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餘其平

鎖定
餘其平,祖籍陝西石泉,現居石家莊市,大學書法專業畢業,供職於中鐵十七局集團。河北省中國書法院執行院長兼秘書長 [2]  ,中國書法家協會考級委員會委員,河北省書法考級中心常務副主任,中國楹聯學會理事,河北省楹聯學會副會長,高級政工師。 [1] 
中文名
餘其平
外文名
Yu Qiping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62年11月
出生地
陝西石泉
性    別

餘其平人物簡介

大學書法專業畢業,師從當代魏碑書法大家孫伯翔先生和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旭宇先生。1981年參軍從戎,1984年轉業到鐵道部。現供職於中國鐵建十七局集團三公司,任黨委秘書長,國家美術師職稱。中國油畫學會會員,河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鐵建美術家協會理事兼學術委員會主任;河北省書法家協會隸書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河北省直書法家協會副秘書長;中國楹聯學會理事,河北省楹聯學會副會長,河北省楹聯書法藝術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兼秘書長,中國楹聯書法藝術委員會、河北省書協創作委員會委員,石家莊市書協創作委員會副主任。美術作品曾參加中國美協和總公司聯合主辦的第六至第十三屆“大路畫展”和“山西省第十一屆美展”、“河北省慶祝建國55週年美展”等,歷次獲獎。書法作品曾數十次在全國、省市大展中獲獎。傳略、墨跡收入由中國書法家協會主編的《中國書法年鑑》、《中國楹聯年鑑》、《中國現代美術家大辭典》等大型辭書典籍。同時,其精妙獨特的楹聯藝術,得到了中國楹聯界權威專家的認同和讚譽,所撰作品曾在中國楹聯學會主辦的“慶祝建國55週年全國楹聯書法大賽”中獲得一等獎,是“2005對聯中國”大獎賽獲得者。2006年以來,其負責單位企業文化工作,曾成功策劃組織了“河北省首屆楹聯書法大展”和“鐵軍杯全國徵聯大賽”等,得到了企業和社會的廣泛認同和支持,擴大了公司在社會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餘其平社會評説

