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顱內刺激

鎖定
顱內刺激是指通過一系列技術手段使刺激直接作用於腦內,如插入式電極、經顱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技術、光遺傳技術等。
中文名
顱內刺激
外文名
intracranial stimulation

目錄

顱內刺激簡介

顱內刺激就是指對腦內進行直接刺激,主要可分為兩種,第一種為有創顱內刺激,如:插入式電極,電極放電刺激大腦神經元;第二種為無創顱內刺激,如:經顱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是一種利用脈衝磁場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主要是大腦),改變皮層神經細胞的膜電位,使之產生感應電流,影響腦內代謝和神經電活動,從而引起一系列生理生化反應的磁刺激技術 [1] 

顱內刺激應用

治療癲癇:可以經顱內電極植入明確致癇灶後,均行皮層電刺激定位功能區,根據致癇灶與功能區關係圖決定治療方案 [2] 
經顱磁刺激(rTMS)與經顱多普勒(TCD)等超聲同步合作治療精神疾病 [3] 
光遺傳學技術應用於研究動物的神經迴路 [4] 
顱內刺激的方法大多都可以對大腦與行為之間的關係進行因果研究,但單一的研究方法肯定是不夠的,他們需要結合使用,才能更好的探索大腦的奧秘。
參考資料
  • 1.    趙琛. 磁刺激顱內感應電場分佈及能量分佈仿真與線圈優化研究[D]. 北京協和醫學院, 2011.
  • 2.    崔志強, 欒國明, 張瑋,等. 顱內電極在功能區癲癇治療中的應用[J]. 中華神經外科雜誌, 2011, 27(11):1083-1085.
  • 3.    羅連英. 超聲檢測的顱內外血管血流指數在改進及評估經顱磁刺激治療青壯年精神疾病患者中的應用[J]. 中國保健營養, 2017, 27(10).
  • 4.    陳婷, 宋輝瓊, 張宗澤,等. 光遺傳學技術應用於動物行為學在神經迴路中的研究進展[J]. 國際精神病學雜誌, 2015(6):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