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餖飣

鎖定
餖飣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dòu dìng,意思是供陳設的食品;比喻堆砌詞藻。 [1] 
中文名
餖飣
拼    音
dòu dìng
釋    義
供陳設的食品;比喻堆砌詞藻
出    處
《好事近·丁卯元夕》

目錄

餖飣解釋

1、供陳設的食品。 [1] 
2、比喻堆砌詞藻。 [1] 
3、將食品堆迭在器皿中擺設出來。
4、將食品混雜。
5、指多而雜的食品。
6、比喻雜亂;雜湊堆砌。
7、比喻文辭的羅列、堆砌。
8、比喻因襲、雜湊文辭的人。

餖飣出處

宋·郭應祥好事近·丁卯元夕》詞:“客來草草辦杯盤,餖飣雜蔬果。”
明·唐寅《桃花塢祓禊》詩:“穀雨芳菲集麗人,當筵餖飣一時新。”參見“飣餖”。
清·謝道承《冬筍》詩:“品格遠膏腴,烹飪戒餖飣。”
清·昭槤《嘯亭雜錄·平定回部本末》:“吾出肅州時,有送酒餚者,所餘餖飣,今尚貯皮袋中。”
宋·王觀慶清朝慢·踏青》詞:“晴則個,陰則個,餖飣得天氣有許多般。”
清·俞樾《茶香室三鈔·俞園假山》:“峯之大小凡百餘,高者至二三丈,皆不事餖飣。”
明·胡應麟《詩藪續編·國朝上》:“第詩文則餖飣多而鎔鍊乏,著述則剽襲勝而考究疎。”
清·李慈銘《越縵堂讀書記·史記》:“臧氏之學,頗嫌餖飣,繁而寡要。”
胡適文學改良芻議》:“餖飣獺祭,古人早懸為厲禁。”
清`王夫之姜齋詩話》卷二:“立門庭者必餖飣,非餖飣不可以立門庭。蓋心靈人所自有,而不相貸,無從開方便法門,任陋人支借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