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颱風雲娜

鎖定
強颱風雲娜(英語:Severe Typhoon Rananim;國際編號:0413;國內編號:0414;聯合颱風警報中心:16W;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Karen)為2004年太平洋颱風季第十三個獲得國際編號的風暴。“雲娜”一名由密克羅尼西亞聯邦提供,意思為楚克語中的寒暄詞。 [9] 
“雲娜”生成於2004年8月8日,於8月12日加強至強颱風,當晚先後兩次登陸浙江温嶺石塘鎮和樂清虹橋鎮蒲岐沿海,8月13日迅速減弱消散。 [1] 
截至當時,“雲娜”已成為1956年以來登陸我國大陸強度最大的颱風,其重創浙江等地,導致浙江全省164人遇難,24人失蹤,受災人數達1299萬,經濟損失181億元。由於“雲娜”給華東地區造成了重大損失,因此“雲娜”一名在風季結束後遭到退役,由密克羅尼西亞聯邦提供替補名為“凡亞比”(後者又僅於2010年使用一次即被退役,再替補名為“雷伊”)。 [7] 
中文名
颱風雲娜
外文名
Typhoon Rananim
國際編號
0413
命名國
密克羅尼西亞聯邦
名稱含義
寒暄
JTWC編號
16W
菲律賓名
Karen
生成時間
2004年8月8日
登陸時間
2004年8月12日
登陸地點
浙江温嶺石塘鎮、樂清虹橋鎮蒲岐沿海
消散時間
2004年8月13日
CMA巔峯強度
強颱風(45m/s,950hpa) [11] 
JMA巔峯強度
颱風(80kt) [12] 
JTWC巔峯強度
二級颱風(90kt) [13] 
經濟損失
181億元
傷亡情況
164死,24失蹤
是否除名
替補名稱
凡亞比(再替補名為雷伊)

颱風雲娜命名由來

為避免颱風名稱的混亂,1997年11月25日-12月1日,有關國家和地區在香港舉行的世界氣象組織(簡稱WMO)颱風委員會第30次會議上決定規範颱風的命名,其中,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採用具有亞洲風格的名字命名,其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一個命名錶,然後按照順序年復一年地循環重複使用。該命名錶即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熱帶氣旋命名系統。該命名錶共140個名字,由WMO所屬的亞太地區的14個成員國和地區提供。 [10] 
“雲娜”一名由密克羅尼西亞聯邦提供,意思為楚克語中的寒暄詞,在台風命名錶中排第107位。但由於“雲娜”給華東地區造成了重大損失,因此“雲娜”一名在風季結束後遭到退役,由密克羅尼西亞聯邦提供“雲娜”的替補名為“凡亞比”,但後者又僅於2010年使用一次即被退役,其再替補名為“雷伊”。 [9] 

颱風雲娜發展過程

颱風雲娜 颱風雲娜
2004年8月5日,一熱帶擾動在西北太平洋上形成,NRL熱帶氣旋中心給予其擾動編號為98W。98W隨後緩緩發展,組織逐步好轉,並朝西推進。
2004年8月8日早上,聯合颱風警報中心(JTWC)將98W升格為熱帶低壓,並給予熱帶氣旋編號16W。當時16W位於季風槽內,並受到相關之微弱西南氣流影響,緩慢地轉向東北方向移動,並在不錯的大氣環境下增強。
2004年8月8日晚間,16W增強為一熱帶風暴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雲娜”。
2004年8月9日,“雲娜”轉向偏北的方向推進,並於下午增強為強熱帶風暴級,並漸漸發展出中心密集雲團區(CDO)。
2004年8月10日,“雲娜”轉向西北至西北偏西移動,迫近台灣。當晚,“雲娜”進一步增強為颱風級,中心發展出一渾圓而且清晰的風眼。“雲娜”隨後繼續以時速15公里向西北方向推進,朝向台灣。
2004年8月11日,中國台灣地區氣象部門於早上11時30分發布“海上陸上台風警報”。
2004年8月12日下午,“雲娜”達到強度顛峯,中心風力加強至150km/h,達到強颱風等級,氣壓為950kPa,其顛峯強度維持了約6小時。當晚20時,“雲娜”於浙江温嶺石塘鎮和樂清虹橋鎮蒲岐沿海先後二次登陸,温嶺市錄得最低氣壓953百帕。登陸後,“雲娜”迅速減弱。當晚其系統組織顯著轉差,風眼亦被填塞。
2004年8月13日清晨,“雲娜”轉向西北偏西移動並減弱為強熱帶風暴級,並進一步於中午減弱為熱帶風暴級,最終於13日下午減弱為一低壓區而徹底消散。

