ཎ་4E
nn
དྷ་52
dh
བྷ་57
bh
ཛྷ་5C
dzh
ཥ་65
ssa
ཀྵ་69
kssa
圖1 藏文寫法 圖1 藏文寫法
藏文按音節拼寫,音節間用“་”隔開,詞尾用“།”終結。
圖1所示的是一個典型的藏文音節(བསྒྲོནད་),由基字ག、下加字 ྲ、、前加字བ、元音符號 ོ、後加字ན、再後加字ད構成。

藏語前加字

前加字有ག་ད་བ་མ་འ་
1.ག་ཇ་ད་བ་ཛ་等讀低調的送氣音前,加ག་ད་བ་變成不送氣音;
2.ང་ཉ་མ་ན་等讀低調的鼻音和半元音ཡ་,前加ག་ད་བ་讀高調;
3.ག་ཇ་ད་བ་ཛ等讀低調的送氣音,前加འ་མ་增加對應部位的鼻冠音;
4.基字བ་,前加ད་,變半元音或零聲母。དབའ་ wá、དབྱ་ yá、དབྲ་ rá、དབུ་ ú、དབུལ úe、དབོ་ ó、དབྱི í。

藏語上加字

上加字有ར་ལ་ས་
1.ག་ཇ་ད་བ་ཛ་等讀低調的送氣音,上加ར་ལ་變成不送氣音,
2.ང་ཉ་མ་ན་等讀低調的鼻音,上加ར་ལ་ལ་讀高調,
3.ག་ཇ་ད་བ་ཛ等讀低調的送氣音,上加ལ་增加對應部位的鼻冠音。

藏語下加字

下加字有 ྱ(ཡ་བདགས། -yadâk)、 ྲ(ར་བདགས། -radâk)、 ླ(ལ་བདགས། -ladâk)、 ྭ (ཝ་ཟུར། -wàsùr)等四個。
1.下加字 ྱ(ཨ་བདགས།)的作用是基字的齶化,ཀྱ་ཁྱ་གྱ་ k/k’→c/c’、པྱ་ཕྱ་བྱ་མྱ་ p/p’→tɕ/tɕ’。
2.下加字 ྲ(ར་བདགས།)的作用是基字的捲舌,ཀྲ་ཁྲ་གྲ་ k/k’→ʈʂ/ʈʂ’/、ཏྲ་ཐྲ་དྲ་ t/t’→ʈʂ/ʈʂ’、པྲ་ཕྲ་བྲ་ p/p’→ʈʂ/ʈʂ’、ཧྲ་ x→ʂ。སྲ་和ས་發音一樣,མྲ་和མ་發音一樣。
3.下加字 ླ(ལ་བདགས།)的作用是邊音化和鼻音化,ཀླ་གླ་ k/k’→l(高調)、བླ་ p’→l(高調)、ཟླ་ →nt’(低調);སླཚ、རླ་ 則相當於ལ་加上加字ར་、ས་,即由低調變為高調。
4.下加字 ྭ(ཝ་ཟུར།)的作用是圓唇,對發音已無影響。

藏語後加字

後加字有འ་ག་ང་བ་མ་ར་ལ་ན་ས་ད་འ後加字是佔位符,將前面的字母指定為基字。
1.ར་延長元音(a→a: / o→o: / u→u: / e→e: / i→i:);
2.ལ་、འི་改變元音(a→ɛ / o→ø / u→y / e→e: / i→i:);
3.འུ་、འེ་、འོ་與前面的元音構成長元音或複元音;
4.ད་改變元音(a→ɛ̃ / o→ø̃ / u→ỹ/ e→ẽ/ i→ĩ);
5.ང་、མ་形成韻尾ŋ、m;
6.ག་、བ་形成韻尾q、p,並觸發變調(f→h、v→w);
7.後音節詞尾བ་(wa)和前音節合併,構成長元音或複元音。
8.ས་、ད་形成韻尾ʔ,並觸發變調(f→h、v→w);
9.再後加字ས་加在ག་ང་བ་མ་等韻尾後面(གས་ངས་བས་མས་),觸發變調(f→h、v→w);
10.再後加字ད་加在ར་ལ་ད་等後加字後面(རད་ལད་ནད་),觸發變調(f→h、v→w),九世紀時已經取消此寫法。

