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鎖定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拼音:shí bù yàn jīng,kuài bù yàn xì)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先秦·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論語·鄉黨》。 [1]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厭:滿足;膾:細切的肉)指糧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細越好。形容食物要精製細做。複句式結構,含褒義;在句中一般作分句。 [6] 
中文名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拼    音
shí bù yàn jīng,kuài bù yàn xì
出    處
《論語·鄉黨》
注音字母
ㄕˊ ㄅㄨˋ ㄧㄢˋ ㄐㄧㄥ,ㄎㄨㄞˋ ㄅㄨˋ ㄧㄢˋ ㄒㄧˋ
語法結構
複句式
語法屬性
作分句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成語出處

先秦·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論語·鄉黨》:“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 [1]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1]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成語典故

遠在春秋戰國時期,飲食文化就已經發展到相當高的水準,宮廷裏能烹製“八珍”美食,飲食禮儀也制度化了。《禮記》記載關於“進食之禮”,連座位怎麼排、盤碗怎麼放、吃飯時不許“反魚肉”(把咬嚼過的魚肉放回到共食的食器中)、不許“揚飯”(用手散其熱氣)、不許大口喝湯、不許剔牙齒等,這些細枝末節都視為禮儀加以規定。
聖者孔子並不是一個不識柴米油鹽的人,他對於飲食相當有自己的一套看法,有所“吃”,有所“不吃”。據《論語》記載,孔子吃飯,糧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細越好。糧食陳舊了或變味了,魚和肉不新鮮,不吃。食物的顏色變壞了,不吃。色澤味道不好,不吃。烹調不當,不吃。不時新的菜蔬,不吃。肉切得不方正,不吃。佐料放得不適當,不吃。席上的肉雖多,但吃的不超過米麪的分量。酒可以隨便喝,但不能喝醉。從市上買來的酒和熟肉,不吃。每餐必須有姜,但也不多吃。 [2-3]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成語寓意

孔子還一貫重視個人修養,這種修養也無疑包括他對飲食文化的重視。在他看來,吃飯不僅僅是果腹之需,也能折射一個人的品位和待人之道。飲食的風格和規矩,能看出一個人的教養以及對待別人的態度。中國人講吃,不僅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飢,它往往藴含着中國人認識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吃”在表面上看是一種生理滿足,但實際上“醉翁之意不在酒”,它借吃這種形式表達了一種豐富的心理內涵。吃的文化已經超越了“吃”的本身而獲得了更為深刻的社會意義。 [4] 
精是對中華飲食文化的內在品質的概括,孔子説的:“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反映了先民對於飲食的精品意識。當然,這可能僅僅侷限於某些貴族階層。但是,這種精品意識作為一種文化精神,卻越來越廣泛、越來越深入地滲透、貫徹到整個飲食活動過程中。選料、烹調、配伍乃至飲食環境,都體現着一個“精”字。同時,體現了中華飲食文化的審美特徵。這種精美性,是指中國飲食活動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統一,也是指它給人們所帶來的審美愉悦和精神享受。 [4]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指糧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細越好。形容食物要精製細做。複句式結構,含褒義;在句中一般作分句。 [6] 
  • 運用示例
宋·楊萬里《庸言》:“楊子曰:‘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身而不正可乎?’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學而不精,可乎?” [7] 
明·張岱《老饕集》序:“‘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精細’二字,已得飲食之微。” [7] 
魯迅《南腔北調集·由中國女人的腳》:“‘割不正不食’這是他老先生的古板規矩,但“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條令卻有些稀奇。 [5] 
梁實秋雅舍小品·豬》:“她根據‘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道理對於豬食是細切久煮,敬謹用事的,一日三餐,從不誤時。”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