颱風雲娜颱風特點

颱風雲娜 颱風雲娜
一、風力強度大
颱風“雲娜”登陸時中心氣壓為950百帕,過程最大風速達58.7米/秒,大大超過12級颱風36.9米/秒的上限,其風速之大,殺傷力之強,為浙江省歷史上所罕見。其強度超過“9417”號和“9711”號颱風登陸時的960百帕和955百帕。在台風登陸前後的幾個小時裏,台州市所有市縣區均觀測到12級以上大風。過程最大風速台州椒江區大陳達58.7米/秒,相當於17級大風。尤其是內陸風速之大,殺傷力之強,是浙江歷史上罕見的。
2004年8月17日上午上午浙江省政府有關浙江遭受14號颱風災害及抗災情況的通報會上指出,於2004年8月12日在我省温嶺市石塘鎮登陸的13號強颱風“雲娜”被認定為1956年以來登陸我國大陸強度最大的颱風。 [7] 
二、降雨強度大
根據各地水文站測報記錄,從11日8時至14日8時,全省累計雨量超過100毫米的站點有275個,其中超過200毫米的站點有79個,超過300毫米的站點有36個。最大降雨量為樂清市的砩頭916.0毫米,其中:12小時降雨量661.8毫米,24小時降雨量874.7毫米,均突破省歷史實測記錄最高值。高強度的降雨,造成樂清等地發生重大泥石流、山體滑坡;温台沿海平原水位暴漲,大面積農田被淹,黃岩、永嘉等4座縣城進水,44.4萬名羣眾一度被洪水圍困。 [7] 
三、影響範圍廣
這次颱風10級風圈達180 公里,降雨量大於50毫米的區域面積達8.2萬平方公里(佔全省陸域面積的82% ) ;大於100毫米區域面積達4.4萬平方公里(佔全省陸域面積的44% ) ;大於200毫米區域面積達1.3萬平方公里(佔全省陸域面積的13%);大於300毫米區域面積達0.7萬平方公里(佔全省陸域面積的7%) ;大於500毫米的區域面積0.23萬平方公里;大於700毫米的區域面積100平方公里。颱風正面登陸,橫穿浙江腹地,在浙江省境內滯留時間長達15小時,造成嚴重災害。 [7] 
四、風暴增水高
颱風登陸時正逢天文大潮起潮,風暴造成沿海增水最大達3.5米,台州的健跳站潮位達7.42米,接近歷史最高潮位7.5米,對沿海海塘構成極大的威脅。
Montgomery在闡釋渦旋Rossby波的理論時,引用了簡化的線性化渦度方程進行解釋。在台風基流上擾動發展引起的相對渦度的分佈變化,改變了局地範圍內的基本流相對渦度的分佈,有徑向的梯度產生,在台風(或颱風低壓)的外圍仍存在有近圓形基流的條件下,可以引起沿徑向的另外的渦旋Rossby波(可稱之為局地渦旋Rossby波)。這是由於正負渦度帶的同時出現使在局地範圍內這種成波機制可能出現。
颱風中的渦旋Rossby波可以沿徑向激發出局地渦旋Rossby波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可以用來解釋颱風螺旋雲雨帶在外圍的順時針伸展,以及某些外圍螺線的形成。此外,由於地形引起的正負渦度帶的近地出現,也從地形波的角度説明了波動的傳播。 [7] 