藏語拼讀規則

藏文每個音節會有一個基字,基字是拼讀的基礎。
音節中帶附標(元音符號或上下加字)的字母是基字;無帶附標字母時,雙字母音節前字母是基字;四字母時第二個字母是基字;三字母音節通常中間字母是基字(若後兩個字母是གས、ངས、བས、མས,其前面的字母是基字)。

藏語聲母

基字和前加字、上加字、下加字構成聲母,藏語總共有28個輔音,35個聲母(27個單輔音、7個複輔音)。
雙唇音以及齦音
雙唇音
齦音
齦音
捲舌音
齦後音
硬齶音
軟齶音
聲門音
鼻音
མ་[m]
ན་[n]
ཉ་[ɲ]
ང་[ŋ]
[ʔ]
不送氣塞音
པ་[p]
ཏ་[t]
ཀྱ་[c]
ཀ་[k]
送氣塞音
ཕ་བ་[pʰ]
ཐ་ད་[tʰ]
ཁྱ་གྱ[cʰ]
ཁ་ག་[kʰ]
不送氣塞擦音
ཙ་[ts]
ཀྲ་[ʈʂ]
ཅ་[tɕ]
送氣塞擦音
ཚ་ཛ་[tsʰ]
ཁྲ་གྲ་[ʈʂʰ]
ཆ་ཇ་[tɕʰ]
清擦音
ས་ཟ་[s]
ལྷ་[ɬ]
ཧྲ[ʂ]
ཤ་ཞ་[ɕ]
ཧ་[x]
近、邊、通音
ཝ་[w]
ར་[ɹ]
ལ་[l]
ཡ་[j]
複輔音主要是前加字འ་མ་和上加字ལ་加到ག་ཇ་ང་བ་ཛ等基字上。
音標對照
[ŋk]
[ɲtɕ]
[nt]
[mp]
[nts]
[ɲc]
[ɳʈʂ]
ལྒ་
ལྗ་
ལྦྱ
ལྡ་
ལྦ་
ལྫ
ལྒྱ
ལྒྲ་
ལྡྲ་
ལྦྲ་
མགའ་
མཇའ་
མདའ་
མཛའ་
མགྱ་
མགྲ་
མདྲ་
མབྲ་
འགའ་
འཇའ་
འབྱ
འདའ་
འབའ་
འཛའ་
འགྱ
འགྲ་
འདྲ་
འབྲ་