餘其平先生的美術作品,既屬於自己的時代,又屬於永恆。這要從1986年説起,擅長油畫的餘其平,正逢鐵道兵集體轉業到鐵道部。單位性質變了,但許多工作依然在延續,其中,美術事業就是如此,總部為了扶持新人,延伸在部隊時,已經由中國美術家協會和中國鐵建共同主辦的《大路畫展》(兩年一屆,已舉辦五屆)。當時,總部在全系統挑選了三名美術基礎較好的年輕人,作為骨幹參加了在北京舉辦的特訓班。主講老師是全國資深油畫家路巨鼎樸學成二位先生。與此同時,還外聘了中央美院教授靳尚誼、葛鵬仁潘世勳、王沂東,蔣採萍等,主要講授繪畫美學,線條、色彩和造型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把藝術與科學等西方美術,人文主義與現實主義完美融合起來,進行深入淺出的解析。或許教授們在他身上看到了什麼吧!此後,餘其平即創作了油畫處女作《歸來》,參加了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的第六屆《大路畫展》。正是這幅花兩個月時間創作完成的油畫,使他一炮打響。
一幅成功的作品,因為新生命茁壯亦即富有生命活力的感染,才能讓人產生愉悦,心曠神怡,因此,《歸來》作品引起欣賞者無數次的讚歎。餘其平從第六屆《大路畫展》至第十三屆,每一屆他都有精品力作參展,且次次獲得高獎。
在人類智慧的成果中,以經驗為依據尋找自然界藝術規律的人,是對生活熱愛之情和創造活動中理性美的偉力。油畫《裂》,在當時的藝術爭議中,受到山西省美協主席董其中的積極肯定:“這是一幅出新秀,成大家的畫。”在後來的日子裏,他相繼創作出了一批油畫精品,用抽象手法揉入寫實主義藝術審美觀,油畫《標》、《地球故事》、《極限》、《留名唐古拉》等作品,均以不同表現手法和深奧哲理呈現給觀眾,引起大家共鳴,他先後榮獲“山西省第十一屆美展”(五年一屆)最高獎,“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5週年河北省美術作品展”優秀作品獎,“石家莊市紀念鄧小平誕辰100週年美展”一等獎等,並多次在《美術》、《瞭望》、《世界文藝》、《工人日報》、《人民鐵道報》等報刊上發表。
人類文藝的發展史,是世界文藝家在多種文藝類別中的創作史,是文化業者的努力奮鬥史。餘其平是著名現實主義油畫家,也是當代實力派書法家。他上大學時學的是書法專業,畢業後拜師於當代魏碑書法第一人——孫伯翔先生和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旭宇先生門下。在兩位恩師的悉心指點下,他的藝術創作呈現飛躍式的發展。
人生的成長軌跡,總是充滿着五彩斑斕。孩提時期的餘其平,上小學一年級、也是第一次拿筆寫字時,老師就發現了他寫字的稟賦。那天,老師把他寫好的字掛在黑板上,要求全班同學向他學習。這是餘其平離開父母、第一次在眾人面前受到老師的表揚,當時心裏甭提多高興。那次表揚對他鼓勵較大,在此後的書法道路上也很關鍵,激發了他對寫字的濃厚興趣。“以至有了一生中與書法的不解之緣,”餘其平先生現 在還感慨的説。打那以後一直到高中畢業,學校的板報、牆報、刻臘版油印等基本都是他包了。學有其名,愛有所成。他在學校被老師和同學們譽稱為寫字畫畫的“冠軍”。
十八歲那年,餘其平走進了軍營,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員。三個月新兵訓練結束後,他被團政委點名分到了團部,在政治處當上一名電影放映員。那時候部隊選拔電影放映員的條件必須是能寫會畫。因特長和敬業,當時200多號人的新兵連,直接分到機關的就他一人。後來餘其平脱了軍裝後,他的工作依然是與筆墨打交道,所不同的是單位領導慧眼識珠,對他提拔重用,當上專職文化幹事,不但自己要寫字畫畫、寫文章,而且還要組織大家開展這項工作。
能精通一門藝術已屬不易,餘其平先生在書法、繪畫、楹聯藝術上,樣樣玩的都很專博、精彩,這是很多人終其一生也難以做到的事情。面對多個藝術門類,餘其平絕非淺嘗輒止,蜻蜓點水,而是採取分項研究,分頭進取。每次臨創作時,他都能做到揮運自如,融會貫通。按餘其平的話説:叫“三足鼎立,缺一不可”。也可能是一個藝術家的擇藝追求回異,餘其平的選擇可能需要多領域、多角度、觸類精通。別人渴望一席之地,他卻希望躬墾三席之園。
由此,餘其平在三個圈子裏遊弋,廣結善緣,與同道們談藝論道,豪情風雅,潛心研學,隨意瀟灑又其樂融融。一、油畫作品,本文已概述。二、書法作品入選“藝術河北”北京行、“藝術河北”上海行精品大展,“國際現代書法展”,“全國第二屆魏碑書法大賽”,“全國書法藝術大賽“冼夫人獎”等,榮獲“2004—[書法導報]國際書法篆刻大展”提名獎,“首屆中央企業書法展”銀獎,“首屆中國鐵建書法展”一等獎,“第五屆中巴國際書法大展”金獎。三、楹聯作品清和高雅,深邃大氣,早已名蜚全國,曾榮獲“慶祝建國55週年全國楹聯書法篆刻大賽”一等獎,蟬聯由中國楹聯學會主辦的——2005、2006、2007、2008“對聯中國”全國大獎(最高獎)等。
有些藝術家也是社會活動家和公益組織家。曾任宣傳部長多年的餘其平先生就是其中一位,他不僅有過人的藝術秉賦和高深的文學造詣,其組織活動能力也卓越重望。2006年以來,由他策劃組織的“河北省首屆楹聯書法大展”和“鐵軍杯全國徵聯大賽”等文化活動,獲得巨大成功,得到了本企業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不僅擴大了單位在社會上的影響力,而且也完美展示了其個人不凡的工作能力和人格魅力。因此,餘其平也頻頻受到藝術界和媒體的廣泛關注。其先後被《時代人物》雜誌社評選為“2007年度中國時代人物”,被鐵道部授予“火車頭藝術家”稱號,被中國國學研究會評為“建國60週年中國文學藝術最高成就獎”等。《綠色中國網絡電視——文化名人》欄目,對他進行專題報道。
餘其平先生數十年來,潛心研究,臨池不綴,博採眾家之長,融合貫通,自成一體。在採訪時他對記者説在當今世界,由於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原來書法的功能和性質也發生了變化。科學的飛速發展,使得中國書法藝術欣賞大於實用,這是不爭的事實。這一現狀不論書法愛好者認識到與否,願意與否,接受與否,它都是實實在在地擺在我們面前的。因此,我們的書法家、書法愛好者們應該面對現實,調整思路,轉變觀念,在進行書法創作時,要賦予時代審美特徵,注意筆法美、結構美、章法美、韻味美、欣賞美,做到雅俗共賞。這是時代對書畫家的新要求,也是當代中國藝術發展的必然途徑。
畫家有畫家境界,書家有書家之道。作為著名書畫藝術家,他折服了許多讀者。我們更希望餘其平先生,在今後的藝術生涯裏,創作出更多更好的藝術品,面世於當今偉大的時代和厚重的歷史。
(孟寅生,一級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高級美術師,河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王雪峯,資深記者,本刊專題部主任。)

餘其平代表作品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