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香料香精

鎖定
香料香精行業是國民經濟中科技含量高、配套性強、與其他行業關聯度高的行業,其產品廣泛應用於食品、醫藥、日用等加香產品中,相關產品的年銷售額達到10萬億元
中文名
香料香精
國家標準
適用於進出口食品添加劑(
前    景
十一五”期間的快速增長勢頭
簡    介
優化香料香精行業標準體系

香料香精國家標準

SN/T 2360.22-2009 進出口食品添加劑檢驗規程 第22部分:香料香精
SN/T 2360的本部分規定了進出口食品添加劑(香料、香精/香基)的抽樣、檢驗、檢驗結果評定和不合格品的處置。
本部分適用於進出口食品添加劑(香料、香精/香基)的檢驗。 [1] 

香料香精前景世界市場

中國香料香精化妝品工業協會編制的《香料香精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十二五”期間,香料香精生產將保持“十一五”期間的快速增長勢頭,平均年增長速度可能達到15%左右,至2015年生產銷售總額有望達到400億元左右。到時我國香料香精在全球市場中的佔有率將達到20%左右,我國將成為全球香料香精行業最重要的國家之一。香精產品的發展將快於香料產品的發展,在“十二五”末期,香精產品銷售額的佔比將達到55%左右。
發展天然香料推進香料香精科技創新
通過農林生物質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與新品種定向培育,促進我國天然香料產業的發展。我國擁有多種特有品種桂花、芳樟、山蒼子、梅花等和在全球具有競爭優勢的天然香料品種松樹、肉桂、八角茴香等,為此需要進一步進行種質資源發掘、保護和新品種定向培育;同時也要對適合我國種植和發展的品種薰衣草、玫瑰等進行引種、馴化和規模化種植。通過特有品種與優勢品種的優化、外來品種的引入,增加天然香料產品的種類、單產並提高其品質。
通過開發新產品、優化傳統生產工藝等促進合成香料的發展。首先對產量大的優勢產品進行生產工藝綠色化改造,鼓勵採用加氫技術、雙氧水氧化技術、有機電合成技術和其他催化反應技術,使生產過程更加綠色環保。在香料生產過程推廣自動控制技術,使香料生產過程更安全可控,同時提高生產效率。
通過香精生產工藝改進、香氣控制釋放技術的提高與香氣數理表達技術的發展提高我國香精生產的技術水準。如通過豐富熱加工技術的內容提高熱反應香精的品質,通過香氣數理表達技術的發展使得對香氣的描述更易進行交流與溝通。
積極創建香料香精科技創新研發平台,促進香料香精行業技術進步。選擇有條件的高校、研究所,建設2—3個國家級或省部級香料香精工程技術中心或重點實驗室。通過工程技術中心建設,將具有重要市場價值的科技成果進行工程化研究和系統集成,轉化為適合規模生產所需要的工程化共性、關鍵技術或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技術產品。通過重點實驗室建設開發新產品,研究各種新技術,建成一支一流的技術創新開發與系統集成隊伍。
積極推進新香料品種的開發與應用研究,促進新香料的評價和相關知識產權的保護工作。我國香料產品的開發均採用了消化吸收國外品種的方法,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香精產品發展,特別是高品質香精產品的開發受到制約。國內不少香料香精企業與科研單位的綜合研發實力得到了提高,已具備了新香料創制的能力。在“十二五”期間可能會出現我國具備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新香料,使香料開發從消化吸收轉入自主創新紀元。 [1] 