藏語聲母演變

藏語的7世紀復聲母向現代拉薩音單聲母的演變
當代拉薩話發音的國際音標 – 7世紀藏語發音
拉薩音
拼寫形式
七世紀藏語發音
དཀའ་བཀའ་རྐ་བརྐ་སྐ་བསྐ་ལྐ་ཀྭ་
dka, bka, rka, brka, ska, bska, lka, kwa
དགའ་བགའ་རྒ་བརྒ་སྒ་བསྒ་
dga, bga, rga, brga, sga, bsga
ŋkà
ལྒ་མགའ་འགའ་
lga, mga, ɦga
kʰá
ཁྭ་མཁའ་འཁའ་
kʰwa, mkʰa, ɦkʰa
kʰà
གྭ་
gwa
ŋá
དངའ་རྔ་བརྔ་སྔ་བསྔ་ལྔ་མངའ་
dŋa, rŋa, brŋa, sŋa, bsŋa, lŋa, mŋa
ཀྱ་དཀྱ་བཀྱ་རྐྱ་བརྐྱ་སྐྱ་བསྐྱ་
kja, dkja, bkja, rkja, brkja, skja, bskja
དགྱ་བགྱ་རྒྱ་བརྒྱ་སྒྱ་བསྒྱ་
dgja, bgja, rgja, brgja, sgja, bsgja
ɲcà
མགྱ་འགྱ་
mgja, ɦgja
cʰá
ཁྱ་མཁྱ་འཁྱ་
kʰja, mkʰja, ɦkʰja
cʰà
གྱ་
gja
tɕá
གཅའ་བཅའ་ལྕ་བྱ་དབྱ་
gtɕa, btɕa, ltɕa, pja, dpja
tɕà
རྗ་བརྗ་དབྱ་
rdʑa, brdʑa, dbja
ɲtɕà
ལྗ་མཇའ་འཇའ་འབྱ་
ldʑa, mdʑa, ɦdʑa, ɦbja
tɕʰá
མཆའ་འཆའ་ཕྱ་འཕྱ་
mtɕʰa, ɦtɕʰa, pʰja, ɦpʰja
tɕʰà
བྱ་
bja
ɕá
ཤྭ་གཤའ་བཤའ་
ɕwa, gɕa, bɕa
ɕà
ཞྭ་གཞའ་བཞའ་
ʑwa, gʑa, bʑa
ɲá
གཉའ་རྙ་བརྙ་སྙ་བསྙ་མཉའ་
gɲa, rɲa, brɲa, sɲa, bsɲa, mɲa
ɲà
ཉྭ་མཉའ་
ɲwa, mja
གཏའ་བཏའ་རྟ་བརྟ་ལྟ་བལྟ་སྟ་བསྟ་ཏྭ་བལྡ་
gta, bta, rta, brta, lta, blta, sta, bsta, twa, blda
གདའ་བདའ་རྡ་བརྡ་སྡ་བསྡ་
gda, bda, rda, brda, sda, bsda
ntà
ཟླ་བཟླ་ལྡ་མདའ་འདའ་
zla, bzla, lda, mda, ɦda
tʰá
མཐའ་འཐའ་
mtʰa, ɦtʰa
tʰà
དྭ་
dwa
གནའ་རྣ་བརྣ་སྣ་བསྣ་མནའ་
gna, rna, brna, sna, bsna, mna
ʈʂá
ཀྲ་དཀྲ་བཀྲ་སྐྲ་བསྐྲ་ཏྲ་པྲ་དཔྲ་བསྲ་
kra, dkra, bkra, skra,bskra,tra,pra,dpra,bsra
ʈʂà
དགྲ་དབྲ་བགྲ་སྒྲ་བསྒྲ་སྦྲ
dgra, dbra, bgra, sgra, bsgra, sbra
ɳʈʂà
མགྲ་འགྲ་འདྲ་འབྲ་
mgra, ɦgra, ɦdra, ɦbra
ʈʂʰá
ཁྲ་ ཐྲ་ཕྲ་མཁྲ་འཁྲ་འཕྲ་
kʰra, tʰra, pʰra, mkʰra, ɦkʰra, ɦpʰra
ʈʂʰà
གྲ་དྲ་བྲ་གྲྭ་
gra, dra, bra, grwa
ʂá
ཧྲ་
hra
ʐà
རྭ་
rwa
སྤ་དཔའ་ལྤ་
spa, dpa, lpa
རྦ་སྦ་སྦྲ་
rba, sba, sbra
དབའ་
dba
mpà
ལྦ་འབའ་
lba, ɦba
pʰá
འཕའ་
ɦpʰa
རྨ་སྨ་དམའ་སྨྲ་
rma, sma, dma, smra
མྲ་
mra
tsá
གཙའ་བཙའ་རྩ་བརྩ་སྩ་བསྩ་ཙྭ་
gtsa, btsa, rtsa, brtsa, stsa, bstsa, tswa
tsà
གཛའ་རྫ་བརྫ་
gdza, rdza, brdza
ntsà
མཛའ་འཛའ་
mdza, ɦdza
tsʰá
ཚྭ་མཚའ་འཚའ་
tsʰwa, mtsʰa, ɦtsʰa
གསའ་བསའ་སྲ་བསྲ་སྭ་
gsa, bsa, sra, bsra,swa
ཟྭ་གཟའ་བཟའ་
zwa, gza, bza
ཀླ་གླ་བླ་རླ་བརླ་སླ་བསླ་
kla, gla, bla, rla, brla, sla, bsla
ལྭ་
lwa
གཡ་
g.ja
ʔá
འྭ་
ɦwa
ཧྭ་
hwa

