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餘甘子

(大戟科葉下珠屬植物)

鎖定
餘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大戟科葉下珠屬多年生喬木植物。具高樹幹,樹皮灰褐色,皮薄易脱落,裸露出紅色內皮,小枝細,有黃褐色短柔毛。單葉互生,幾乎無柄,雌雄同株,花小,黃色,呈團傘花序,幼果球形或扁圓形,成熟時淡黃色或紫紅色花期4—6月,果期7—9月。 [7]  初食味酸澀,良久乃甘,故名“餘甘子”。 [8] 
餘甘子為廣佈物種,現馬來西亞、印度等國也有分佈。 [9]  在中國分佈於江西、福建、貴州等省區。 [8]  餘甘子是深根性植物,生長於高海拔米山地疏林、灌叢、荒地或山溝向陽處。喜光,耐乾熱瘠薄環境,性喜温暖乾熱氣候,生存能力強,但不耐廕庇。 [10]  通過種子繁殖,嫁接、扦插繁殖等完成。 [10] 
餘甘子在中國曆代書籍中均有記載,入藥見於《本草拾遺》,可生津止渴,潤肺化痰,治咳嗽、喉痛,解河豚魚中毒等。 [11]  樹根和葉供藥用,能解熱清毒,治皮炎、濕疹、風濕痛等。葉曬乾供枕芯用料。種子可供製肥皂。樹皮、葉、幼果可提製栲膠。木材可供薪炭柴。 [12]  餘甘子在食療養生方面,已有果汁、飲料、果脯、果醬、美容護膚、洗髮香波等產品問世。 [13] 
中文名
餘甘子
拉丁學名
Phyllanthus emblica L. [1] 
別    名
油甘子
庵摩勒
米含
望果
木波 展開
別名
油甘子
庵摩勒
米含
望果
木波
滇橄欖
餘甘果
油甘 [1]  收起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6] 
金虎尾目
葉下珠科
葉下珠屬
命名者及年代
Linn.,1753
國際瀕危等級
無危(LC) [14] 

餘甘子植物學史

初食味酸澀,良久乃甘,故名“餘甘子”。 [8] 

餘甘子形態特徵

餘甘子
餘甘子(4張)
生活型:喬木。 [1] 
株:高達23米,胸徑50釐米;樹皮淺褐色。 [1] 
枝:枝條具縱細條紋,被黃褐色短柔毛。 [1] 
葉:葉片紙質至革質,二列,線狀長圓形,長8-20毫米,寬2-6毫米,頂端截平或鈍圓,有鋭尖頭或微凹,基部淺心形而稍偏斜,上面綠色,下面淺綠色,幹後帶紅色或淡褐色,邊緣略背卷;側脈每邊4-7條;葉柄長0.3-0.7毫米;托葉三角形,長0.8-1.5毫米,褐紅色,邊緣有睫毛。 [1] 
餘甘子
餘甘子(11張)
花:聚傘花序由多朵雄花和1朵雌花或全為雄花腋生組成;萼片6;雄花:花梗長1-2.5毫米;萼片膜質,黃色,長倒卵形或匙形,近相等,長1.2-2.5毫米,寬0.5-1毫米,頂端鈍或圓,邊緣全緣或有淺齒;雄蕊3,花絲合生成長0.3-0.7毫米的柱,花葯直立,長圓形,長0.5-0.9毫米,頂端具短尖頭,藥室平行,縱裂;花粉近球形,直徑17.5-19微米,具4-6孔溝,內孔多長橢圓形;花盤腺體6,近三角形;雌花:花梗長約0.5毫米;萼片長圓形或匙形,長1.6-2.5毫米,寬0.7-1.3毫米,頂端鈍或圓,較厚,邊緣膜質,多少具淺齒;花盤杯狀,包藏子房達-半以上,邊緣撕裂;子房卵圓形,長約1.5毫米,3室,花柱3,長2.5-4毫米,基部合生,頂端2裂,裂片頂端再2裂。 [1] 
果:蒴果呈核果狀,圓球形,直徑1-1.3釐米,外果皮肉質,綠白色或淡黃白色,內果皮硬殼質;種子略帶紅色,長5-6毫米,寬2-3毫米。花期4-6月,果期7-9月。 [1] 

