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餘英

(中共湖北省顧問委員會原委員)

鎖定
餘英,曾任新四軍第五師司令部作戰科長等職。湖北省隨縣(今隨州市)人,1914年7月14日生於漢口,6歲喪父,後隨母親寄居舅父家。 [1] 
中文名
餘英
民    族
漢族
籍    貫
湖北省隨縣
出生日期
1914年7月14日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目錄

餘英人物經歷

1929年初中肄業後隨舅父遷往南京市,1934年考入國民黨軍政部南京學兵隊。在該隊學習期間,曾於1935年春參加中共地下組織領導的秘密進步團體――“讀書會”。1936年春,他隨“讀書會”部分成員到浙南黨領導的紅軍游擊隊,參加游擊戰爭,正式參加革命。由於缺乏經驗,保密不嚴,被國民黨當局發覺,於1936年11月被捕入獄,1937年4月獲釋後,他與中共黨組織取得聯繫,遂秘密聯絡學兵隊4個進步軍官來到武漢。後經武漢八路軍辦事處介紹,先到西安,經西安八路軍辦事處護送,於1937年11月到達延安,入抗日軍政大學學習,1938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 
1938年8月,他從抗大畢業後南下到中共河南省委駐地確山縣竹溝鎮,隨即被派往信陽縣進步縣長李德純處任軍事參謀。他根據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同文敏生一起在信陽地區積極開展統一戰線工作,教育、爭取國民黨中的愛國進步分子參加抗日鬥爭,使李德純等與中共黨組織緊密配合,共同抗日,對豫南人民的抗日鬥爭起了積極的作用。 [1]  [2] 
1939年初,他根據黨的指示,通過李德純積極發動當地羣眾,熱情接待從延安到竹溝的李先念部,為其籌措活動經費。1939年秋,他被分配到信陽、羅山、正陽地區,籌建中心縣委,任縣委統戰部部長兼新四軍豫鄂獨立遊擊支隊第五團副團長,協同團長蕭遠久開展抗日遊擊戰爭。1940年初,豫鄂挺進縱隊建立後,他又回到信(陽)應(山),擔任信應大隊教導員。不久,調任應山縣獨立團政治委員兼縣委軍事部長。同年秋,調任抗日軍政大學十分校政治大隊政治委員。1941年調新四軍第五師師部特務團,任該團政治處主任和政治委員,在師參謀長劉少卿指揮下開闢鄂南。1941年4月後調新四軍第五師司令部任作戰科長,協助師長李先念指揮作戰做了大量的工作。 [2] 
解放戰爭時期,他於1946年8月到延安入中央黨校學習,不久受李先念派遣,代表原新四軍第五師首長到河北邯鄲慰問轉移到該地的中原部隊家屬及傷病員,並任留守處主任。1947年秋,任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十二縱隊司令部作戰科長。同年底隨部轉戰到湖北鍾祥,奉命到地方工作,任鍾祥縣縣長。1948年6月,任中共應山縣委書記、縣長和軍事指揮長,統一領導應山縣黨政軍的各項工作。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一直在黨的宣傳戰線上工作。從1950年3月起,先後任中共孝感地委宣傳部部長、秘書長、副書記等職。1953年5月調任湖北日報社社長,1954年任中共湖北省委侯補委員、宣傳部副部長兼湖北日報社社長。1959年5月任中共武漢市委常務委員兼宣傳部部長。1971年秋任中共湖北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1981年5月任中共湖北省顧問委員會委員,後被選為中共十二大代表。1985年5月離職休養,任豫鄂邊區革命史編審委員會副主任、湖北省新四軍暨華中抗日根據地歷史研究會會長。 [2] 
參考資料
  • 1.    華中師範大學中共黨史人物研究中心編;劉光明等主編,湖北抗戰人物誌,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05,第174頁
  • 2.    華中師範大學中共黨史人物研究中心編;劉光明等主編,湖北抗戰人物誌,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05,第17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