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顧行發

鎖定
顧行發,1962年6月生,湖北仙桃人,衞星遙感技術與應用專家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廣州大學地理科學與遙感學院教授。 [1]  [7]  [9]  [12]  [14] 
顧行發於1982年6月獲得武漢測繪學院航空攝影測量學士學位;1982年7月—2003年11月任國家測繪局測繪科學研究所助理工程師;1987年6月獲得法國巴黎第六大學地質系遙感應用碩士學位;1988年6月獲得法國巴黎第七大學物理系遙感物理碩士學位;1991年6月獲得法國巴黎第七大學物理系遙感物理博士學位;1993年7月—2003年11月任法國農業科學研究院氣候與環境研究所研究員;2003年12月—2012年8月任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研究員;2005年7月—2007年7月任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常務副所長、研究員;2007年當選為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8月任國家航天局航天遙感論證中心主任;2007年8月—2012年8月任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所長、研究員;2008年11月—2022年12月任國家環境保護衞星遙感重點實驗室主任;2012年9月—2015年10月任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2015年10月—2018年4月任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副所長(主持工作);2018年5月—2019年8月任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副院長;2019年當選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9月任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高級專務。 [12] 
顧行髮長期從事定量遙感機理、生態環境信息提取、對地觀測系統論證、工程化應用技術研究。 [12] 
中文名
顧行發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62年6月
畢業院校
巴黎第七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
《航天光學遙感器輻射定標原理與方法》
主要成就
2007年當選為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2019年當選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
籍    貫
湖北仙桃
學    歷
研究生
學    位
博士

顧行發人物經歷

1962年6月,顧行發出生。
1978年9月—1982年6月,就讀於武漢測繪學院,畢業後獲得航空攝影測量學士學位。
1982年7月—2003年11月,任國家測繪局測繪科學研究所助理工程師。
1986年9月—1987年6月,就讀於法國巴黎第六大學地質系,畢業後獲得遙感應用碩士學位。
1987年9月—1988年6月,就讀於法國巴黎第七大學物理系,畢業後獲得遙感物理碩士學位。
1988年9月—1991年6月,就讀於法國巴黎第七大學物理系,畢業後獲得遙感物理博士學位。
1991年9月—1993年6月,在法國農業科學研究院氣候與環境研究所從事遙感物理博士後研究工作。
1993年7月—2003年11月,任法國農業科學研究院氣候與環境研究所研究員。
2003年12月—2012年8月,任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研究員。
2004年3月—2007年7月,任國家航天局航天遙感論證中心常務副主任。
2005年7月—2007年7月,任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常務副所長、研究員。
2007年,當選為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8月,任國家航天局航天遙感論證中心主任。
2007年8月—2012年8月,任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2008年11月—2022年12月,任國家環境保護衞星遙感重點實驗室主任。
2009年7月,任國家發展改革委遙感衞星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遙感衞星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
2012年9月—2013年9月,任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掛職)。
2012年9月—2015年10月,任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2015年10月—2018年4月,任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副所長(主持工作)。
2018年5月—2019年8月,任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副院長。
2019年,當選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9月,任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高級專務。 [12] 
2023年12月,任廣州大學地理科學與遙感學院教授。 [14] 

