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馬永強

(印尼中國畫繪畫大師)

鎖定
馬永強(智光)(SiDiK W MARTowidiojo),是印尼當代國際著名繪畫大師,1936年出生。他出生於印尼一個華人書香門第之家庭,祖籍福建福清,從小受中華傳統文化的薰陶,自幼酷愛書畫。 [1] 
中文名
馬永強
外文名
SiDiK W MARTowidiojo
別    名
馬智光
國    籍
印度尼西亞
出生日期
1936年
職    業
繪畫大師
主要成就
印尼中國畫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出生地
印尼
代表作品
《醉筆居士懷故韻》

馬永強藝術簡歷

馬永強是印尼僅有的幾名具有國際聲望的繪畫大師之一,中國傳統繪畫特級大師和鑑定師。文化部中國藝術研究院特聘研究員。人民日報人民網書畫名人庫名人。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十大文化人物。書畫代表作:嫦娥一號組畫等。
中國藏家更多熟悉馬永強是從中國保利拍賣公司、中經拍賣公司、雅昌、新華社、中央電視台等渠道瞭解他。
他從小深受父母的愛國教育,知道自己的根在中國,故而多次回到中國尋根,並瞭解很多中國悠久歷史和燦爛無比的古老文化,對中國懷有特殊感情。
他從趙無極朱德羣張大千這些探索中西結合卓有成效的畫家的作品中受到啓發,努力將西方印象派的長處融入傳統中國畫中,探索出一條潑墨潑彩的新路。窮30年的努力,終於創出了以潑墨潑彩為特色的“馬派中國畫”,得到了印尼藝術繪畫界的公認,為傳統中國畫在國際大舞台的發揚光大開闢了一條新路,被國際藝術界稱為“開闢了中國繪畫國際地位新面貌”,成為趙無極朱德羣張大千之後的又一個繪畫藝術高峯。曾在印尼、新加坡、美國、法國、德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舉辦了十七次個人畫展,深獲好評。

馬永強作品風格

他的作品被印尼首都特區政府與藝術評審委員會譽為印尼繪畫史上一個重要里程碑,肯定了他在傳統中國畫方面的創意性,這在印尼繪畫史上,只有已故著名國際大師李曼峯先生曾獲此殊榮。
馬永強的作品,充分體現了他的愛國情懷與高尚情操,體現了他對藝術的執着精神,對中國繪畫的酷愛和中國文化弘揚的高度意識。塑造了一個個奇幻多變、令人神往的彩墨世界,成為獨標一格的藝術家。其作品被視為中印兩國人民友好交流的一個象徵,受到國際藝術界的廣泛好評。其畫作被中國、美國、日本、新加坡、韓國、香港等世界幾十個國家和地區的博物館、藝術館、美術館收藏。世界500強企業中的80多位企業家、世界上15個國家的領導人、高層政府官員、企業家及各種機構、個人收藏有他的作品。

馬永強相關評論

評論家認為馬先生成功地將西方印象派與抽象派在色彩與構成方面的長處,吸收到自己的創作中,體現了色彩豐富,温暖明快、積極向上、氣勢博大,又協調統一的特點,達到了很好的視覺效果,在潑墨潑彩創作中,他藉助於草書的筆法與功力,藉助於氣功的內力對行筆的控制,行筆豪邁,勁健,行若游龍,氣勢磅礴,這在他的大幅作品中表現得尤為突出,達到一種渾然天成的博大境界,如《墨染長城出清新》、《北國風光長城長》。從他的畫題裏,也可看出他對洪蒙太荒、宇宙造化、陰陽太極之運動與相生的哲學思考。道出他對古典畫論和中國畫美學的思考。其中,行中華筆墨之根,有中國的“五色”、五行“觀念,有當地色彩斑爛、豐富的文化氛圍的浸沐,亦有曾統治過印尼300餘年的荷蘭人帶去的西洋藝術的影響。

馬永強出版物

從2005年開始,馬永強陸陸續續回到祖國採風,寫生,出版了畫冊《醉筆居士懷故韻》;2007年3月初,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王文元在看過他的《醉筆居士視野墨色韻》後,深情題詞:“植根於中華文化的沃土之中,廣泛吸收世界多元文化的營養,以充滿靈感和激情之筆,運用新穎的表現手法,潑灑出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博大悠深的內容,令人耳目一新”!
2007年3月23日,全國政協副主席周鐵農(現任人大副委員長)在北京親切會見了馬永強,對馬永強先生幾十年如一日的研究、實踐、傳播、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要事蹟、成長曆程和國際成就,多次深情地 “表示敬重”和感謝,對他的作品表示高度讚揚,併為他的新畫冊《醉筆居士視野墨色韻》欣然題寫書名。

馬永強成就

2006年、2007年,他先後在北京、上海、福州等地舉辦了個人巡迴畫展,中辦、國辦、全國人大辦公廳、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共中央黨校等部門都有負責人到場給予鼓勵,使畫展獲得巨大成功。CCTV、人民日報、工人日報、新華社、中國改革報國際日報等中外400多家新聞媒體竟相報道馬永強的藝術成就。
2007年3月30日,印度尼西亞共和國駐華大使蘇德加在馬永強先生繪畫作品展上稱他為”印中兩國的文化大使”,對他的貢獻大加讚賞。如今,古稀之年的馬永強仍然以”頑童”的個性,活躍在世界各地寫生,筆耕不輟。
參考資料
  • 1.    蘇瑩瑩主編,20世紀中國古代文化經典在東南亞的傳播編年,大象出版社,2018.12,第25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