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顏佩韋

鎖定
顏佩韋,南直隸吳縣楓橋(今江蘇姑蘇) [2-6]  人,明朝商人子弟。他是領導羣眾鬥爭的人民領袖。他光明磊落,敢作敢為,重義氣,有見識,藐視官府,粗豪而天真。他“生平任俠。意氣粗豪,閃爍同光,不受塵埃半點;淋漓血性,頗知忠義幾分”。他“年年花酒闔間城,不愛身軀不愛名。説到人間無義事,槌胸裂皆罵荊卿”(《書鬧》)。他和周文元馬傑沈揚楊念如等五人都是”一生落拓,半世粗豪,不讀詩書,自守着孩提真性;略知禮義,偏厭那學究斯文”的市井人物。
全    名
顏佩韋
所處時代
明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吳縣(今江蘇姑蘇)
明朝商人子弟。天啓六年(1626年)三月,魏忠賢閹黨黨羽——巡撫毛一鷺在蘇州為非作歹,並構陷東林黨人士周順昌等東林七賢,周順昌平日有德於蘇州人民,遂激起蘇州民眾的憤怒 [1]  。顏佩韋等人出於義憤,發動民眾奮起反抗,引起暴動,打死兩名東廠特務。事後,閹黨人士大範圍搜捕暴動市民,顏佩韋等五人為了保護羣眾,挺身投案,英勇就義。這五人中,除了周文元周順昌的轎伕以外,顏佩韋及其餘三人其實根本沒有見過周順昌。次年,崇禎皇帝即位,罷黜魏忠賢,魏畏罪自縊,閹黨失敗,周順昌得以昭雪。
為了紀念死去的五位烈士,蘇州人民把他們合葬在城外虎丘山前面山塘河大堤上,稱為“五人之墓”。至崇禎當朝,重新起用東林黨人,才擊敗魏黨,使正氣得以伸張。張溥崇禎元年(1628年)寫下《五人墓碑記》。碑記,又稱碑誌,記述死者生前的事蹟,評價、歌頌其功德,刻在墓碑上。
參考資料
  • 1.    《明季北略》(卷2)
  • 2.    張志新.《吳地旅情》.蘇州:古吳軒出版社,2006.11:第105頁
  • 3.    宋林飛.《江蘇歷代名人詞典》.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9.09:第151頁
  • 4.    邱樹森.《中國曆代人名辭典》.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9.03:第880頁
  • 5.    陳斌.《周順昌研究資料彙編》.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13.11:第428頁
  • 6.    龔書鐸,劉德麟.《圖説中國史 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 萬里長城拱衞的社會 明》.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06:第20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