餘甘子近種區別

餘甘子
紅葉下珠
蒴果呈核果狀,圓球形,直徑1-1.3釐米,外果皮肉質,綠白色或淡黃白色,內果皮硬殼質。
蒴果圓球狀,直徑約6毫米,紅褐色,具有縱的凹槽,開裂後軸柱及花萼宿存。
餘甘子 餘甘子
紅葉下珠 紅葉下珠

餘甘子生長環境

餘甘子生長於海拔200-2300米山地疏林、灌叢、荒地或山溝向陽處。極喜光,耐乾熱瘠薄環境 [1]  。性喜温暖乾熱氣候,能耐乾旱和瘠薄的土壤。 [2]  為陽性樹種,不耐廕庇。適生土壤為頁岩、花崗岩分化的酸性至強酸性土,不宜於鈣質土。對土壤肥力要求不嚴,在肥沃的山地,可長成大材,在瘠薄幹旱、地表土層沖刷的裸露山坡、石礫地,粘重土壤地,也都能生長。 [3] 
中國雲南:在雲南南亞熱帶三江兩岸和小流域地區的乾旱河谷地區。海拔500-2500米,年平均温度20℃以上,年降雨量800-1500毫米的疏林或向陽山坡地。雲南多為野生、人工栽培甚少。 [2] 
中國廣西:垂直分佈多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丘。分佈區內,年平均氣温在21℃以上,年降雨量1000-1800毫米。它能耐乾熱氣候,在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年蒸發量1400-1900毫米。 [3] 

餘甘子分佈範圍

餘甘子世界

分佈於菲律賓、馬來西亞、南美、印度、斯里蘭卡、印度尼西亞、中南半島和中國。

餘甘子中國

餘甘子 餘甘子 [15]
在中國分佈於江西、福建、台灣、廣東(梧桐山(深圳植物誌採集隊13584)、深圳仙湖植物園(李沛瓊90634)、塘郎山(深圳植物誌採集隊13756))、海南、廣西、四川、貴州和雲南等省區。 [1]  [16] 
雲南:西雙版納的景洪、勐臘;普洱市的思茅、瀾滄、孟連、江城、景東、景谷、普洱、鎮源;文山州的文山、馬關、西疇、廣南、麻粟坡;紅河州的河口、屏邊、蒙自、瀘西;臨滄專區的臨滄、耿馬、雙江;保山專區的保山、騰衝、龍陵;楚雄州的楚雄、元謀、武定、永仁、雙柏;玉溪專區的元江、新平。 [2] 
廣西:柳州以南各地都有分佈,以百色、南寧、玉林和欽州地區較多,其中以百色地區的右江河谷分佈最多。 [3] 

餘甘子繁殖方法

通過種子繁殖,嫁接、扦插繁殖等完成。 [10] 

餘甘子播種

餘甘子 餘甘子
餘甘子用種子繁殖,稱為有性繁殖。通過性繁殖培育的苗木稱為實生苗。往往實生苗結果較晚,是通過嫁接才能提前開花結果。實生苗繁殖一般是在春季,將採集的種子,按株行距20×30釐米,深3釐米的要求,將種子點播在苗牀上。播完後將牀面整平,稍加鎮壓,上蓋山草或松針,並噴水使蓋草和牀面潮濕。播種後一般在20天左右,種子發芽,種苗逐漸出土,此時逐步揭去蓋草,並隨時保持苗牀有一定的濕度。對牀面的雜草要隨時清除。待苗高40釐米時在陰天進行間苗,後噴灌清糞水一次,把間出的苗,帶土移至另外苗牀上種植。到苗高70-100釐米時,即可出圃進行移栽。 [2] 

餘甘子扦插

扦插 扦插
餘甘子的扦插繁殖,稱為無性繁殖,培育的苗木叫做扦插苗。其方法是:在早春腋芽尚未萌動之前,在選好的母樹上,剪取已經木質化的二年生枝條作為扦插條,將扦插條剪成15-20釐米,每一扦插條要保證有3-4個腋芽。將扦插條下部沾生根粉後在苗牀上按株行距20釐米×30釐米,深5釐米斜插土中,千萬不能將插條倒插。一般插後15天左右,地下部就會產生愈傷組織,形成根系,地上部的腋芽開始萌動。在苗高50-80釐米就可以出土移栽。扦插育苗,最好在塑料棚內進行,有利於保持土壤,空氣的濕度和温度,克提高扦插苗的成活率。 [2] 

