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風吹草動

(漢語成語)

鎖定
風吹草動(拼音:fēng chuī cǎo dòng)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西漢·劉安淮南子·泰族訓》。 [6] 
風吹草動指風稍一吹,草就搖晃;用於比喻極其微小的變動。在句中一般作賓語、定語。 [1] 
中文名
風吹草動
拼    音
fēng chuī cǎo dòng
近義詞
蛛絲馬跡聞風而動
反義詞
悄無聲息悄然無聲
出    處
《淮南子·泰族訓》
注音字母
ㄈㄥ ㄔㄨㄟ ㄘㄠˇ ㄉㄨㄙˋ
語法結構
聯合式
語法屬性
作賓語、定語

風吹草動成語出處

西漢·劉安《淮南子·泰族訓》:“風之至矣,莫見其象而木已動矣。” [6]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風吹草動”。 [6] 

風吹草動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楚平王昏庸無道,不明是非。他聽信奸臣費無極的讒言,霸佔了太子迎娶的秦國女子孟贏。太子師傅伍奢堅決反對。費無極害怕太子登上王位給他治罪,就上書楚平王,誣陷太子和伍奢謀反。楚平王大怒,下令斬殺太子和伍奢及他的兩個兒子。 [3] 
太子逃去齊國,伍奢和長子遇害,次子伍員(即伍子胥)聽到風聲,偷偷從小道逃走,一路上有風吹草動,他就趕緊躲藏起來。伍子胥逃到鄭國,出了韶關,就是直通吳國的水路了。可是,韶關守衞森嚴,難以過關。 [3] 
伍員的朋友東皋公很同情他的冤屈與遭遇,決定幫助他,就把他帶到自己的住所,住了七天。伍員報仇心切,內心焦急,一夜愁白了頭。 [3] 
東皋公心生一計,讓他的朋友皇甫訥假扮伍子胥,與伍員一同出韶關。後來,官兵抓住皇甫訥,而伍員順利通過韶關。 [3] 
伍員匆忙趕路,來到河邊,看見沒有船,內心非常焦急。突然從蘆葦叢中劃出一條漁船,漁翁幫伍子胥渡過了河。伍員下船以後心裏害怕,就解下自己的佩劍送給漁翁,請求漁翁不要説出他的行蹤。漁翁很生氣,當即表示楚王高價懸賞捉拿伍員,他都不貪圖,怎麼會接受寶劍呢?於是掉頭划船走了。 [3] 
伍員順利達到吳國,幫助闔閭刺殺了吳王僚,使闔閭取得了王位。之後,他輔佐吳王闔閭治理國家,使吳國日益強盛起來。後來伍員輔助闔閶領兵攻打楚國,撬開楚平王的墳墓,用銅鞭鞭屍三百下,終於報了父兄之仇。 [3] 

風吹草動成語寓意

伍子胥在逃亡途中小心謹慎,一路上只要有風吹草動,就趕緊躲藏起來,最終順利逃往吳國。“風吹草動”形容了伍子胥在逃亡途中非常緊張的情形下戰戰兢兢的心情,小心謹慎是正確的,但是面對複雜的事物人們應當明辨,當週遭有調動和變動時,要學會認清形勢再行動,避免被緊張、焦慮的情緒所幹擾。 [3]  [4] 

風吹草動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風吹草動”指風稍一吹,草就搖晃;用於比喻極其微小的變動。在句中一般作賓語、定語。 [1] 
  • 運用示例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三:“萬一後邊有些風吹草動,被人發覺,不要説道無顏面見令尊,傳將出去,小生如何做得人成?” [1]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四回》:“倘有些風吹草動,武二眼裏認的是嫂嫂,拳頭卻不認的是嫂嫂。” [1] 
清·李汝珍鏡花緣》五七回:“倘有絲毫風吹草動,管他甚麼天文課象,我們只好且同五弟並承志哥哥殺上長安,管教武氏寸草不留,他才知文家利害!” [2] 

風吹草動成語辨析

風吹草動—聞風而動
“風吹草動”與“聞風而動”意義相近,兩者都有前因後果的關係。區別在於“聞風而動”通常指一種緊張或敏感的情緒下,聽到一點什麼風聲而採取的主動的迅速的行動;“風吹草動”通常指受什麼事物影響而出現輕微的被動的動盪和變故。 [5] 
參考資料
  • 1.    風吹草動  .漢典[引用日期2020-05-23]
  • 2.    王濤主編. 中國成語大辭典[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4:311
  • 3.    程帆主編. 成語故事[M]. 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12.04:116-117
  • 4.    七彩童書館編委會. 注音美繪名師導讀館 中華成語故事[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6.04:47-48
  • 5.    王俊編著. 讀成語·識天下 走進中國傳統文化 變化篇 1[M]. 北京:開明出版社, 2015.07:54
  • 6.    閆秀文編著. 中華成語探源 白金典藏版[M]. 長春: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 2014.12: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