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餘杭市小百花越劇團

鎖定
餘杭市小百花越劇團(餘杭越劇團),從姐妹班到集體制,從“一、二團”到文宣隊,從“小東風”到“小百花”,已經走過了50多個春秋。憶往昔,劇團曾以“男女合唱,文武兼備”的藝術特色,“小東風越劇團”的響亮品牌,《追魚》《楊門女將》《楊乃武與小白菜》等傳統名劇,《沙家浜》《龍江頌》《蝶戀花》等現代戲曲唱紅青山碧水,飲譽大江南北。
中文名
餘杭市小百花越劇團
簡    稱
餘杭越劇團
傳統名劇
《追魚》、《楊門女將》
現代戲曲
龍江頌》、《蝶戀花》
榮    譽
全國、省、市演唱大賽金、銀獎
主要領導
譚均華、莫桂松,李雪華

餘杭市小百花越劇團劇團概況

餘杭小百花越劇團 餘杭小百花越劇團
近年來,劇團多名演員獲全國、省、市演唱大賽金、銀獎,優秀表演獎等殊榮;先後演出《催春柳》等創作劇目,引起戲劇界矚目,其中《羅家小將》《楊乃武》《第一次親密接觸》獲杭州市“五個一工程”獎;青春越劇《第一次親密接觸》獲浙江省第九屆戲劇節“新劇目大獎”和“最受觀眾歡迎劇目獎”,多次赴北京、上海等地演出;在2008第四屆“良渚文化杯”全國戲曲演唱大賽上,劇團三位新秀又獲得“一金、二銀”的好成績。 [1] 
幾十年來,在歷屆縣市區領導的關心支持下,文化(文體)局、劇團領導和幾代新老戲劇工作者的辛勤耕耘下,劇團幾經風雨彩虹,已成為浙江省頗有發展潛力和影響的越劇院團之一。餘杭小百花越劇團擁有燦爛的過去,餘杭小百花越劇團正在努力出人齣戲,為建設餘杭文化名區創造輝煌明天。

餘杭市小百花越劇團劇團成員

餘杭市小百花越劇團《狸貓換太子》劇照 餘杭市小百花越劇團《狸貓換太子》劇照
主要青年演員:朱曉勤、張惠芳。主要小百花演員:李霄雯、馮小娟,金採芳、洪燕琴、魏曉燕等。
主要藝術人員:有汪小楨、楊淡風、茅桂蘭、徐水蓉、方寬太、吳強、俞忠堯、沂德華、魯丁、胡愛華等。
主要領導:
曾以男女合演、文武皆備的藝術特點,演出《楊門女將》《十里紅妝》等傳統名劇影響於社會。其間,茅桂蘭、楊小樓、陶顯玲、張國根先後任主要領導。
20世紀90年代主要領導有:書記譚均華、莫桂松,團長李雪華、施敬德、王文圭。 [2] 

餘杭市小百花越劇團劇作成就

《羅家小將》《魂斷深宮》《楊乃武》三劇為該團創作劇目,先後參加杭州市新劇目會演,獲優秀劇本獎、優秀演出獎、優秀導演獎、優秀舞台美術獎和作曲獎,以及演員一等、二等獎等多項獎。《羅家小將》還獲1997年首屆杭州市“五個一工程”獎,《楊乃武》獲省第八屆戲劇節編劇獎、演出獎等多項獎。 [2] 

餘杭市小百花越劇團劇團簡史

1955年5月,餘杭縣眾藝越劇團和德清縣新立越劇團合併成立餘杭縣建新越劇團。
1957年正式命名為餘杭縣越劇團。
1958年10月餘杭縣劃歸臨安縣管轄,更名為臨安縣越劇二團。
1961年4月恢復餘杭縣建制,複名為餘杭越劇團。
1965年5月,該團和杭州市“大東風”、“小東風”兩個越劇團合併,分為餘杭縣越劇一團(以餘杭縣越劇團和“大東風”為主)、餘杭縣越劇二團(以“小東風”為主)。
1966年8月,兩個團的部分演職員組成餘杭縣毛澤東思想文藝宣傳隊。
1978年4月11日恢復餘杭縣越劇團。
20世紀80年代末,餘杭市委、市政府為振興劇團,在全省招收了29名女學員,經培訓後於1994年組建成面貌一新的餘杭市小百花越劇團。5年間排出9台大戲。 [2] 
2008年3月23日,在温嶺市橫峯街道前洋村演出越劇《狸貓換太子》。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