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題梅妃畫真

鎖定
題梅妃畫真》是唐玄宗李隆基的代表作之一。因作者獨特的歷史身份,所以詩無論文學價值還是歷史價值都具有很高研究性。梅妃:唐朝時期,梅妃是一個很瘦的女人,年代未知。
作品名稱
《題梅妃畫真》
外文名
Questions really lavished painting
作    者
李隆基
創作年代
盛唐
文學體裁
作者身份
唐代皇帝,唐玄宗

題梅妃畫真作品原文

憶昔嬌妃在紫宸,鉛華不御得天真。
霜綃雖似當時態,爭奈嬌波不顧人。 [1] 

題梅妃畫真註釋

梅妃不受,並寫一首詩呈送玄宗:“柳葉雙眉久不描,殘妝和淚濕紅綃。長門自是無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從此二人未能聚首。“安史之亂”時,被亂軍所戳。兵亂以後,玄宗東歸,想及梅妃,屢尋下落,不得消息。後得一夢,夢中梅妃向她啼哭:“我死於敵兵之手,被可憐我的人埋在池東梅株旁”。玄宗令人掘地,果然發現梅妃的屍骨,右肋下有刀痕。《憶梅妃》一詩,是玄宗在“安史之亂”平息後,思念梅妃痛不欲生,有人拿來梅妃的寫真畫像給玄宗,聊以慰籍,玄宗睹像思人,悲悼之下,於畫上題此詩,此詩也稱《題梅妃畫真》。
②紫宸:唐朝宮殿名。《唐六典》載:“大明宮北曰紫宸門,其內紫宸殿。”
③鉛華:粉脂。御:抵擋。此轉指裝飾。天真:沒有做作和虛偽。也作天性解。
霜綃:白色的絲織品。
爭奈怎奈、無奈。嬌波:美麗的情波。顧:看。

題梅妃畫真作者簡介

李隆基(685年—762年),又稱唐明皇。即位前,他曾與太平公主發動宮廷政變殺韋后,擁其父睿宗即位,被立為太子。712年,他受禪即位,改元為“開元”。即位之初,他勵精圖治,任用姚崇、宋璟等為相,鼓勵生產,發展經濟,革除弊害,史稱“開元之治”。晚年因驕奢淫逸,又重用李林甫、高力士和安祿山等人把持朝政,引發了“安史之亂”。 [2] 

題梅妃畫真後期猜想

1,應為*題楊妃畫真*,“楊”,“梅”二字繁體草書很接近的,後人又有梅妃這個概念,所以可能被後人勿抄了。
2,玄宗晚年失去皇權,他懷念楊貴妃,可是這種懷念是犯了忌諱的,楊妃被六軍和當時的皇帝認為是罪人,他的這種懷念可能會引來禍事。他想公開改葬貴妃卻被拒絕,就説明了這點。所以他只能偷偷懷念。因此有可能是他故意寫錯字,以求避諱。又或者是他身邊的人為了保護他而將楊改為梅字!
參考資料
  • 1.    原文出處 
  • 2.    王禹翰編著,中外名人全知道,萬卷出版公司,2013.10,第1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