顧行發主要成就

顧行發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顧行髮長期從事定量遙感機理、生態環境信息提取、對地觀測系統論證、工程化應用技術研究,在陸地觀測衞星在軌輻射校正、大氣氣溶膠遙感監測、高分辨率遙感信息工程化處理和推動中國衞星全球化應用等方面取得成果。 [12] 
  • 學術論著
據2023年7月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網站數據,顧行發已發表論文521篇,其中SCI論文210篇,出版專著14部,專輯13本,其主要論著有《航天光學遙感器輻射定標原理與方法》《國產遙感衞星數據產品實用作業規範與驗證測試技術方法標準化研究》《國產遙感衞星數據產品與服務標準化研究》《大氣氣溶膠偏振遙感》《中國可持續發展遙感監測報告》《面向應用的航天遙感科學論證理論、方法與技術》等。 [12] 
  • 知識產權
截至2022年3月,顧行發已獲得軟件著作權45項。 [1] 
  • 國家標準
據2023年7月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網站數據,顧行發已牽頭起草併發布國家標準3項。 [12] 
  • 發明專利
據2023年7月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網站數據,顧行發已獲得國家授權發明專利50項。 [12] 
授權日期
專利名稱
專利類別
專利號
2010年9月15日
利用全球衞星定位系統信號源的機載海洋微波遙感系統 [4] 
發明專利
CN101833090A
2011年1月19日
機載多普勒/延遲映射接收機 [3] 
發明專利
CN201716419U
2011年11月16日
基於光線追蹤技術的航空遙感成像幾何變形仿真方法 [5] 
發明專利
CN102243074A
2012年2月8日
一種基於經緯網格的數據分級組織方法 [6] 
發明專利
CN102346923A
2012年12月12日
一種航空遙感平台機載作業控制系統 [8] 
-
CN202600486U
2012年12月12日
一種波段可調的多光譜CCD相機 [8] 
-
CN202600333U
2012年12月12日
一種多波段成像遙感器標校裝置 [8] 
-
CN202599425U
2013年8月7日
一種基於高分辨率遙感影像的城市綠度空間的度量方法 [8] 
-
CN103235952A
2020年8月21日
一種基於幾何輻射一體化採樣的遙感圖像仿真方法 [8] 
-
CN111563962A
2020年12月1日
植被覆蓋區土壤水分圖製作方法、裝置、儲存介質及設備 [8] 
-
CN112014542A
2021年3月19日
一種土壤水分圖繪製方法及裝置 [8] 
-
CN112528555A
2021年6月1日
一種基於SAR影像的地物分類方法及裝置 [8] 
-
CN112883898A
2021年7月23日
一種城市集中供暖的熱環境響應分析方法及裝置 [8] 
-
CN113157802A
  • 科研獎勵
據2023年7月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網站數據,顧行發已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排名1、2、8),省部級一等獎4項(均排名1),學會獎4項(均排名1)。 [12] 
時間
獲獎項目
獎勵名稱
1990年
18-23MSP多光譜航空攝影技術 [12]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2011年
海洋環境與災害應急天空地遙感綜合監測技術系統及應用 [12] 
海洋工程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2012年
中國遙感衞星輻射校正場技術系統 [12]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2013年
國產軍民對地觀測衞星星羣數據綜合處理關鍵技術及示範應用 [8] 
新疆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2013年
基於多源自主衞星遙感的陸海環境關鍵要素定量化監測技術及應用 [8] 
測繪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2013年
生態環境遙感應用處理與分析系統技術研究及應用示範 [8] 
中國地理信息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2013年
面向應用的航天遙感軟硬一體化仿真系統技術與應用示範 [12] 
北京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2014年
A3數字航測系統在高分辨率影像數據獲取與處理中的關鍵技術研究 [8] 
地理信息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2015年
廣州市2012—2013年度航空攝影測量以及數字正射影像圖製作項目 [8] 
全國優秀測繪工程獎銀獎
2015年
廣州市2012—2013年度航空攝影測量以及數字正射影像圖製作項目 [8] 
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優秀工程金獎
2016年
面向應用的我國遙感衞星應用需要與載荷指標綜合論證 [8] 
遙感應用協會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2016年
國產陸地衞星定量遙感關鍵技術及應用 [12]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承擔項目
時間
項目名稱
項目來源
擔任角色
2006年—2008年
環境一號衞星數據應用研究
國家民用航天“十一五”預研項目
項目主持
2006年—2008年
多角度多光譜偏振遙感應用關鍵技術研究
國家民用航天“十一五”預研項目
項目主持
2006年—2009年
無場地絕對輻射定標關鍵技術
國家“863”計劃
項目主持
2006年—2009年
航天遙感圖像仿真模擬關鍵技術研究
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
項目主持
2007年—2009年
海洋赤潮與生態監測區業務
國家海洋局
項目主持
2008年—2011年
中澳遙感定標與真實性檢驗聯合研究
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項目
項目主持
2008年—2012年
青島滸苔遙感應急監測任務
國家海洋局
項目主持
2010年—2015年
多尺度氣溶膠綜合觀測和時空分佈規律研究
國家“973”計劃
項目主持
2011年—2012年
氣候變化對我國海洋/海岸帶的影響研究
國家海洋局
項目主持
2011年—2015年
碳專項-基於衞星曆史數據提取氣溶膠信息
中國科學院先導專項
項目主持
2016年—2020年
十二五陸地觀測衞星共性應用支撐平台項目
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
項目主持
2019年—2024年
十三五陸地觀測衞星共性應用支撐平台項目
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
項目主持
2020年—2023年
面向“一帶一路”的定量遙感基礎共性產品協同處理與聯合驗證關鍵技術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項目主持
2021年—2024年
高分地球表層系統科學研究應用示範系統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
項目主持
2022年—2024年
國家高分遙感衞星數據與產品共享交換服務平台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
項目主持
參考資料 [12] 

顧行發人才培養

  • 講授課程
顧行發在中國科學院大學任教期間,講授“大氣氣溶膠遙感”、“大氣灰霾遙感監測”、“航天光學遙感器輻射定標理論與方法”、“定量遙感進展”等課程。 [12] 

