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馬少華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副院長、主任醫師)

鎖定
馬少華,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副院長、胸外一科主任醫師 [2]  ,以微創手術為核心,胸部腫瘤發病機制研究為主線,開展醫教研工作,着力研究機器人胸部腫瘤手術,集中於解剖性肺段、肺葉、縱隔腫瘤以及食管癌根治等微創手術。 [1] 
中文名
馬少華
國    籍
中國
畢業院校
北大醫學部
學    歷
博士研究生 [1] 
教學職稱
副教授
臨牀職稱
主任醫師 [1] 
執業地點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 [1] 
所在科室
胸外一科

馬少華研究方向

外科手術為基礎的胸部腫瘤綜合、個體化治療;微創食管癌、微創肺癌、微創縱隔腫瘤的診療等。對胸部腫瘤尤其是肺癌、食管癌及縱隔腫瘤有着深厚的腫瘤學功底,重視多學科綜合治療,以使患者長期生存為宗旨實施個體化治療,並獲得良好療效。外科手術以微創(VATS)為主要業務:1、VATS肺葉切除/肺段切除+系統性淋巴結清掃/選擇性淋巴結清掃、VATS肺癌支氣管袖狀切除術、VATS縱隔腫瘤切除等,科學的術後管理,實現胸部腫瘤外科的快速康復;2、開展微創食管癌切除技術(即胸腔鏡聯合腹腔鏡食管癌根治術,MIE)並提出了胸腔鏡下食管“翻滾式遊離”的理念,快速康復的基礎上明顯降低了術後併發症發生率,尤其是心肺併發症,實施胸腔鏡下上縱隔雙側喉返神經鏈淋巴結的擴大兩野清掃,延長了患者術後的生存期。

馬少華教育經歷

1995年9月~2000年7月,北京大學醫學部,獲學士學位;
2004年9月~2007年7月,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外科,獲博士學位。

馬少華工作經歷

2000年8月~2002年3月,地壇醫院外科,住院醫師;
2002年3月~2007年7月,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外科,住院醫師;
2007年8月~2008年8月,北京世紀壇醫院外科,住院醫師;
2008年8月~2013年5月,北京大學腫瘤醫院胸外科,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
2013年5月~2018年,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胸外科,副主任醫師;
2018年~2022年: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胸外科主任; [1] 
2022年至今,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副院長、胸外一科,主任醫師。 [1] 

馬少華科研成果

以胸部腫瘤綜合、規範治療的臨牀研究為基礎,聯合影像科、腫瘤化療科,腫瘤放療科及病理科開展多學科合作(MDT),對腫瘤患者實施系統規範的術前診斷及外科手術的綜合、個體化治療。以胸部腫瘤微創診療的臨牀研究為基礎,開展完全胸腔鏡(VATS)下的食管癌根治、食管癌三野清掃、VATS肺葉切除/肺段切除+系統性縱隔淋巴結清掃/選擇性縱隔淋巴結清掃、VATS肺癌支氣管袖狀切除、VATS縱隔腫瘤切除術等,科學的術後管理,實現胸部腫瘤外科的快速康復。以胸部腫瘤發病機制的基礎研究為核心,開展Micro-RNA在非小細胞肺癌(NSCLC)術後復發早期預警中的臨牀轉化研究,開展EPO在NSCLC血管新生中作用機制的基礎研究。

馬少華主要論文

1.《The prognostic value of CA125, CA19.9, NSE, AND SCC for stage I NSCLC are limited》, Ma SH, Shen LY, Qian N, et al. Cancer biomarkers, 10 (2011/2012) 155–162.
2.《Advantage of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imaging i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Wang F, Shen LY, Ma SH, Chen KN, Et al. Dis Esophagus. 2012, Sep 4.
3.《累及胸壁的胸部腫瘤的外科治療----胸壁切除與重建(附12例報告)》,馬少華,申潞豔,李森愷,等.中國肺癌雜誌, 2012, 15(2):90-96.
4.《頸段食管癌施行保留咽和喉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遠期療效》,馬少華,秦斌,申潞豔,等.中華胃腸外科雜誌, 2012, 15 (1):63-65.
5.《綜合治療食管多原發癌22例》,馬少華,楊合利,梁震,等. 中華胃腸外科雜誌. 2011, 14 (9): 702-704.
6.《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診治》,馬少華,孫宇,杜長征,等.中國肺癌雜誌.2011, 14 (8):674-678.
7.《CT引導下Hook-wire精確定位並微創切除肺結節》,王通,馬少華*,閆天生,等,中國肺癌雜誌, 2015(11):680-685.
8.《胸腔鏡治療≤10 mm非小細胞肺癌的臨牀研究》,王通,馬少華,閆天生,等,中國肺癌雜誌,2016, 19(4):216-219.
9.《擴大肝癌肝移植適應證的探索》,馬少華,張同琳, 修典榮,等.中華普通外科雜誌.2009, 24(2):128-132.
10.《肝癌的影像學檢查與病理結果的對比研究》,馬少華,張同琳,宋世兵,等.中國微創外科雜誌,2007, 7( 2):177-179.
11.《門靜脈系統的影像學檢查與病理結果的對比研究》,馬少華,張同琳,宋世兵,等.中華醫學雜誌,2007,87(14):967-970.

馬少華學術兼職

北京醫學會胸外科分會,常務委員;
中國醫促會胸外科分會,常務委員;
中國人體健康科技促進會腫瘤化療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北京腫瘤學會肺癌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北京大學胸外科學系,委員;
中國微創外科雜誌》,編委;
《腫瘤防治研究雜誌》,編委;
中國肺癌雜誌》,青年編委;
《Asia-Pacific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審稿人。

馬少華獲獎情況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學科帶頭人後備人選。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