藏語元音

元音符號、後加字構成藏語的韻母。
藏文是元音附標文字,基字自帶元音a,當需要改變元音時,在基字上方或下方加標元音符號。
藏文有四個元音符號:
名稱及轉寫
名稱
轉寫
示例
ཞབས་ཀྱུ།
xàb་jú
u
ཨུ་
u
གི་གུ།
kí་gù
i
ཨི་
i
འགྲེང་པོ།
nzhèng་bó
e
ཨེ་
e
ན་རོ།
nà་ró
o
ཨོ་
o
藏語總有15個元音,7個輔音韻尾,48個韻母。
15個元音:
ཨ་[a]、ཨལ་[ɛ]、ཨི་[i]、ཨུ་[u]、ཨུལ་[y]、ཨེ་[e]、ཨོ་[o]、ཨོལ་[ø]、ཨན་[ɛ̃]、ཨིན་[ĩ]、ཨུན་[ỹ]、ཨེན་[ẽ]、ཨོན་[ø̃]、ཨའུ་[au]、ཨིའུ་[iu]。
7個輔音韻尾:
ད|ས[ʔ]、ན[n]、ག|གས[k/q]、ང|ངས[ŋ]、བ|བས[p]、མ|མས[m]、ར[r]。
48個韻母:
a ཨ།、ar ཨར།、aq ཨག། ཨགས།、ap ཨབ། ཨབས།、am ཨམ། ཨམས།、aŋ ཨང་། ཨངས།、ɛ̃ ཨན།、aʔ ཨད། ཨས།、ɛ ཨལ། ཨའི།、au ཨའུ།、i ཨི།、ir ཨིར།、iq ཨིག། ཨིགས།、ip ཨིབ། ཨིབས།、im ཨིམ། ཨིམས།、iŋ ཨིང་། ཨིངས།、ĩ ཨིན།、iʔ ཨིད། ཨིས།、ii ཨིལ། ཨིའི།、iu ཨིའུ།、u ཨུ།、ur ཨུར།、uq ཨུག། ཨུགས།、up ཨུབ། ཨུབས།、um ཨུམ། ཨུམས།、uŋ ཨུང་། ཨུངས།、ỹ ཨུན།、uʔ ཨུད། ཨུས།、y ཨུལ། ཨུའི།、e ཨེ།、er ཨེར།、eq ཨེག། ཨེགས།、ep ཨེབ། ཨེབས།、em ཨེམ། ཨེམས།、eŋ ཨེང་། ཨེངས།、ẽ ཨེན།、eʔ ཨེད། ཨེས།、e ཨེལ། ཨེའི།、eu ཨེའུ、o ཨོ།、or ཨོར།、oq ཨོག། ཨོགས།、op ཨོབ། ཨོབས།、om ཨོམ། ཨོམས།、oŋ ཨོང་། ཨོངས།、ø̃ ཨོན།、oʔ ཨོད། ཨོས།、ø ཨོལ། ཨོའི།。

藏語聲調

藏文是按照七世紀的藏語拼寫,隨着時代的發展,藏語語言發生了和漢語類似的變化。
當代藏語拉薩音有四個聲調:
1.高調f(標為ˊ或˥˥)調值55;
2.低調v(標為`或˩˨)調值12;
3.降調h(標為ˇ或˥˧)調值53;
4.升調w(標為ˆ或˩˦)調值14。
聲調取決於基字、前加字、上加字和後加字:
⒈基字為清音字母
ཀ་ཁ་ཅ་ཆ་ཏ་ཐ་པ་ཕ་ཙ་ཚ་ཤ་ས་ཧ་和元音字母ཨ་的基礎調是高調f,
⒉基字為濁音字母
ག་ང་ཇ་ཉ་ད་ན་བ་མ་ཛ་ཝ་ཞ་ཟ་འ་ཡ་ར་ལ་的基礎調是低調v。
3.ང་ཉ་མ་ན་等鼻音字母加前加字、上加字時,改為升調(v→f)。
4.ག་བ་ས་ད་等後加字(入聲韻尾)觸發變調(f→h、v→w)。

