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飢不欲食

鎖定
飢不欲食,病症名。中醫認為陰虛火旺可以表現為飢不欲食,胃陰虧虛,導致胃的受納功能失常,吃下去東西會不好消化。可是陰虛陽亢,虛火又消耗着水谷精微,導致機體需要更多的飲食。所以外在表現就是這個人容易餓,可是吃下去東西后胃又難受的矛盾表現。 [1] 
中文名
飢不欲食
拼    音
jībùyùshí
釋    義
指感覺飢餓而又不想進食
出    自
《素問·至真要大論》
詞語出處
[anorexia] 症名,指感覺飢餓而又不想進食,出《素問·至真要大論》。病在胃、腎。因胃虛有熱所致者,宜六君子湯加黃連;因腎陰虛、虛火乘胃者,宜加肉桂、五味子;因熱病後餘熱未盡而知飢不食者,脈多虛大,可用人蔘白虎湯(《張氏醫通》卷九)。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