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詞條缺少概述图,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
- 中文名
- 馬慶華
- 國 籍
- 中國
- 民 族
- 回族
- 籍 貫
- 河北邯鄲
- 出生日期
- 1914年
- 逝世日期
- 1939年
馬慶華人物生平
編輯馬慶華,原籍河北省邯鄲市,1914年出生,回族。父親是開封鐵路工人,7歲時隨父在開封扶輪學校讀書。抗日戰爭開始後,在開封扶輪小學以當工友為掩護,加入中國共產黨,從事黨的秘密工作。
1938年2月,任中共杞縣縣委委員。1938年6月,杞縣縣城淪陷,馬慶華和部分同志到杞南傅集參加了以豫東特委書記吳芝圃為司令員的抗日遊擊第三支隊,任豫東抗日遊擊隊第三支隊政治部幹事。7月,他被特委派往確山縣竹溝鎮,向省委彙報發動羣眾組織抗日武裝、開展游擊戰的情況,他被任命為東進工作組組長,和劉勤初、萬中人兩位同志到民權縣、蘭封縣交界的隴海鐵路沿線開展工作。10月初,馬慶華參加西華縣杜崗會師,任新四軍遊擊支隊政治部幹部。遊擊支隊東進時,他被上級黨組織安排留在該區任大隊政委,同馮靜宇等一起領導軍民堅持游擊戰, 曾參加殲滅張玉如、胡祥生、馬培善、李五林等偽、頑、會、所的戰鬥。
1939年5月馬慶華任中共睢杞太特委書記兼睢杞太獨立大隊政委,主持全區黨和部隊的工作,並領導和選派王介夫籌備、組建睢杞太抗敵自衞總團和20多個分團,向主力部隊輸送兵員。1939年8月5日晨,馬慶華得到情報説有支日軍400餘人,攜帶了3挺機槍、3門大炮,正在安莊停留,企圖沿杞太公路北上,到付集安插據點。為粉碎敵人的陰謀,馬慶華當即決定,兵分兩路,埋伏在宋莊北邊及宋莊東頭公路兩側,對敵人進行伏擊。鬼子措手不及,傷亡很多,退到公路東側的高粱地後,瘋狂向我方射擊。為奪取敵人的機槍,馬慶華不幸中彈犧牲,年僅25歲。
1944年8月,冀魯豫邊區行政委員會決定於杞縣、太康邊建立以馬慶華烈士名字命名的慶華縣抗日民主政府。
[1-2]
馬慶華擔任職務
編輯- 參考資料
-
- 1. 【奮鬥百年路 啓航新徵程·追尋初心 開封印記】馬慶華:血沃豫東鑄豐碑 .開封網[引用日期2021-11-01]
- 2. 燕趙英烈|馬慶華:血染睢杞太的燕趙男兒 .河北文明網[引用日期2021-11-01]
- 詞條統計
-
- 瀏覽次數:次
- 編輯次數:18次歷史版本
- 最近更新: 吕振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