藏語連讀變音

兩個音節連讀時會發生變音、變調。
1.低調在第二個音節,變高調;
2.降調在第一個音節變非降調;
3.低調送氣聲母在第二個音節,變高調不送氣;
4.前音節韻尾ག་གསང་ངས་,後音節是詞尾པོ,པོ可發གོ音;
5.高元音i、u、y同化低元音a、e、ɛ、o、ø;
6.前音節沒有輔音韻尾,後音節的前加字、上加字可為前音節增加鼻音或唇音韻尾;藏語的數字༠༡༢༣༤༥༦༧༨༩་ཾཿ༜༉ ༕

藏語轉寫系統

藏文拉丁字母轉寫系統是指將藏文字母轉換成拉丁字母,從而使藏文羅馬化的一套文字轉寫系統。
通用的是威利(Wylie)轉寫方案。
1959年,威利(Turrell Wylie)精煉了原有的轉寫方案,只使用基本的26個拉丁字母,而不需添加字母和添加符號。
在此之後,這套方案成為藏學界尤其是美國藏學界的標準轉寫方案,並以威利的姓氏來命名。
在以拼音文字為文字形式的語言中,藏語有其特殊的地方:文字系統與語音系統不一致。
現行藏文字母紀錄的是11世紀的藏語語音,這與現代藏語的語音有着很大的區別(例如,“西藏”一詞,根據藏文字母的拉丁文轉寫為bod,而現代拉薩方言則是pö(音標為[pʰøʔ]),出現了聲母清化和韻尾變化等現象)。
因此,任何一種藏文羅馬化方案,都要從“描述現代藏語語音”和“轉寫描述古藏語語音的藏文字母”之間作出抉擇。早期的方案試圖採取折衷的方式,結果兩邊都不討好。
威利轉寫方案則設計為準確轉寫藏文字母,而不顧及藏語詞彙的現代發音,因此為學術和歷史研究機構所接受。
中國境內藏語分佈圖 中國境內藏語分佈圖

藏語藏語語法

藏語語法相當豐富,動詞分四個時態,而且時態的系統呈現很多例外,意即藏語具有屈折變化(請參考 藏文用中國公認的拉丁字母轉寫系統)。
現在時 za
過去時 zos
未來時 bzav
命令時 zos
現在時 klog
過去時 bklags
未來時 bklag
命令時 klogs
由此可知,比起漢語諸方言,藏語語法較為接近屈折語綜合語的語法。
另一方面,藏語的基本語序為SOV(主詞─受詞動詞),且具有豐富的格變化,而其本身為一作–通格語言(ergative-absolutive language),意即其及物動詞的主詞為作格(藏文及物動詞的主詞要加後綴-gi、-gyi、-kyi、-'i或者為-yi,且此後綴和藏文工具格所使用者相同),而不及物動詞的主詞和及物動詞的受詞(都不加後綴)的語法格為通格

藏語語言歸屬

藏語書籍 藏語書籍
藏語屬漢藏語系,所以藏語和漢語之間存在並不遙遠的關係,兩種語言來自同一個原始語(此原始語又叫原始漢藏語)。
漢藏原始語分裂的時間,估計是公元前4000年到6000年左右。
藏語保留了上古漢語的古音,包括複雜的複輔音。藏語和漢語之間存在很多同源詞。但由於漢語經歷過許多語音變化,不能直接把現今普通話的發音用來進行比較,必須運用上古漢語的構擬
以下舉上幾個有代表性的漢藏同源詞(由於上古漢語的發音為後人所擬構,因此可能和實際的發音有所誤差,所以在確定這些字的真實發音之前,所有的擬構字前方都加上*的符號):
漢語上古音及藏語對照表
漢字
上古音
藏語
*srək
shig
*ŋaa
nga
*ŋaʔ
ngag
*pər
vphur
*sijʔ
shi
*sreet
bsad
*mruk
mig
*nəʔ
rna
*nis
gnyis
*səəm
gsum
*slijs
bzhi
*ŋaaʔ
lnga