香料香精行業標準體系

香料香精“十二五”期間

我國的香料香精行業標準化工作已形成了以基礎通用標準、方法標準、產品標準和管理標準為主要類別的標準體系。“十二五”期間我國香料香精標準將在原有基礎上不斷補充、完善、優化,主要工作有以下幾點。
一是繼續加強國家標準與行業標準的制修訂工作。為保持現有標準的及時性和有效性,需對現有標準進行及時的修訂,使其內容符合形勢的要求。
二是為更好地貫徹執行《食品安全法》,配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食品添加劑專業委員會的工作,制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用香料香精通用標準》;同時為提高香料產品的使用安全,制定香料殘留溶劑的測定與過氧化值測定等檢測和方法標準。
三是為提高食品用香料產品擁有國家標準與行業標準的比例,對重要的食品用香料產品制訂相應的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
四是繼續配合海關總署與環保部等國家相關部門做好標準有關工作。如配合環保部編制“十二五”國家環境標準制修訂計劃,並努力做好《香料香精行業清潔生產廢氣排放控制標準》制訂工作。
行業發展需要政策支持
一、理順香料香精行業標準管理體系,加大對標準制修訂工作經費的投入。首先對原有的標準和正處於制定或批准階段的標準,明確管理部門和管理範圍,同時對需要移交的標準實施有效轉移。其次要注重已有人員的培訓,增強其業務能力培養;還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保證標準化工作的持續發展。
二、建立和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機制,對自主創新的企業和個人給予政策的支持和保護,尤其要建立健全新香料發現和使用的知識產權保護機制,提升企業自主創新的積極性。
三、建立國際貿易政策支持體系,加強國際競爭力。通過出口信貸、財政貼息、減免出口關税等辦法,鼓勵香料香精企業擴大技術及產品出口,開拓國外市場。對國外進口的香料香精產品徵收一定關税,以保護我國香料香精產業發展。建設若干香料香精產品出口基地,促使具有優勢技術或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佔有較大份額,並培育一批以出口香料香精產品為主的世界級企業。
四、加強產品安全監管,在科學基礎上建立安全評估與危險性分析原則的機制。食品安全的管理建立在危險性評估的基礎上,所以政府要建立健全科學的食品安全評估和危險性分析體系。
五、政府扶持成立科技中心,加大對技能培訓工作的投入力度。僅依靠企業自身實力獨立進行相關基礎研究壓力太大,通過政府支持行業的基礎研究與研發平台建設,許多技術創新活動將使行業內企業普遍受益,有力地推動技術創新的進行。
六、推廣清潔生產工藝。鼓勵節能環保的項目建設,並給予資金支持。限制低水平重複建設項目,限制爭奪資源和污染嚴重的項目建設。 [1] 

香料香精“十三五”期間

“十三五”期間,面對國際國內市場挑戰,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我國香料香精行業保持了健康持續發展的趨勢,在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即將步入第十四個五年發展階段之際,中國香料香精化妝品工業協會組織行業專家制定了《香料香精行業“十四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發展規劃》),《發展規劃》堅決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以科技發展、“三品”發展、集羣發展、綠色發展、國際化發展等推動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為主線,進一步明確了香料香精行業“十四五”期間的發展指導思想、目標及戰略措施等,為香料香精行業擘畫美好的發展藍圖。
《發展規劃》指出,“十三五”期間,我國香料香精市場規模穩定增長,據協會不完全統計,2020年國內香料產量約21.8萬噸,銷售額約168億元;香精產量約31.7萬噸;銷售額約240億元。“十三五”期間行業年均複合增長率為3%,香料香精出口有一定波動,但是在國際貿易中保持順差。行業整體運行勢頭向好,年產值達億元以上的企業、上市公司數量繼續增加,最大限度克服了疫情對行業的影響,同時多措並舉加快人才培養、積極參加展會和行業交流,提高國內香料香精企業實力,不斷增強了企業國際競爭力。企業產品和生產水平穩步提高,“十三五”期間,我國香料香精市場規模佔全球市場約五分之一,已成為全球最主要的香料供應國和香精消費國及生產基地,這也為我國香料香精行業的發展注入了動力和活力,國內香料香精公司緊跟世界科技和行業發展潮流,學習引進國外先進香料品種和生產技術,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同時,產業集聚化發展進一步加強,更加註重綠色、協調、可持續發展,國際化程度也在持續加強。行業協會積極發揮了橋樑紐帶作用,及時聽取行業企業訴求,積極向政府反映行業企業呼聲,組織行業信息、產業政策、行業技術及國際經濟技術推廣與交流,組織行業專家做好相關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團體標準的制修訂工作,進一步加強行業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在督促企業自律、推動行業發展中發揮引領作用。
但整個行業仍存在一些問題,如共性基礎研究仍然薄弱,新產品開發應用缺少核心競爭力;知識產權保護,低端無序競爭;傳統優勢品種無序擴張,重複建設;監管壓力大,欠缺科學監管措施;生產經營成本上升,企業效益下滑;國際競爭日趨激烈,“雙重擠壓”影響顯現;部分新興細分應用領域標準不完善。 [2] 

