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馬公祠

(菏澤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定陶戰役總結會舊址))

鎖定
馬公祠現位於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大黃集鎮安陵村中心大街西側。本祠始建於明萬曆元年,現為地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山東菏澤)解放戰爭時期曾作為定陶戰役(大楊湖戰役)總結會舊址聞名於世。 [1]  2020年12月被公佈為山東省第1批不可移動革命文物名錄 [5] 
中文名
馬公祠
外文名
Mr.Ma's Ancestral Hall
地理位置
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大黃集鎮安陵村中心大街西 [1] 
所處時代
明朝萬曆元年 [1] 
佔地面積
620 m²
保護級別
地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山東菏澤)
別    名
定陶戰役(大楊湖戰役)總結會舊址 [1] 
主要榮譽
山東省第1批不可移動革命文物名錄 [5] 

目錄

馬公祠文保介紹

馬公祠現位於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大黃集鎮安陵村中心大街西側,本祠始建於明萬曆元年,現為地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山東菏澤) [1] 
菏澤市牡丹區安陵集(村)馬公祠衞星遙感區位圖 菏澤市牡丹區安陵集(村)馬公祠衞星遙感區位圖
1946年曾作為劉鄧大軍指揮部。
1946年秋,大楊湖戰役結束後各縱隊在這裏召開總結大會。
2018年12月被菏澤市人民政府公佈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2020年12月被公佈為山東省第1批不可移動革命文物名錄
這是安陵輝煌的革命歷程,它不僅是安陵人民革命的見證,更是魯西南人民反抗壓迫,爭取獨立自由的光輝寫照。 [5] 
牡丹區安陵集馬公祠碑(菏澤市級文保單位) 牡丹區安陵集馬公祠碑(菏澤市級文保單位)

馬公祠紅色事件

馬公祠背景

1945年秋,劉鄧大軍誘敵深入,誘使國民黨整三師從開封進入我以安陵集為中心的預定戰場,一舉全殲,活捉中將師長趙錫田,這就是解放戰爭時期著名的定陶戰役(大楊湖戰役) [2] 

馬公祠經過

鄧小平定陶戰役後召開不握手會議的前前後後》一文中,寫的是1946年9月10日上午,劉伯承鄧小平在定陶戰役結束之後,召集晉冀魯豫野戰軍縱隊以上幹部,在安陵集(現安陵村召開討論總結定陶戰役作戰經驗和紀律整頓的會議,史稱安陵集會議,也就是那個著名的“不握手會議”,其開會地點就在本祠。 [3] 
定陶戰役(大楊湖戰役)戰役示意圖 定陶戰役(大楊湖戰役)戰役示意圖

馬公祠意義

鄧小平同志作為黨的第二代領導集體的核心,十分重視黨的羣眾路線。他在總結革命經驗時説,過去打勝仗,就是靠的不脱離人民羣眾,現在忘記了這一點是非常危險的,是致命的。如果脱離了羣眾,黨的威信就靠不住,脱離了羣眾,任何英雄也辦不成事情,共產黨要與羣眾同甘共苦,這是我們的老章程。
毛澤東鄧小平作為黨的領導人,他們無論是在戰爭環境還是在和平建設時期,都非常注意堅持黨的羣眾路線,踐行黨的羣眾路線所以,中國共產黨走過90多年的歷程,羣眾路線始終貫穿在黨的各項工作當中。羣眾路線既是黨的優良傳統,也是黨的傳家寶貝,更是黨的看家本領。中國共產黨靠它起家,靠它發展,靠它走到今天,也要靠它走向未來。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