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風燭殘年

鎖定
風燭殘年(拼音:fēng zhú cán nián)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東晉·王羲之《題衞夫人筆陳圖後》。 [2] 
風燭殘年指風中搖曳的燭火,殘餘的歲月;比喻人到晚年就像風中燈燭一樣很容易熄滅,或指人已衰老,不久於世的樣子。在句中一般作賓語、定語、分句。 [1] 
中文名
風燭殘年
拼    音
fēng zhú cán nián
近義詞
風中之燭風前殘燭
反義詞
風華正茂年富力強
出    處
《題衞夫人筆陳圖後》
注音字母
ㄈㄥ ㄓㄨˊ ㄘㄢˊ ㄋㄧㄢˊ
語法結構
偏正式
語法屬性
作賓語、定語、分句

風燭殘年成語出處

晉·王羲之《題衞夫人筆陳圖後》:“時年五十有三,或恐風燭奄及,聊遺教於子孫耳。” [2]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風燭殘年”。 [2] 

風燭殘年成語典故

王羲之是東晉書法家,有“書聖”之稱。在《題衞夫人筆陳圖後》中,王羲之用比喻的方法,説明書法的工具材料、匠心、本領、結構、用筆在書法藝術中的地位與作用。王羲之説他年輕時學衞夫人的書法,自認為很不錯了,可是當他渡過長江北遊名山,見到李斯、曹喜的書法,又在許昌看到鍾繇、梁鵠的書法;在洛陽看到蔡邕的《石經》;在堂兄王洽那裏看到張昶的《華嶽碑》,這才明白學衞夫人書法是浪費時光,故改向名碑學習。他告訴人們學習書法要博採眾長,要轉益多師,方能有所成就,僅學一家,最後只能是徒費年月,浪費光陰。 [3] 
題記最後王羲之感慨,自己已經五十三歲,猶如風中殘燭。於是就把這些書法心得留下來教給子孫,可以把它藏到石室之中,不要傳給那些不值得傳授的人。 [3] 

風燭殘年成語寓意

人生在世,生老病死是自認規律,沒有人能夠改變。不論生命之路怎樣走,都會有一個共同的結局,就是由慢慢的衰老到死亡。美麗隨着衰老漸漸遠去,年輕時健康的體魄在人老後也變得老態龍鍾,甚至弱不禁風。然而事物的發展從興盛到衰落同樣是無法避免的,沒有人能夠例外,所以在少年精力旺盛的時候一定要多加努力,爭取多有作為,只有這樣,才不至於在風燭殘年之際感到後悔。 [3]  [4] 

風燭殘年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風燭殘年”指風中搖曳的燭火,殘餘的歲月;比喻人到晚年就像風中燈燭一樣很容易熄滅,或指人已衰老,不久於世的樣子。 [1] 
在句中一般作賓語、定語、分句。 [1] 
  • 運用示例
清·俞萬春蕩寇志》七六回:“見著你日後出頭,為國家出身大汗,老夫風燭殘年,倘不能見,九泉之下,也兀自歡喜。” [5]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只這風燭殘年,沒的倒是眼淚倒回去,望肚子裏流。” [1] 
作家·老舍《四世同堂》:“有許多象祁老者的老人,希望在太平中度過風燭殘年,而侵略者的槍炮打碎了他們的希望。” [1] 
參考資料
  • 1.    風燭殘年  .漢典[引用日期2018-09-27]
  • 2.    王書利主編. 中華成語典故 第1冊 圖文珍藏版[M]. 北京:線裝書局, 2016.01:230
  • 3.    何炳武. 中國曆代書法家評傳 王羲之評傳[M]. 西安:太白文藝出版社, 2018.10.148-152
  • 4.    楊曉升著. 失獨 中國家庭之痛[M]. 西安:太白文藝出版社, 2014.10:118-119
  • 5.    王濤主編. 中國成語大辭典[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4: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