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養馬行

鎖定
《養馬行》是清代詩人梁佩蘭的詩作。此詩寫耿繼茂尚可喜二王愛馬之甚,百姓卻欲為王作馬而不成,表現了百姓遭受苦難之深重,揭露了二王養馬禍民、不仁不義的罪行。全詩多用鋪排筆法,末句忽寫及百姓以反襯,更突出其諷刺主題。
作品名稱
養馬行
出    處
六瑩堂集
作    者
梁佩蘭
創作年代
清代
創作時間
1650年
作品體裁
七言古詩

養馬行作品原文

養馬行(並序)
庚寅冬,耿、尚二王入粵,廣州城居民流離竄徙於鄉,城內外三十里所有廬舍墳墓,悉令官軍築廄養馬,樑子見而哀焉,作《養馬行》。
賢王愛馬如愛人,人與馬並分王仁
王樂養馬忘苦辛,供給王馬王之民。
馬日齕水草百斤,大麥小麥十鬥勻
小豆大豆驛遞頻,馬夜齕豆仍數巡
馬肥王喜王不嗔,馬瘦王怒王撲人
東山教場地廣闊,築廄養馬凡千羣。
北城馬廄先鬼墳,馬廄養馬王官軍。
城南馬廄近大海⒀,馬愛飲水海水清。
西關馬廄在城下,城下放馬馬散行。
城下空地多草生,馬頭食草馬尾橫。
王諭“養馬要得馬性情,馬來自邊塞馬不輕。
人有齒馬,服以上刑”。
白馬王絡以珠勒,黑馬王絡以紫纓,紫騮馬以桃花名。
斑馬綴玉繅,紅馬綴金鈴。
王日數馬,點養馬丁。一馬不見,王心不寧。
百姓乞為王馬,王不應 [1] 

養馬行註釋譯文

養馬行詞句註釋

⑴庚寅:清世祖順治七年(1650)。
⑵耿、尚二王:指耿繼茂和尚可喜。耿繼茂是明降將耿精忠之子,襲父爵,封靖南王。尚可喜是明崇禎時副總兵,降清後封平南王,吳三桂叛亂時,兒子尚之信響應,他憂急而死。入粵:順治七年(1650)正月,耿、尚二人率清朝命率兵進攻廣東,圍廣州。十一月,城破。
⑶賢王:與下句的“王仁”皆嘲諷之辭。
⑷分王仁:分享二王的仁政。
⑸齕(hé):咬,吃。
⑹十鬥勻:指每天十鬥。
⑺驛遞:用驛馬運輸。
⑻數巡:幾次。
⑼嗔:怒。
⑽撲:打。
⑾東山教場:即東教場,在廣州城東。教場,軍隊操練的場所。
⑿先鬼墳:以前是墳墓。
⒀大海:指珠江。廣州人習慣把珠江稱為“海”。
⒁諭:告諭,命令。
⒂齒馬:謂根據馬齒數計算馬的年齡。《禮記·曲禮》:“齒路馬(亦作‘輅馬’,古代君主駕車的馬)者誅。”謂計算國君馬匹年齡的要殺頭。此用其典。
⒃上刑:重刑。
⒄珠勒:用珍珠裝飾的帶嚼口的馬籠頭。
⒅纓:纓絡。用線縷珠寶結成的妝飾品。
⒆綴:裝飾,點綴。玉繅(sāo):即玉璪。用彩色絲線連綴玉石而成,作裝飾用。
⒇應(yīng):答應。 [2] 