餘甘子栽培技術

餘甘子選地整地

栽培 栽培
選地:根據餘甘子的生物學特徵性和生長環境,以及GAP基地建設的要求,要對土壤、灌溉水、空氣等進行測定,要求土壤符合國家土壤質量二級標準,灌溉水符合國家農田灌溉水質量標準,空氣符合國家大氣環境質量二級標準,以保證種植地的環境質量,栽培地應選擇在南亞熱帶的河谷和小流域地區,海拔高在800-1600米,坡度為25度左右的陽坡,土壤為紅壤,土壤PH值在6.5左右。最好是退耕還林或荒山草坡的地段上,作為餘甘子的種植地。 [2] 
整地:在選好的地上,首先進行種植規劃,在規劃好的地段上,待秋冬季或早春季進行整地。一般種植地不須全墾,只需進行帶狀整地,或在山面打塘。帶狀整地可沿等高線開帶,帶寬2米,帶間隔4米,帶面上要散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作為基肥。帶上翻土深25釐米左右,將基肥翻於土下,帶的背面作背溝以達到保水保土,防止地表沖刷和土壤流失的目的。若坡度較陡,地形破碎,不便於帶狀整地的地區,可挖成“品”字形的魚鱗坑,即所謂穴墾整地。每穴的直徑大約50-60釐米,深度為30-40釐米。整地作業中要注意揀出草根、碎石,把表土和心土分別堆放,因表土肥沃,栽餘甘子時要將表土埋到坑的底層,然後再回填心土,在每坑內也應施足基肥,做好移栽種苗的準備工作。 [2] 

餘甘子移栽造林

把培育或引進的餘甘子種苗,按科學的方法移栽到已經整好的林地上,就叫做餘甘子的人工造林。營造的餘甘子林屬於經濟林,一般是在春梢萌芽之前2-3月種植,最遲不能超過6月份。在雨季將到時,選擇陰天把苗木從苗牀取出,苗木儘量帶土,或用3號生根粉,用酒精溶解,放清水同黃泥漿攪拌均勻漿根種植,若天氣乾旱把裝好沾漿的種苗放在樹下陰涼處,用物隔開種苗,遮蔭蓋住,對種苗不能擠壓。運至造林地上,放入已施好有機肥10千克,磷肥0.5千克基肥的坑內蓋土到根莖交接處為宜,根系入土要求舒展,先回填表土,植密度可採用株行距2米×3米,畝植110株為宜,或株行距2.5米×3.3米,畝植80株為宜。 [2] 

餘甘子林地管理

補苗和追肥:移栽後15-20天,應逐塘檢查是否有死亡苗。若有死亡苗應立即進行補苗。補種的苗木應用同齡苗補種。補種後仍應灌水和遮蔭。種植苗全部成活後,施複合肥或腐熟的清糞水一次,以促進苗木的紮根和生長健壯,保證移栽苗木在當年正常生長和越冬。 [2] 
培土除草:餘甘子移栽後的當年,因根系不發達,其生長較慢,所以在雨季後,應除草培土一次,避免雜草與幼苗爭奪養分和生長空間,同時將移栽時所設的遮蔭物全部撤除,若根部的土壤有沖刷者,應進行培土。餘甘子根羣發達,分佈廣而深,故在種植後第二年就不需灌水和施肥,直至掛果時,僅在早春和早秋兩季各施肥一次,以便保花保果。 [2] 
整形剪修:若有嫁接苗,長到50-60釐米時進行短截主枝,出芽後選留三個健壯的側芽作為主幹,主幹老熟後,在修剪1變2、2變4、4變8、8變16、16變32.......使之形成一個自然的半圓頭形的豐產樹冠。 [2] 
林地間作:餘甘子時多年生的植物。種植後林地的土地應充分利用,一般種植綠肥來提高土壤肥力,以促進餘甘子的生長髮育,綠肥的種類多種豆科紫花目蓿,黃豆等。 [2] 
採收加工:餘甘子的果實、種子、樹皮、根、葉等部分均有藥用價值和經濟價值,樹皮和嫩葉及根含有鞣質可做栲膠的原料;種子可作為榨油的原料;果實可作水果和藥用。其中果實用途最大,作為人工栽培的餘甘子主要是採集果實。一般果實在秋季10-11月成熟時採收。可鮮用或用開水燙透用鹽水侵泡後曬乾,亦可根據市場的需要,保留掛果在樹上至次年3月份分期採收(不會影響當年掛果)。 [2] 