顧行發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2007年
2007年
2008年
科技奧運先進個人 [12] 
第二十九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科學技術委員
2010年
中國科學院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 [12] 
2011年
“十一五”國家科技計劃執行突出貢獻獎 [12] 
2012年
優秀環境科技工作者 [12] 
2013年
中國僑界傑出人物提名獎 [12] 
2014年
第二屆“全國優秀地理科技工作者” [12] 
2015年
2014年度參政議政優秀成果 [12] 
2017年
新僑創新創業傑出人才 [12] 
2018年
致公黨北京市委參政議政工作先進個人 [12] 
中國致公黨北京市委員會
2018年
國際光學工程學會會士 [12] 
2019年
致公黨北京市委參政議政工作先進個人 [12] 
中國致公黨北京市委員會
2019年
亞洲遙感傑出貢獻獎 [12] 
亞洲遙感大會
2019年
勞倫斯團隊成就獎 [12] 
2019年
2020年
航天貢獻獎 [12] 
2021
建言獻策特等獎 [12] 
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
2022年
中國遙感委員會突出貢獻獎 [12] 
中國遙感委員會
2022年
優秀社情民意獎 [12] 
中國致公黨北京市委員會
2023年
優秀社情民意獎 [12] 
中國致公黨北京市委員會

顧行發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2008年10月—2013年11月
中央和國家機關僑聯副主席 [12] 
2009年6月
亞洲遙感協會(AARS)副秘書長 [1] 
2009年7月—2019年7月
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常務委員會委員 [12] 
2009年11月—2020年3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國家特邀國土資源監察專員 [12] 
2010年1月
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特聘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12] 
2010年7月—2015年12月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項目(973項目)首席科學家 [12] 
2011年1月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應用系統總設計師 [12] 
2012年10月
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年—2025年)論證專家組需求與應用組組長 [12] 
2013年3月—2017年12月
2013年3月—2017年12月
第十二屆全國政協教科文衞體委員會委員 [12] 
2014年8月
2017年6月
中國致公黨北京市委員會副主委 [12] 
2017年8月
北京市歐美同學會副會長 [12] 
2017年8月
北京市歐美同學會副會長 [1] 
2018年1月—2023年3月
2018年1月—2023年3月
第十三屆全國政協教科文衞體委員會委員 [12] 
2020年4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首屆國家特邀自然資源監察專員 [12] 
2023年1月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北京市第十四屆委員會常務委員 [12] 
-
國際光學工程師學會(SPIE)“地球觀測會議”聯合主席 [2] 
-
中國地理學會環境遙感分會理事 [2] 
-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遙感與信息專業委員會主任 [2] 
-
中國地理學會第十一屆理事會常務理事 [2] 
-
中國地理產業協會遙感影像應用工作委員會副主任 [2] 
-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理事 [2] 
-
遙感學報》主編 [2] 
-
《地球觀測與導航技術叢書》編委 [2] 
-
遙感信息》編委 [2] 
-
中國科學院僑聯第六屆委員會常務副主席 [2] 
-
北京市朝陽區僑聯副主席 [2] 

北京市歐美同學會(北京市留學人員聯誼會)副會長 [13] 

顧行發人物評價

“顧行發為定量遙感技術和中國高分系列衞星工程化應用做出了貢獻。”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評) [9] 
“顧行發是一個有激情、有血性、有責任的人。”(《人民日報》評) [10] 
“顧行發讓中國遙感事業在世界舞台上綻放出耀眼的光芒,併為中國遙感事業作出了貢獻。”人民政協網評) [11] 
參考資料
  • 1.    顧行發  .北華航天工業學院遙感信息工程學院[引用日期2022-12-23]
  • 2.    顧行發  .北華航天工業學院遙感信息工程學院[引用日期2022-12-23]
  • 3.    李紫薇,周曉中,顧行發,張紅雷,王晉年,楊東凱,張益強,路勇,李偉強,王炎,楊曉峯,周翔.機載多普勒/延遲映射接收機:CN201716419U[P].2011-01-19.
  • 4.    李紫薇,周曉中,顧行發,張紅雷,王晉年,楊東凱,張益強,路勇,楊曉峯,周翔,於暘,葉小敏.利用全球衞星定位系統信號源的機載海洋微波遙感系統:CN101833090A[P].2010-09-15.
  • 5.    顧行發,餘濤,臧文乾,郭紅,孟慶巖,徐輝.基於光線追蹤技術的航空遙感成像幾何變形仿真方法:CN102243074A[P].2011-11-16.
  • 6.    顧行發,餘濤,謝東海,郭紅,胡新禮,李家國,程天海.一種基於經緯網格的數據分級組織方法:CN102346923A[P].2012-02-08.
  • 7.    顧行發  .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引用日期2022-12-23]
  • 8.    顧行發  .中國科學院大學[引用日期2022-12-23]
  • 9.    副院長(正局級)  .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引用日期2022-12-23]
  • 10.    遙感應用專家顧行發:為祖國遙感業放棄千萬厚祿  .中國新聞網[引用日期2022-12-23]
  • 11.    顧行發和他的“遙感世界”  .人民政協網[引用日期2022-12-23]
  • 12.    顧行發  .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引用日期2023-07-21]
  • 13.    市歐美同學會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召開  .北京統戰.2023-12-25
  • 14.    顧行發  .廣州大學地理科學與遙感學院.2024-01-03[引用日期2024-01-03]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