藏語三大方言

藏語分成三大方言:衞藏方言(即拉薩話)、康巴方言(德格話、昌多話)、安多方言
主要區別
(1)康、衞藏方言有聲調,安多方言無聲調。
(2)安多方言有較複雜的複輔音,而衞藏方言和康區方言只有帶前置鼻音的複輔音。
(3)衞藏、康區方言有長元音和鼻化元音,安多方言則沒有。
(4)衞藏方言沒有濁塞音、濁塞擦音和濁擦音聲母,康區方言和安多方言則有這些聲母。
(5)安多方言和康區方言都有送氣清擦音聲母,衞藏方言沒有。
(6)康區和安多方言有清化鼻音聲母,衞藏方言基本上沒有。
(7)衞藏和安多方言有較多的單輔音韻尾,但具體有所差別。康區方言基本脱落或清化成喉塞音。
(8)衞藏和康區方言有複元音,安多方言則沒有。
(9)央元音在安多方言中是一個重要的音位。
(10)衞藏方言中有舌面中塞音C、Ch,康區方言和安多方言則僅少部分地區。
此外,詞彙和語法方面也有差別:
(1)部分動詞本身有自動和使動的曲折變化。在衞藏方言和康區方言裏靠不同的聲調來表示,在安多方言裏則用輔音和元音的曲折變化來表示。
(2)衞藏方言裏用附加手段來表示形容詞的“級”範疇,即普通級、較高級和最高級。康區方言普通和較高級也靠附加手段,最高級則加副詞來表示。安多方言裏均用加副詞來表示形容詞的三個級。
(3)在衞藏方言中,疑問句是在動詞後附加疑問語氣詞來表示,康區方言和安多方言則在動詞前附加疑問副詞來表示。
(4)經過比較,三大方言之間的同源詞佔百分之七十二至百分之八十六,非同源詞佔百分之十四至百分之二十八。
藏語衞藏、康區、安多方言,無論憑聽力或科學研究結果都表明,衞藏方言與安多方言在“兩端”,康區方言介於中間。其發展速度也不盡一致。即衞藏方言最快,次為康區方言,安多方言發展最慢,保留較早時期的藏語各要素特徵也最多。 [3] 
只有安多方言沒有區別意義的聲調。藏族不同方言的通話有一定的困難,但是採用相同的文字系統(紀錄的是古藏語語音)。使用在:中國不丹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主要在西藏克什米爾巴爾蒂斯坦區域。有關藏語言文字起源的問題,學術界仍在爭論中,但主要形成幾種觀點。印度佛教界認為系吞彌·桑布扎所創;西藏本土佛教雍仲本教認為系本教佛祖辛饒米沃所創;還有學者認為系脱胎於伽濕彌羅文(今克什米爾文)或者多文或者象雄瑪文或者黎宇(應該是李域)文(于田文)。
中國境內藏語區 中國境內藏語區
印度佛教史籍記載,公元7世紀上半葉,吞彌·桑布扎與其他15名藏族青年受吐蕃第33代贊普(王)松贊干布委派,前往天竺(今印度)學習梵文和天竺文。由於水土不服,除吞彌·桑布扎之外,其他一同前往印度的藏族青年病故他鄉,他先後從黎敬和拉熱白森格學習梵文和天竺文,其認真刻苦的敬業精神獲得天竺人的敬稱“桑布扎”(意為賢良的藏人)。迴歸故里後,按照松贊干布的旨意,吞彌·桑布紮根據梵文字母以及藏語語音的特點,整理出藏語的30個輔音字母以及4個元音字母,被稱為藏語的30個子音字和4個母音字。吞彌·桑布扎所造的論典中留世的只有《文法根本三十頌》和《性入法》兩部,完成了藏民族文字的整理規範工作。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