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餘英

(元代進士)

鎖定
餘英,字節翁,元代海陽縣光德鄉清遠都(今大埔河東片)人。元世祖至元年間進士。時元政酷烈,民多逋賦,守臣請剿之,英詣軍門,願捐資代完,賴以全活者數千家。又建義學、修橋樑,以清遠田莊一區給鄉人之貧者,以小榕田莊一區施開元寺僧。歷官至封州(廣東省封開縣)節度判官。後遷居黃崗。 [2] 
本    名
餘英
節翁
出生日期
1257年
逝世日期
1322年

餘英人物簡介

餘英,字節翁,元代海陽縣光德鄉清遠都(大埔縣河東片)人。元世祖至元年間進士,歷官至封州(廣東省封開縣)判官。時百姓逃避賦税者甚多,地方政府報請軍門欲行清剿,英親至軍營交款代百姓完清賦税,百姓賴以保全生命者達數千家。英又捐款建義學、修橋樑,且獻清遠田莊一處,供貧苦鄉人謀生,另一處給潮州開元寺為寺產(大埔舊志載:“開元寺租有古野鄉田118.1畝,高陂鄉田100畝,陰那鄉田786畝。民國元年(1912)該田租停徵。九年,潮梅籌餉局派員到縣會同知事曾仲宣將田變賣。”故所施實在何處,無可查考)。英原為清遠都人,後遷居黃岡(今饒平縣黃岡鎮),及兩處分屬大埔、饒平兩縣,其裔孫遂為饒平縣人。 [1] 

餘英人物生平

餘英(公元1257-1322),字文英, 號節翁, 生於南宋寶祐五年,原姓名黃言。祖父黃龍,字潛善, 進士,曾任過廣州剌史。父黃久興,創居於惠州歸善(今屬惠州)。言系閩粵兩省黃氏所共尊之始祖、 俗傳生21子之黃峭公九世孫。成淳十年(1274), 元軍大舉南下,宋室傾危。黃言因祖父原為宋室大臣,誠恐元軍至而誅及,輾轉到潮州海陽縣絃歌都避難。其所依之嚴寨居田裏(今饒平縣新豐揚康)富媪,雖家境殷實,但丈夫餘菘過早謝世,由丈夫之元餘蓀次子餘玖過繼,而餘玖卻另創業於清遠都(今大埔縣)。 黃言長得一表人才,“賦性卓異,美姿容,面赤如朱,慷慨好義”,老媪視其為親生,改名為餘英,成為餘氏靖公派下七世孫菘公螟蛉子,列八世裔孫。
餘英善於經營, 置田買地,創絃歌、清遠兩都(今饒平北至大埔縣南)田業。 他熱心公益事業:為防盜寇為村裏建砦柵;為發展瓷業而修通九村至三饒的道路;為興教育才而辦義學。一生善舉無數,感人至深的要算是“捐貲活眾”。
餘英進嚴寨裏的第六年,宋亡。越三年,即至元二十年(1283),海陽縣光德鄉絃歌都諸堡以及太平鄉宣化都諸柵,由屯田(即官田)轉為民耕所欠糧賦,連同境內其他鄉堡所欠餉銀,自元一統以後,已經累欠三年, 計糧餉達萬石、賦銀達萬兩以上。鄉民無能力繳納這麼多糧食和銀兩,紛紛逃逸。其時,灤州都(今屬大埔縣)神泉村茶山下,有一姓塗名僑的人,自稱侍郎,聚眾築域,號稱塗寨,私徵賦税,專門與官府對抗。於是,地方官吏報請朝廷派兵鎮壓。第二年(1284)朝廷派蒙將月的失迷為安撫使,其目的一為討伐塗寨,二為清剿逃賦欠糧者。元政的殘暴酷烈,經數年的統治,民已盡知。面對百姓將慘遭殺戮之災,餘英於心不忍,親自上潮州路(潮州府於至元十七年改為潮州路)謁見達魯花赤(漢語為總轄)月的失迷,面陳鄉民欠糧逋賦,絕非“悍嗜利,蠻橫抗拒”,懇請首領體察民情,並表示自己願意代鄉民交納所欠全部糧賦萬石糧、萬兩銀。由於他慷慨付出,才使數千户鄉民免遭元兵的屠殺劫奪,保全其生命財產。這一年冬天,元軍剿平塗寨,而對餘英代為交納糧賦的鄉民卻秋毫無犯。這就是後來清朝乾隆相國蔡新所頌揚的“捐貲活眾”。對此,《潮州府志》和《饒平縣誌》分別記載:“時元政酷烈, 民多過賦,守臣請剿,英捐已資代納,全活數千家”,“英慨然詣軍門具陳,捐已資盡輸宿税,民賴全活者,萬眾感德之”。
後來,餘英又把自家屬下產業,每年可收租三千石白米的小榕(今饒平縣東山鎮)莊田一千五百畝,捐給潮州開元寺,作為禪寺開支費用,被稱為“合粟施僧”。捐貲活眾和舍粟施僧,一時轟動潮州,吏民無不稱讚餘英慷慨好義。適逢元朝廷多次下詔,尋訪“才德高遠,深明治道”的有才幹之人,以備錄用。因餘英聲名卓著,又通讀書史,眾望所歸,就被地方向朝廷舉薦,賜為進士,並於至元二十五年(1288)被派往廣東封川(今屬肇慶市)任節度判官。
數年後,餘英辭官離任歸田,仍回嚴寨故里。大德九年(1305),餘英另置莊田予侄黃有聰自行開基立業,以繼黃氏一系, 又將清遠、上饒兩都的田園贈送給鄉中貧困者, 然後帶着家人辭別居住30多年、地處偏僻山林的嚴寨裏,遷到宣化都黃岡堡(今黃岡鎮)頤養天年,成為饒平縣餘氏鳳崗派衍一世祖。餘英享年六十六歲。他一生蘇枯賑困,靡善不臻,成為後世之楷模。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