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

鎖定
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成立於2007年12月,在原1954年創建的歷史系的基礎上建立而成,是首都師範大學的一個二級學院,是教育部文科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基地。 [1-2] 
截至2018年4月,學院設有4個教學系,有5個本科專業,有1個成人教育專業;有3個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有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國家重點學科,2個北京市一級學科重點學科,2個北京市二級學科重點學科;有3個博士後流動站;有學生1157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372人,碩士生287人、博士生89人、成人教育學生409人;有博士後研究人員15人;有專任教師67人。 [2-3] 
中文名
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
創辦時間
2007年12月
主管部門
首都師範大學
現任領導
劉屹(院長) 
董增剛(黨委書記)
本科專業
4個
碩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個
博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個
博士後
科研流動站3個
國家重點學科
二級學科1個
院系設置
歷史學系、考古學與博物館學系、世界史學系、文化遺產學系
院    訓
敬畏學術,追求卓越 [4] 
地    址
北京市西三環北路83號院文科樓4層 

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辦學歷史

1954年,歷史學科創建;同年,開辦一年制歷史專修班,稱歷史科。
1955年,始建歷史系,招收本科生和專科生,歷史學家齊世榮寧可戚國淦等第一代教師是歷史系的創建者。
1971年,與政教系、地理系合併,稱政史地系。
1973年,原政教系從政史地系中分離出去,政史地系改稱史地系。
1977年,恢復歷史系建制。
1979年,世界史學科開始招收碩士生。
1981年,世界史學科獲碩士學位授權。
1982年,中國古代史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
1984年,中國古代史學科獲碩士學位授權,中國古代史學科、世界史學科獲博士學位授權。
1986年,中國近現代史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
1987年,世界古代中世紀史亦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
1990年,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
1992年,世界近現代史、世界古代中世紀史、中國古代史被批准為北京市重點學科。
1995年,歷史系被教育部批准為“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開始招收非師範專業的本、碩、博連讀的基地班本科生。
1999年,歷史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建立。
2000年,歷史系開設“世界歷史”專業和“城市傳統與文化管理”專業方向。
2002年,北京市重新評審市級重點學科,世界史再被批准為北京市重點學科,中國近現代史被批准為北京市重點建設學科。
2003年,獲歷史學一級學科博士授權;同年,設立“文物鑑定與保護”本科專業。
2005年,考古學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
2007年,世界史學科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同年12月,撤系建院撤系建院,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成立。
2008年,中國古代史和中國近現代史兩個二級學科被批准為北京市重點學科。
2010年,文物鑑定與保護”本科專業方向被調整為“考古學”專業。
2011年,國務院學位辦將“歷史學”一級學科拆分為“考古學”、“中國史”和“世界史”三個一級學科,學院獲考古學、中國史一級學科博士授權,同年開始招收文物與博物館學專業碩士。
2012年,世界史和中國史兩個學科同時被批准為北京市一級學科重點學科;同年,學院獲中國史、世界史和考古學三個博士後流動站。
2014年,“城市傳統與文化管理”本科專業方向被調整為“文化遺產”專業方向。
2015年,開設文化遺產學專業。 [1-2]  [5-9] 

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辦學條件

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院系設置

截至2018年4月,學院下設4個教學系,有4個本科專業,有1個成人教育專業。 [2-3] 
:歷史學系、考古學與博物館學系、世界史學系、文化遺產學系
本科專業:歷史學(設師範、基地班兩個方向)、世界歷史、考古學、文化遺產學
成人教育專業:文化遺產專升本專業 [2-3] 
組織機構 組織機構 [10]

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學科建設

截至2018年4月,學院有3個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國家重點學科,2個北京市一級學科重點學科,2個北京市二級學科重點學科,3個博士後流動站。 [2] 
2012年,在教育部學科評估的世界史排名中,學院世界史學科位居全國並列第4名;2013年,教育部學科評估中排名中,世界史學科並列第3;據中國人民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術成果評價研究中心聯合書報資料中心研製的2013年度“複印報刊資料”轉載學術論文指數排名,學院在“高等院校二級院所分學科排名”中名列第8;據武漢大學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發佈的“2014-2015年中國歷史學類專業大學競爭力排行榜”,學院列第3。 [1-2]  [5] 
博士後流動站:中國史、世界史、考古學
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考古學、中國史、世界史
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考古學、中國史、世界史
國家重點學科:世界史
北京市一級學科重點學科:世界史、中國史
北京市二級學科重點學科: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 [2] 

