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馬小松

鎖定
馬小松,男,1980年12月出生,2003年7月獲南京大學學士學位,2005年10月獲荷蘭萊頓大學(Leiden University)碩士學位,2010年8月獲奧地利維也納大學(University of Vienna)博士學位,2010年10月-2015年8月先後在維也納大學和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從事Experimental quantum physics、Integrated quantum photonics 方向的博士後研究工作。 [1-2] 
現為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2] 
中文名
馬小松
畢業院校
維也納大學
學位/學歷
博士
專業方向
多光子量子態的產生、存貯,調控和探測等
任職院校
南京大學

馬小松任務經歷

2012-07 ~ 2015-08, Yale University(耶魯大學)| Postdoc, Integrated quantum photonics (博士後) [2] 
2010-10 ~ 2012-06, University of Vienna(維也納大學)| Postdoc, Experimental quantum physics (博士後)
2005-07 ~ 2010-08, University of Vienna(維也納大學) | Ph.D(博士)
2003-09 ~ 2005-10, Leiden University(萊頓大學)| M.S.(碩士)
1999-09 ~ 2003-07, Nanjing University (南京大學)| B.S.(學士) [1] 

馬小松研究方向

致力於建立基於光子的量子信息處理系統。
具體研究方向包括多光子量子態的產生、存貯,調控和探測等 [2] 

馬小松研究成果

量子力學與延遲選擇實驗 量子力學與延遲選擇實驗
迄今為止,馬小松教授作為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的代表工作包括Nature一篇,Nature Physics三篇,PNAS一篇, 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一篇等20多篇學術論文等。受邀擔任Nature Physics,Nature Photonics, Nature Communications和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期刊審稿人。 [2-3] 
2016年3月,馬小松教授課題組與德國馬克斯普朗克量子光學研究所和奧地利維也納大學團隊合作,第一次總結了近100年來量子延遲選擇實驗的發展歷程。綜述的內容涵蓋從愛因斯坦開始的理論萌芽,到最新的實驗進展與成果。研究發表在在物理學界最權威的綜述型期刊《現代物理評論》(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 2016, 88, 015005)上,這也是南京大學的物理學者第二次以第一作者在此期刊上發表文章。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