養馬行白話譯文

庚寅年冬天,耿精忠、尚可喜二王軍隊進入廣東,廣州城居民流離逃散到外鄉,城內外三十里所有的房屋和墳墓,都讓官軍建成馬棚養馬,樑子看到這種事情感到悲哀,寫了《養馬行》。
賢王愛馬就像愛人一樣,人與馬一同分享王的仁心。
王樂於養馬忘記了辛苦,王的民眾為王馬提供補給。
一匹馬每天吃一百斤水草,大麥小麥也要平均十鬥。
小豆大豆頻繁運送過去,馬夜晚吃豆仍然還要數回。
馬肥了,王就高興不發怒,馬瘦了,王就發怒打人。
東山教場地面廣闊,建造馬廄養了成千上萬的馬羣。
北城那一塊地以前是墳墓,也建成馬廄讓官軍養馬。
城南的馬廄靠近珠江,馬喜歡喝清澈的珠江水。
西關的馬廄在城下面,城下好放馬,馬可以散行。
城下的空地野草多生,馬低頭吃草橫放着馬尾巴。
王下令“養馬要了解馬的性情,馬來自邊塞馬不能輕視。
誰根據馬齒數計算馬的年齡,就要判處重刑”。
白馬用珍珠馬籠頭裝飾,黑馬用線縷珠寶裝飾,紫騮馬用桃花作名字。
斑馬彩色絲線連綴玉石點綴,紅馬金子打造的鈴鐺點綴。
王每天都清點馬的數量,還清點養馬丁。一匹馬沒看到,王心緒不寧。
而老百姓乞求想成為王的馬,王卻不答應。

養馬行創作背景

這首詩作於清世祖順治七年(1650)冬天。順治七年正月,清耿繼茂、尚可喜二王奉清朝命率兵進攻廣東,圍廣州。十一月,城破。清兵在廣州城內進行了十分殘暴的屠殺,以至城中屍橫遍野,渠水為之不流。廣州城中及附近居民逃奔流離於遠鄉。城內外三十里之房屋,悉為官軍馬廄。詩人見而哀之,乃作此詩。 [2]  [3] 

養馬行作品鑑賞

養馬行整體賞析

此詩小序描述了廣州遭受耿繼茂、尚可喜二王屠戮的慘狀。全詩運用白描的手法,層層剝繭似地描寫了藩王對於愛馬關懷的無微不至,而僅僅在詩的結尾插進一句:“百姓乞為王馬,王不應。”這堪稱神來之筆,造成了強烈的反撥,從而對清軍殘害人民的罪行進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有力的批判。而全詩表達直率,鋒芒畢露。
此詩是用“新樂府”的形式來進行敍述描寫的,在詩歌內容方面是對現實生活進行批判,因此具有很重要的社會意義。而從中也可以看出梁佩蘭對於白居易現實主義詩歌的繼承與發展。 [3]  [4] 

養馬行名家點評

清代沈德潛:“以讚頌之筆,寫諷刺之旨。貴畜賤人如此,其敗亡也必然矣。此種詩前無所承,後無所繼,應是獨開生面之作。”(《國朝詩別裁集》) [4] 

養馬行作者簡介

梁佩蘭(1629—1705),字芝五,號藥亭,南海(今廣東廣州)人。少日讀數千言,通經史百家。順治十四年(1657)鄉試舉第。康熙二十七年(1688)進士,年近六十改翰林院庶吉士。未一年遽乞假歸,結社蘭湖,以詩酒為樂。客以他事請者,引疾不聽聞;持詩文至,則披衣倒屣,講論不休。與屈大均陳恭尹並稱“嶺南三家”,但三人詩風並不同。又與程可則、陳恭尹、王邦畿、方殿元、方遠、方朝並稱“嶺南七子”。有《六瑩堂集》。 [5] 
參考資料
  • 1.    呂永光校點補輯.六瑩堂集[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2:26
  • 2.    葉君遠 鄧安生.中國古典詩歌基礎文庫·元明清詩卷[M].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94:306-308
  • 3.    錢仲聯 等.中國文學大辭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1642
  • 4.    張承天.嶺南三大家詩歌研究[D].浙江師範大學,2012:19-20
  • 5.    錢仲聯 等.元明清詩鑑賞辭典(清·近代)[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4:1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