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截至2018年4月,學院設有北京市文博培訓基地、世界史基地;設有歷史教育發展中心、歷史學資料中心;設有中國古代史教研室、中國近現代史教研室,歷史教育學與史學理論綜合教研室。 [2]  [8]  [10-11] 
國家精品課程:“世界近現代史”(2007年) [9] 
國家級教學團隊:世界近現代史教學團隊(2008年) [5]  [9]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世界史 [12] 
教育部、財政部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建設項目:歷史學科教學和科學研究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008年) [9] 
北京高校優秀本科育人團隊:世界史育人團隊(2019年) [13] 
北京高校“優質本科課程”:“博物館學概論”(2019年) [14] 
北京市特色專業:世界史(2008年) [9] 
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歷史學 [12] 
  • 教學成果
截至2018年4月,學院博士生論文曾獲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學院出版過北京高等教育經典教材。 [2] 
2009年,學院世界史學科教師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5] 
全國優秀博士論文:《天道人妖:中古《五行志》的怪異世界》(2008年)、《情與理的交鋒——英國財產繼承研究1200-1800》(2010年) [1]  [9]  [15-16] 
教育部第六屆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精品課程建設的理念創新與團隊建設”(2009年) [9] 
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世界近現代史,1500-2007》(2013年) [1] 
北京高等教育經典教材:《世界史(古代卷、近代卷、現代卷、當代卷)》(2013年) [1] 
  • 獎助學金
截至2018年10月,學院設有成慶華寧可學術獎勵基金等獎、助學金。 [17] 

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師資力量

截至2018年4月,學院有專任教師67人,其中教授32人、博士生導師31人、副教授16人、講師19人;有國務院學位辦前五批博導2人,全國優秀博士論文指導教師1人,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諮詢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人,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首席專家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全國優秀博士論文獲得者1人,國家社科基金學科評審組專家3人,教育部歷史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人,教育部教師教育專家委員會成員1人,北京市具有突出貢獻的專家2人,北京市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教學名師獎獲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紀人才資助項目3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市級人選2人。 [2]  [18] 
國家級教學名師徐藍
國務院學位辦前五批博導齊世榮寧可
全國優秀博士論文指導教師郝春文
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諮詢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齊世榮
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首席專家:徐藍
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劉樂賢
全國優秀博士論文獲得者遊自勇
國家社科基金學科評審組專家:劉新成李華瑞、郝春文
教育部歷史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劉新成
教育部教師教育專家委員會成員:劉新成
北京市具有突出貢獻的專家:齊世榮、寧可
北京市特聘教授:何平
教育部教學名師獎獲得者:李華瑞
教育部新世紀人才資助項目劉屹袁廣闊、劉樂賢
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市級人選:王永平
中組部“青年拔尖人才”:陳志堅 [5]  [9]  [18] 

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合作交流

2007年至2013年,學院先後與法國巴黎高等師範學院、英國倫敦國王學院、英國愛丁堡大學、英國伯明翰大學、美國夏威夷大學、美國伊阿華大學、日本新潟大學人文學部等十所大學的歷史院系簽訂了合作交流協議。 [1] 
截至2020年1月,學院在諸多中學設有歷史教育實踐示範基地;與與德國馬普科學史研究所正式簽署過合作備忘錄。 [19] 
首都師範大學歷史教育實踐示範基地:北京市東直門中學、北京市西城外國語學校、北京市第二中學、北京二中分校、北京市海淀實驗中學、北京市育英中學、北京第二鐵路中學、北京市通州區潞河中學、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朝陽分校、北京第五中學、北京第十五中學、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北京匯文中學、北京第七中學、北京市大興區第一中學、北京第三十一中學、北京第一七一中學、北京玉淵潭中學、北京市上地實驗學校、北京市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實驗學校、首都師範大學附屬麗澤中學、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翠微學校、北京第三十五中學、北京一零一中學石油分校、北京第十四中學等 。 [20-21] 

