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餘秋雨文化之旅

鎖定
《餘秋雨文化之旅》是由梁小琳編著,湖北長江出版集團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書籍。
書    名
餘秋雨文化之旅
作    者
梁小琳 [1] 
ISBN
9787535439215 [1] 
出版社
湖北長江出版集團,長江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年01月
裝    幀
平裝
開    本
16

餘秋雨文化之旅內容簡介

餘秋雨文化之旅》作者以鮮活的語言為針腳,所穿之線是餘秋雨的“讀書生活”。作品清晰地再現了餘秋雨的成長之路,使讀者從這位文化大師身上,領略到了作為一個人生存奮鬥、發展完善的方向。餘秋雨,他學貫中西,推動了當代中國散文的發展,被譽為“餘秋雨現象”。他的近十本“文化散文”著作,自上世紀90年代初出版至今,頻頻刷新銷售排行榜,且擁有了無數讀者,創造了出版界的奇蹟

餘秋雨文化之旅作者介紹

餘秋雨 餘秋雨
餘秋雨,1946年生,浙江餘姚市橋頭鎮人,藝術理論家,中國文化史學者,散文作家。1968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歷任上海戲劇學院院長、教授,上海劇協副主席。1962年開始發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系列散文集《文化苦旅》《山居筆記》《霜冷長河》《千年一嘆》《行者無疆》《摩挲大地》《尋覓中華》等,長篇記憶文學《借我一生》《我等不到了》等,學術專著《戲劇理論史稿》《戲劇審美心理學》《中國戲劇文化史述》《藝術創造工程
》《中國戲劇史》《藝術創造論》《觀眾心理學》等。在海內外出版過史論專著多部,曾被授予“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上海市十大高教精英”等榮譽稱號。現在還擔任99讀書俱樂部的榮譽董事長。其中,《信客》被選入人教版初二上冊語文教科書。 [2] 

餘秋雨文化之旅目錄

第一章 讀書世家潤秋雨
一 情繫浙江餘姚
二 河姆渡文化的影響
三 讀書,受母親影響
四 祖母與“秋雨”
五 四歲走進課堂
六 八歲寫信、記工分
七 漂亮的鄉村女教師
八 儲藏室變成“學習室”
第二章 到上海求學
一 順利闖過語言
二 難忘的初中老師
三 愛讀書的叔叔
四 痴迷於繪畫
餘秋雨的數學情結
六 普通高中出高才
第三章 風雲變幻不迷求知路
一 在上海戲劇學院的求學之路
二 “文革”對學生的影響
餘秋雨在“文革”中的寫作
四 感受千年庭院
五 特殊老師的感召
六 山坳裏的圖書館
七 自學,邁向成功的堅實階梯
第四章 讀書有法方成才
一 死記硬背成不了大器
二 寫作中不重複自己
三 執着的學習精神
四 天一閣藏書樓對餘秋雨的洗禮
五 如何學習
六 哲學對餘秋雨的影響
七 走出去,才是創作的源泉
第五章 餘秋雨的“看家本領”
餘秋雨的文學語言
餘秋雨的外語水平
三 秋雨散文和秋雨體散文
餘秋雨演講和授課的魅力
五 《文化苦旅》的誕生
六 得意之作《山居筆記》
第六章 寫作才是他夢想的事業
一 任上海戲劇學院院長
二 非凡的行政領導能力
餘秋雨辭去院長職務
餘秋雨藏書
餘秋雨閒暇時愛讀的書
第七章 餘秋雨對文化現象的思考
餘秋雨看科舉考試
餘秋雨反盜版
三 對餘秋雨影響較大的名人
餘秋雨對創作和學術的比較
餘秋雨對崑曲的研究
餘秋雨與儺戲、儺舞文化
七 藝術與寫作
第八章 餘秋雨其人其文化絮
餘秋雨和馬蘭的愛情
二 “學者明星”的由來
餘秋雨的做人和交友
餘秋雨的學問
餘秋雨散文引發的爭議
第九章 餘秋雨的四部戲劇論著
一 《戲劇思想史》
二 《藝術創造論》
三 《中國戲劇史》
四 《觀眾心理學》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