香料香精“十四五”期間

香精香料行業“十四五”發展規劃
以技術創新驅動行業發展質量全面提升
預計到2025年我國香料香精行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500億元
中國香化協會認為,目前我國香料香精行業正處於結構調整的換檔期,由追求速度增長變換到質量增長,轉型升級、轉變發展方式成為行業的轉折點。一方面是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自主轉型升級;另一方面是由於競爭、監管等壓力導致的被動調整。
《發展規劃》指出,“十四五”時期香料香精行業發展要以貫徹落實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總體佈局和綠色發展為基本原則,使香料香精產業發展主動融入國家不斷深化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融入以打造國內大循環為中心節點的國際國內雙循環戰略鏈接,在推動香料香精產業高質量發展中努力使香料香精這個小行業有大作為,以小行業發展撬動大市場發展,為“十四五”國民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中國香化協會認為,行業需遵循以下七項原則:堅持產業結構調整,提升發展質量;堅持創新驅動,提升技術水平;堅持“兩化”融合,走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堅持綠色低碳,走生態文明的發展道路;堅持順應市場,開發滿足消費趨勢的綠色產品;堅持品牌戰略,培育更多的優勢香精品牌;堅持產業安全,打造行業市場地位和競爭優勢。
《發展規劃》也為行業發展提出了目標:到2025年,我國香料香精行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500億元,年均增長2%以上。香精產量達到40萬噸,香料產量達到25萬噸。繼續改善產品結構,進一步調整優化香精產品與香料產品在行業產值中的比例,提高產業附加值。推進香料香精產業結構合理化和高級化進程。產品質量方面,香料香精生產質量合格率達到98%以上,同時,強化信息化的核心支撐作用,加大環保設施和環保改造投入,引導香料香精生產企業開發和推廣應用清潔生產技術,在“十四五”末全行業達到三廢治理和達標排放要求。
為實現以上目標,《發展規劃》為“十四五”行業發展明確了任務,即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抓住產品新趨勢;以企業為主體,構建規模化天然香料的生產基地;拓寬應用範圍,加強新用途和安全性的研究;傳統大宗合成香料產品綠色工藝改造,開發新的香料品種;發展清潔化生產,解決生存危機和發展的後顧之憂;推進數字化、智能化工廠建設,打造香料香精行業製造優勢;推廣園區化生產,整合香料香精行業小微企業資源;優化配置產業資源,形成中國企業的價值鏈。
《發展規劃》還提出了一系列保障政策及措施:重視產業安全,大力發展民族香精產業;對部分合成香料所需原料或中間品制定合理有效的出口退税政策;重視科技創新,加大研發投入扶持政策;重視標準建設,提升產品質量;重視知識產權,加大創新保護力度;重視科學有效監管,避免“一刀切”管理;重視專業技能人才培養,加快高素質人才儲備;重視發揮行業組織作用,強化行業平台建設。
中國香化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香料香精行業與下游產業關聯度高,科技含量高,行業特點十分鮮明,行業發展程度在一定意義上反映了國家和地區的綜合發展水平。“十四五”期間,我國香料香精將繼續深化轉型升級,以技術創新為驅動,全面提升行業發展質量。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