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學術研究

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科研平台

截至2019年3月,學院設有全球史研究中心、文明區劃硏究中心、“四庫學”研究中心、公眾考古學中心、歷史地理研究中心、博物館發展研究中心、北京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中國早期文明研究中心、中國古代經濟研究中心、中國近現代社會文化史研究中心、中國近代政治史研究中心、國際關係史研究中心、歐洲古典文明研究中心、歐洲中世紀與近代早期研究中心、古文獻研究中心、唐宋史研究中心、文明的衝突與對話研究中心、中國與拉丁美洲古代文明比較研究中心、中國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社會文化史研究中心、中國童蒙文化研究中心、北京文化遺產研究中心等研究機構。 [2]  [10-11]  [22-24] 
教育部區域和國別硏究培育基地:文明區劃硏究中心
北京市創新團隊:世界史學科團隊(2005年)
北京市科技創新平台:全球史研究中心(2008年) [5]  [9] 

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研究成果

學院教師研究成果(部分)
  
時間成果名稱入選情況教師
2008年“世界歷史進程中多元文明互動與共生研究”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劉新成
2010年“宋代災害史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李華瑞
“英藏敦煌社會歷史文獻整理與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郝春文
2017年
《英美軍事戰略同盟關係的形成與發展(1919—1945)》;
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徐藍
《美國西部牛仔研究:真實歷史與熱點論題》周鋼
《六朝道教古靈寶經的歷史學研究》劉屹
2018年
西夏文明史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李華瑞
家庭財產繼承與近代早期英國社會轉型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
陳志堅
澳大利亞殖民地時期的農業發展與環境變遷研究(1788—1901)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喬瑜
赫梯節日中的國家治理和社會秩序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蔣家瑜
2019年 中國佛教“末法思想”的歷史學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劉屹
 圍繞中法建交的國際關係史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姚百慧
 日本早期馬克思主義研究及對近代中國的影響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史桂芳
 唐宋喪葬禮俗與佛教文化交融互動的考古學研究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袁泉
 全球史視域下17世紀中俄兩國早期交往的跨族羣、跨大陸、跨文化特徵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孔源
 曾國青銅器銘文製作工藝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陳北辰
 唐兩京書寫文化在敦煌、奈良的流佈與傳承研究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田衞衞
 西夏文《天盛改舊新定律令》校勘與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和智
注:以上內容來源 [6]  [9]  [25-27] 

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學術資源

截至2018年4月,學院擁有歷史博物館1個。 [2] 
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博物館 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博物館 [28]
截至2017年12月,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博物館所存文物近4000件,可以劃分為玉器、青銅器、古錢幣、甲骨文書畫和雕塑、陶瓷器六大類。 [28] 

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學術交流

學院主辦的部分學術會議
會議名稱會議時間
第五屆傳統經濟再評價暨農商社會/富民社會學術研討會2016年6月
第五屆全球史學術論壇 “19世紀的帝國與革命”2016年11月
唐宋變革與兩宋分野——“唐宋歷史的變革與分期”學術研討會
絲綢之路歷史地理信息平台網絡發佈暨相關學術研討會2017年6月
世界中世紀史學術研討2018年6月
中國童蒙文化與東亞國際學術研討會2018年7月
首屆京津冀世界史青年論壇2018年10月
“近二十年西方史學理論與歷史書寫”學術研討會2019年4月
第二屆河南大學與首都師範大學世界史本科生學術論壇
首屆全國世界史專業、外國語言與外國曆史專業論壇2019年10月
“中小型博物館生存與發展”專題研討會
“文”與“物”的生成:跨學科視野下的文本製作學術研討會2019年5月
“殊方未遠—中國考古學國際化的視域與維度暨第五屆全國青年考古學者論壇”2019年11月
注:以上內容來源 [29-41] 

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文化傳統

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學院標識

  • 院徽
學院院徽於2011年經全院師生投票圈定,院徽外圈由橄欖枝與學院英文名組成,內圈由首都師範大學英文名縮寫與篆文字體“歷史”組成。 [1] 
院徽 院徽 [4]

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精神文化

  • 院訓
敬畏學術,追求卓越(2012年確定) [1]  [4] 

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社團文化

學院有悦林相聲社、茶社等學生社團;開展過研學旅行、研究生學術節、各類主題專題講座等活動。 [42-44] 