颱風雲娜颱風影響

“雲娜”颱風於8月11~13日先後在東海、台灣海峽、南海、黃海形成5~12米颱風浪。受颱風浪襲擊,浙江省沿海台州市、温州市、寧波市、舟山市等市、縣的漁業受到嚴重損失;福建省寧德、福州、莆田 15個縣市和上海市的漁業、水利設施也受到嚴重損失。 [14] 

颱風雲娜浙江

受災情況
2004年8月12日在20時,強颱風雲娜在浙江温嶺石塘一次登陸,隨後穿越樂清灣,在樂清市虹橋鎮蒲岐沿海登陸,是97年以來在國內登陸最猛烈的一次颱風。據國家民政部的統計,在台風“雲娜”過境的13個小時裏,受災人口1299萬人,經濟損失181億元。浙江全省共有164人遇難,失蹤24人。 [1] 
颱風雲娜 颱風雲娜
中國最強的一次颱風——第十四號台風“雲娜”已給浙江地區造成重大損失。截至8月13日00時,已有63人在這場颱風中死亡,失蹤15人,受傷1800多人,其中185人受重傷。同時,有18300多間房屋倒塌,水利、交通、電力、電信等基礎設施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毀壞,颱風登陸地的台州市區也全部停電。
8月12日晚20時,第十四號台風“雲娜”在浙江省台州市温嶺市石塘鎮登陸,當時最大風力在12級以上(45m/s),並以每小時二十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動。
受“雲娜”外圍影響,十二日浙江省中南部沿海海面和浙北沿海海面分別出現12級以上和9到11級大風,東部沿海地區有9到12級大風。其中台州沿海地區達12級以上。風力最大的大陳島達58.7m/s,創歷史最高紀錄。受其影響,從11日8時到12日20時,該省共有十站降雨量超過200毫米,其中温嶺市塢根在十二日晚上九時降雨量達到303毫米。 [2] 
颱風雲娜 颱風雲娜
由於強颱風“雲娜”的正面襲擊,浙江省遭受了嚴重的災害,其中台州、温州2 市損失尤為慘重。據8月16日12時統計,全省有75個縣(市、區)、765個鄉(鎮)受災,受災人口達1299萬人,倒塌房屋6.43萬間;受災農作物面積391.9千公頃,其中成災面積189.7千公頃,死亡牲畜5.5萬頭,損失水產養殖面積44千公頃,損失水產品16萬噸;公路中斷579條,毀壞公路基(面)1163公里,損壞輸電線路3342公里,損壞通訊線路1522公里;損壞堤防4059處563公里,堤防決口1222處88公里,損壞水閘206座,損壞灌溉設施3148處,損壞水文測站99個,直接經濟損失181.28億元。因災造成死亡164人,失蹤24人。在死亡的164 人中,因房屋倒塌死亡109人,佔66.5%;因山洪暴發、泥石流死亡28人,佔17.1%;被風颳倒死亡9人,佔5.5%;被洪水淹死12人,佔7.3%;電杆吹倒或觸電死亡5人,佔3.0%;其他1人,佔0.6%。死亡人數中本地居民144人,外來民工20人。
“雲娜”在浙江省温嶺市石塘鎮登陸,登陸時最大風力在12級以上(45米/秒),並以每小時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動。 [3]  10日凌晨加強為強熱帶風暴,11日凌晨加強為颱風,於12日晚上8時在浙江温嶺石塘鎮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2級(45米/秒)。11日8時至13日8時浙江、福建北部、安徽南部、江西東北部等地出現暴雨或大暴雨,其中浙江台州和温州部分地區出現特大暴雨,僅在浙江省就造成了181.28億元的直接經濟損失。這場風力強、降雨量大、影響範圍廣、持續時間長的強颱風,與歷史上給浙江人民留下慘痛記憶的1956年、1994年和1997年的三次強颱風相比,死亡人數大為下降。“雲娜”颱風造成了179人死亡,上述三次強颱風的死亡人數分別為4925人、1216人和236人。 [4] 
應對工作
黨中央、國務院對第14號颱風應對工作十分關心。胡錦濤温家寶回良玉等中央領導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批示。2004年8月27日-29日,温家寶總理親自到浙江視察災情,對浙江抗災救災工作作出重要指示。2004年8月13日,颱風登陸第二天,國務院即派出工作組趕赴災區,慰問災民,指導抗災救災工作。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應對14號颱風工作,多次召開電視電話會議,對應急工作作出部署,各級黨政主要領導深入災區,靠前指揮,保證了各項防颱抗災措施的落實。民政部、水利部、財政部及時下達資金6100萬元,浙江省各級政府緊急安排救災資金1.8億元和價值1940萬元的救災物資。民政、水利、國土資源、漁業、交通、衞生等部門派出工作組赴重災區協助抗災救災。駐浙解放軍、武警官兵積極參與搶險救災。
在應對第14號颱風過程中,各級政府及各有關部門在預案編制、預測預報、組織指揮、調度決策、羣眾轉移、災民安置、衞生防疫、災後恢復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有效地減輕了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6] 
颱風瘋狂地襲來,指揮抗台的台州防汛防旱指揮部卻率先受了災,一面玻璃牆被颱風撕得支離破碎,指揮部的人員迅速撤離,屋裏一片狼藉。 [8] 
各地求救的電話源源不斷地向指揮部打來,午夜時分,椒江市區的風力達到了14級,一批車輛被狂風困在椒江大橋地中央,進退不得,隨時有被颱風吹翻的危險,台州市20多名武警官兵開着重型卡車,帶着救援繩緊急出動,台州武警支隊副參謀長潘宏軍説:“狂風吹得人站不住,雨打在臉上發疼”,救援車發生嚴重晃動,20多名官兵下車後沿着橋欄杆艱難行進,終於把嚇得臉色蒼白,話都説不出來的車上20多位羣眾轉移到了安全的地方。 [8] 
在温嶺、仙居、臨海,颱風帶來的暴雨已經成災,洪水把30多個村莊緊緊圍困,4萬多羣眾空水圍困的“孤島”中等待救援,武警台州市支隊從12日下午開始,共出動武警官兵350餘人,分成三批前往台州市的椒江、仙居、臨海等地救援搶險。在台州臨海市的紫沙岙村,戰士們用木板做成簡易小船,救援羣眾,該村69歲的村民周小富在5名戰士的幫助下,坐在這艘“汪洋中的小舟”,和他的一籠雞一齊脱離了險境。 [8] 

