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題玄武禪師屋壁

鎖定
《題玄武禪師屋壁》是唐代大詩人杜甫的作品。此詩主要是讚美玄武禪師壁畫的精美生動,從側面説明了禪師的高雅情趣,同時詩人也表達了自己學陶淵明歸隱的心願。全詩着力表現畫中事物對觀畫者的感染力,用典貼切,藝術獨到。
作品名稱
題玄武禪師屋壁
作    者
杜甫
創作年代
盛唐
作品出處
全唐詩
文學體裁
五言律詩

題玄武禪師屋壁作品原文

題玄武禪師屋壁
何年顧虎頭,滿壁畫滄洲
赤日石林氣,青天江海流
錫飛常近鶴,杯渡不驚鷗
似得廬山路,真隨惠遠遊 [1] 

題玄武禪師屋壁註釋譯文

題玄武禪師屋壁詞句註釋

⑴玄武禪師屋:是一佛寺,故址在今四川省中江縣。玄武禪師是一位和尚的法號。
⑵顧虎頭:晉代畫家顧愷之
⑶壁:一作“座”。滄洲:濱水的地方。古稱隱士所居之地。一作“瀛洲”。
⑷紅日;烈日。
⑸江海:一作“江水”。
⑹錫飛常近鶴:這是一個典故。梁時,僧侶寶誌與白鶴道人都想隱居山中,二人皆有靈通,因此梁武帝令他們各用物記下他們要的地方。道人放出鶴,志公則揮錫杖並飛入雲中。當鶴飛至山時,錫杖已先立於山上。梁武帝以其各自停立之地讓他們築屋居住。
⑺杯渡不驚鷗:這是畫面上畫的另一個典故。昔有高僧乘木杯渡海而來,於是稱他為杯渡禪師。
⑻廬山:山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聳立於鄱陽湖、長江之濱。又名匡山、匡廬。
⑼惠遠:東晉時高僧,住廬山。惠,應作“慧”。 [2] 

題玄武禪師屋壁白話譯文

玄武廟的禪房屋壁上不知道什麼時候給顧愷之大畫師留下了精彩的壁畫,壁畫裏全是玄武山中的妙境。只見林木森森山石嶙嶙,即使赤日當空似乎也打破不了山林之氣的蓊鬱,青天白日下江水汩汩流向大海而去,寶誌寺與白鶴觀隔江而立。大概高僧就是用木杯渡將來去的吧,那仙風道骨的輕盈飄忽似乎連水上嬉戲的鷗鳥也不會被驚起。這玄武山上的玄武廟真是清幽雅緻的所在,走在上山的路上渾似行走在廬山之中,連我這俗塵凡者也不禁好似有了心隨惠遠高僧超然物外的感受了。 [3] 

題玄武禪師屋壁創作背景

這首詩作於杜甫入蜀後,是詩人在觀賞了玄武禪師寺中的壁畫後,一方面再現壁畫的內容,一方面抒發觀畫後的感想。 [3] 

題玄武禪師屋壁作品鑑賞

題玄武禪師屋壁整體賞析

此詩以發問開始,首聯借用東晉大畫家顧愷之來讚美壁畫作者的大手筆,説這滿壁幽美的山水畫,不知是顧愷之何年所繪,起得很不平常。顧愷之素以人物畫、佛教畫著稱,詩人借用他當與此有關。壁畫的內容畫的是滄州,這裏指的是神仙居住的方外境界。
頷聯兩句才以精煉的語言具體地再現出壁畫的內容。在壁畫所顯示的仙境裏,紅日當空,峯巒和樹木籠罩着一層靄靄嵐氣;藍天下,大江滾滾,入海而來。這兩句寫出了畫中的山水,完成了上面的“滄州”畫意。寥寥十字就描繪了一幅青天赤日、江海奔流、石林山嵐的雄渾圖景,概括力表現力都很高。
頸聯兩句用典,乃是就畫中的山中鶴和水邊鷗而想起的古代高行得道的人的故事。因為要切合寺院中的壁畫這一特點,所以連用《高僧傳》中兩個典故而毫不顯得堆砌。本來畫中或許只有景物鶴和鷗,可是在詩人豐富的想象之中,似乎這些飛禽是神仙高人們的伴侶,這些神仙高人雖在畫上沒有出現,而詩人卻無處不暗示着他們的仙蹟往來。這裏,詩人的想象、用典達到了及其純熟自然的境界。
尾聯兩句是作者觀看壁畫時的聯想。詩人對着壁畫,想象這是在廬山,當年惠遠公在這裏紮下草廬,避開亂世而獨自修身養性,同時詩人回顧自己身處的現實境地,真想像當年的陶淵明一樣,拋開塵世而隨着惠遠公遊仙訪道去。這裏表現了一種消極出世的思想。這是因為當時杜甫因兵亂避居梓州,寄人籬下,生活窘困,前途渺茫,所以產生歸隱山林的思想。
這首詩用到了很多和宗教有關的傳説典故,將玄武廟中的顧愷之壁畫描繪得精彩紛呈,用文字將名家之作刻畫得栩栩如生。這首作品時以用典方式表現了這座廟宇的特點。這處廟宇的特點一是年代久遠,二是臨水而建,三是幽深寂靜,四是多有隱者高人居住,這些特點全憑一牆壁畫為證。光是這些素材,還不足以看不出此詩主題的最精彩處,加上一個“題玄武禪師屋壁”的題目,全詩的藝術效果就有了獨到的地方。
杜甫的題畫詩,一般不直接讚美畫的逼真,而是將花當作活生生的現實,強調畫中事物對觀畫者的感染力,這首詩與另一首《畫鷹》都是如此。 [2-3] 

題玄武禪師屋壁名家點評

三台文管所研究員左啓:此詩為“詩聖”到三台“藍池廟”一帶遊歷時,抒寫其見聞感受的著名詩篇。(《杜甫題壁“藍池廟”——〈題玄武禪師屋壁〉所詠景點初探》) [4] 

題玄武禪師屋壁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詩中嘗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其先代由原籍襄陽(今屬湖北)遷居鞏縣(今河南鞏義)。杜審言之孫。開元(唐玄宗年號,713~741)後期,舉進士不第。漫遊各地。天寶三載(744年),在洛陽與李白相識。後寓居長安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貧困,逐漸接近人民,對當時生活狀況有較深的認識。及安祿山軍臨長安,曾被困城中半年,後逃至鳳翔,竭見肅宗,官左拾遺。長安收復後,隨肅宗還京,不久出為華州司功參軍。旋棄官居秦州,未幾,又移家成都,築草堂於浣花溪上,世稱“浣花草堂”。一度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參謀,武表為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晚年舉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容深刻。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在藝術上,善於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於律詩;風格多樣,而以沉鬱為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繼承《詩經》以來注重反映社會現實的優良文學傳統,成為古代詩歌藝術的又一高峯,對後世影響巨大。杜甫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宋以後被尊為“詩聖”,與李白並稱“李杜”。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5] 
參考資料
  • 1.    彭定求 等.全唐詩(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557
  • 2.    題玄武禪師屋壁(唐·杜甫)  .搜韻網[引用日期2015-05-16]
  • 3.    蒙萬夫 等.千家詩鑑賞辭典.西安:世界圖書出版西安公司,2006:388-399
  • 4.    左啓 李智勇.杜甫題壁“藍池廟”——《題玄武禪師屋壁》所詠景點初探.杜甫研究學刊,2001(12)
  • 5.    夏徵農 等.辭海(縮印本).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