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學院領導

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現任領導

姓名職務
劉屹院長
董增剛黨委書記
錢益匯副院長
姚百慧副院長
寇志剛副院長
謝金伶黨委副書記兼副院長
注:以上內容來源 [45] 

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歷任領導

姓名職務任期姓名職務任期
戚國淦歷史科主任1954-1955-
滕淨東歷史系主任1955-1966齊世榮黨總支書記1956-1959
侯林黨總支書記1959-1960
陳日新黨總支書記1960-1964
寧可黨總支第一副書記1960-1963
成慶華黨總支書記(臨時)1964-1965
寧可歷史系代主任1966康泠黨總支書記1966
康泠系革委會主任1968-1970-
李煥昌系革委會主任1971-1973李煥昌黨總支書記1971-1973
李法唐系革委會主任1973-1978李法唐黨總支書記1973-1978
齊世榮歷史系主任1978-1994康泠黨總支書記1978-1981
母庚才黨總支書記1981-1984
康泠黨總支書記1984-1985
王才第一副主任1985-1991母庚才黨總支書記1985-1988
陳曦文系主任1994-1996於祥蓮黨總支書記1988-1999
劉新成系主任1996-1998
葉小兵系主任1998-2002程路寧黨總支書記1999-2000
宋傑系主任2002-2006周興旺黨總支書記2000-2003
周興旺分黨委書記2003-2006
郝春文系主任2006-2007周興旺分黨委書記2006-2007
郝春文歷史學院院長2007-2011周興旺分黨委書記2007-2011
郝春文歷史學院院長2011-梁佔軍分黨委書記2011-
注:以上內容來源 [46] 

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知名校友

姓名成就備註
康泠全國政協第八屆委員、第九屆常委1960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學院歷史系
王殿卿北京市有突出貢獻的專家1962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學院歷史系
孟廣恆北京市中學歷史特級教師1962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學院歷史系
孟慶夔法語語言文化教授1962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學院歷史系
李其炎中國共產黨第十四屆中央委員,十屆全國政協常委,原北京市市長1963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學院歷史系
商傳中國明史學會會長1968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學院歷史系
張曉愛原北京電視台台長、總編輯,北京廣播電視學會會長1969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學院歷史系
黃正建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唐史學會副會長1977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學院史地系
鄭也夫社會學家1978-1979年在北京師院歷史系讀書
王樹清北京市特級教師1982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學院歷史系
劉源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上將軍銜1978-1982年在北京師範學院歷史系學習
張增強北京市歷史特級教師1978-1982年在北京師範學院歷史系學習
謝伯陽國務院參事,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光彩事業基金會理事長1982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學院歷史系
鄭國柱北京市昌平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1983年7月畢業於北京師範學院歷史學系歷史專業
紀連海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節目主講人1982-1986年在北京師範學院歷史系讀書
楊珍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副所長1986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學院歷史系夜大
韓子榮中共北京市門頭溝區委書記1982—1986年在北京師範學院歷史系學習
張焯雲岡石窟研究院院長1988年碩士畢業於北京師範學院
汪徵魯全國模範教師、福建師範大學國學研究中心主任1989年9月畢業於北京師範學院
武寅原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1989年博士畢業於北京師範學院
何寧《中國企業報》(集團)副社長1990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學院歷史系中國近現代史方向
高凱軍北京市博物館文化研究所所長1990年博士畢業於北京師範學院
朱迎團中央中國青少年宮協會黨組成員、副秘書長1987年-1991年在北京師範學院歷史系讀書
李向軍光明日報理論部主任,國家社科基金評審委員1991年博士畢業於北京師範學院
曹衞東北京市朝陽區教育研究中心高中歷史教研員1987-1991年在北京師範學院歷史系學習
王祖茂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信息編研室副主任1995年博士畢業於首都師範大學
李小豹萍鄉市人民政府市長1995年碩士畢業於首都師範大學歷史系
魏明孔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青海省首屆崑崙學者特聘教授首都師範大學1994級博士
李書吉山西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中國古代史、考古學專業教授1998年博士畢業於首都師範大學
任士英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犯罪學學院院長2001年博士畢業於首都師範大學
王帆外交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2003-2005年在首都師範大學歷史系博士後流動站從事研究工作
常曉勇共青團重慶市委副書記、黨組成員2007年博士畢業於首都師範大學
注:以上內容來源 [1]  [47-4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