颱風雲娜台灣

雲娜沒有對台灣造成重大破壞,但云娜所引進的西南氣流則令台灣中南部山區帶來暴雨,其中暴雨在花蓮一處道路造成山泥傾瀉,三名工人一度遭活埋,其中至少一人死亡。

颱風雲娜湖南

“雲娜”的殘餘環流至8月17日到達湖南境內後變得更加温和,不僅為久旱的三湘大地帶來了可喜的降水,而且解除了湖南的旱情警報。
2004年8月以來,湖南大部分地區持續高温。據資料統計,全省郴州、衡陽、株洲、永州、湘潭、邵陽、益陽、婁底8個市39個縣612個鄉受旱災,30.47萬人、22.66萬頭牲畜飲水困難,耕地受旱面積達401.33千公頃。
讓江浙地區飽受其害的颱風“雲娜”入湘後由14級強風轉為7級至8級風力,受其減弱後的低壓影響,湖南省境內從13日開始連續三天普遍出現了中等強度以上的降水。
據統計,全省共二百四十五站降雨,平均降雨30.8毫米。最大降雨量的衡東縣甘溪站達到124毫米,其次是醴陵市董背衝站,降雨量為116毫米。
此前旱情較嚴重的郴州、衡陽、株洲等湘南地區抓住有利時機實施人工增雨,作業影響區內平均降雨達到50毫米至六十毫米,緩解了長久以來的旱情。
至此,“受惠”於“雲娜”的湖南基本解除旱情警報。 [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