餘甘子病蟲防治

餘甘子病害

褐斑病 褐斑病
病害:葉點黴褐斑病、擬盤多孢葉斑病、炭疽病等葉片病害。阻止方法,首先是加強管理,增強餘甘子的長勢,剪除病枝、病葉,冬季還要清除病葉並銷燬。病情嚴重時還要噴70%甲基託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 [2] 

餘甘子蟲害

蟲害:介殼蟲蚜蟲木毒蛾和天牛幼蟲蛀乾等。可用0.1-0.8%的甲胺磷、樂果、石硫合劑等噴射防治。若天牛蛀幹,可用棉花沾敵敵畏100倍液塞入樹幹孔內,用泥土密封殺幼蟲。花期前一定要噴殺一次蟲滿,可噴上海市農藥研究所的0.5%“蟲滿立刻”2500-3500倍。 [2] 

餘甘子主要價值

餘甘子園林

園林 園林
餘甘子為常見的散生樹種,萌芽力強,根系發達,可保持水土,可作產區荒山荒地酸性土造林的先鋒樹種。樹姿優美,可作庭園風景樹,亦可栽培為果樹。 [1] 

餘甘子藥用

餘甘子 餘甘子 [15]
餘甘子在中國曆代書籍中均有記載,入藥見於《本草拾遺》, [11]  果實富含豐富的丙種維生素,供食用,可生津止渴,潤肺化痰,治咳嗽、喉痛,解河豚魚中毒等。初食味酸澀,良久乃甘,故名“餘甘子”。樹根和葉供藥用,能解熱清毒,治皮炎、濕疹、風濕痛等。 [1]  [4] 

餘甘子經濟

葉曬乾供枕芯用料。種子含油量16%,供製肥皂。樹皮、葉、幼果可提製栲膠。木材棕紅褐色,堅硬,結構細緻,有彈性,耐水濕,供農具和傢俱用材,又為優良的薪炭柴。 [1]  餘甘子在食療養生方面,已有果汁、飲料、果脯、果醬、美容護膚、洗髮香波等產品問世。 [13] 

餘甘子食物營養成分

食物名稱 餘甘子
含量參考 約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能量 45 千卡
蛋白質 0.3 g
脂肪 0.1 g
碳水化合物 12.4 g
不溶性膳食纖維 3.4 g
8 mg
9 mg
15 mg
6 mg
0.95 mg
0.2 mg
0.1 mg
1.1 μg
維生素A 8 μg
維生素B2(核黃素) 0.01 mg
煙酸(煙酰胺) 0.5 mg
維生素C(抗壞血酸) 62 mg
展開
參考資料
  • 1.    餘甘子  .植物智[引用日期2019-12-19]
  • 2.    餘甘子的引種栽培技術  .中國期刊網[引用日期2016-08-12]
  • 3.    廣西林業局,廣西林學會.闊葉樹種造林技術[M],廣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12月第1版,第293-295頁
  • 4.    餘甘子 Yuganzi  .藥用植物圖像數據庫(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引用日期2018-10-09]
  • 5.    餘甘子 Phyllanthus emblica|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2-13]
  • 6.    餘甘子 Phyllanthus emblica|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引用日期2023-03-04]
  • 7.    林餘霖,李葆莉,魏建和主編. 中草藥真偽鑑別原色圖譜 2[M]. 2020
  • 8.    珞小玥主編. 野菜野果圖鑑[M]. 2019
  • 9.    李宗友, 國外醫學(中醫藥分冊), 1998
  • 10.    餘甘子的引種栽培技術   .中國期刊網[引用日期2016-08-12]
  • 1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年版
  • 12.    餘甘子  .Phyllanthus emblica|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引用日期2023-03-08]
  • 13.    蔡宛如主編. 藥食同源[M]. 2019
  • 14.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IUCN[引用日期2023-03-23]
  • 15.    温玉波、李海濤主編.一分鐘速查中草藥全圖解: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2020.01:96
  • 16.    李沛瓊、李勇藏 主編.《深圳植物誌第二卷》中國林業出版社,2010年09月:第524-525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