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頓河馬

鎖定
頓河馬是奇蹄目馬科馬屬哺乳動物。 [1]  體質較結實,體格粗大,中軀深長;頭較大而直;頸長中等,鬐甲較低;背腰平直;尻長,呈正尻;常有凹膝,立系;蹄稍平。毛色絕大多數為金栗色。 [2] 
頓河馬原產於蘇聯南部頓河草原,在中國東北、內蒙古、西北等地亦有分佈。 [3]  能夠吃苦耐勞,能在非常惡劣的環境下生活、適應性特別強、且有耐力,性情温順。 [4]  易於飼養,能夠在冰凍的頓河干旱草原中生活。 [5]  適於騎乘,持久力強。具有很好的繁殖力,一般3週歲參加配種,5歲結束生長髮育,繁殖率很高。 [6] 
頓河馬起源於18世紀,是以西伯利亞地區的蒙古馬與阿克哈·塔克馬和波斯·阿拉伯馬等混合血統為基礎。後來又引入英國純種馬、奧爾洛夫馬和高級混血阿拉伯馬的血統,使之品質接近完美。 [4] 
中文學名
頓河馬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哺乳綱
亞    綱
真獸亞綱
奇蹄目
亞    目
馬型亞目
馬科
亞    科
馬亞科
馬屬
頓河馬

頓河馬簡介

頓河馬 頓河馬
在傳統上,頓河馬總是和哥薩克騎兵相聯繫。主要用於長距離的競賽,在布瓊尼馬的繁殖中,大量地使用頓河馬。
頓河體形健壯,高大,多數馬匹毛色火紅,金黃。他們耐力持久適應性非常強、反應機敏、對主人忠貞不二,最重要的是它們曾經歷了俄國內戰和兩次世界大戰,功勳卓著,被勇敢的輕騎兵戰士們喻為金色禁衞。

頓河馬體型外貌

該品種內有兩個主要類型:東方型,體質乾燥,悍威強,速度快,適於乘用;西方型,體質較結實,體格粗大,中軀深長,骨量充實,屬於乘挽兼用型。頭的大小和形狀,因類型不同而有差別,東方型較小,呈凹頭,西方型較大而直,都較乾燥。頸長中等,有的顯短。髯甲較低。背腰平直,尻長,呈正尻,肌肉發育良好,後望較平。四肢堅實、乾燥,肩立,常有凹膝、立系;蹄稍平。毛色絕大多數為金慄毛。頭和四肢多白章。

頓河馬育種

頓河馬是以西伯利亞無樹大草原堅強的蒙古馬與快速的阿克哈—塔克馬和波斯??阿拉伯馬等混合血統為基礎。奧爾洛夫、純血馬和混血高級阿拉伯馬等在19世紀初用以提高頓河馬的等級。

頓河馬所屬亞種

頓河馬是吃苦耐勞的馬,易於飼養,能夠在冰凍的頓河干旱草原中生活。它的脾氣很好、適應性強,但是在體格上沒有吸引力。雖然它在體型結構上有很多缺點,例如動作受到限制、不自然、不高雅和不適宜,但是很少有馬能夠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中有效地工作。

頓河馬繁育歷史

19世紀俄沙皇亞歷山大二世頓河流域創建了一個大型馬場,在此進行了大量的馬匹繁育工作,期間最重要的是育成了新品種頓河馬,其主要目的是用來裝備輕騎兵。在一戰和國內戰爭期間,頓河馬場的經營遭到重創,大批良馬死於戰亂。進入蘇維埃時代,“頓河”開始了他的新的歷史輝煌。上世紀20年代,在羅斯托夫地區蘇聯紅軍重建軍馬場,從此以後,頓河馬種大量繁殖,品種改良工作進展速度加快。頓河繁育的中心是布金諾夫馬場,在這裏有俄羅斯最好的良種戰馬,在俄國內戰爭時期頓河馬在此倖免於劫難。
參考資料
  • 1.    張克復主編,中國自然資源通典 甘肅卷,內蒙古教育出版社,2015.09,第659頁
  • 2.    石達,蔣益民主編,西藏畜禽品種遺傳資源,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10.11,第141頁
  • 3.    《畜牧獸醫名詞詞典》編輯委員會編,畜牧獸醫名詞詞典,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05,第223頁
  • 4.    郭豫斌主編,經典駿馬,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2002.03,第97頁
  • 5.    李毅民,田勝利編著,郵票圖説寵物樂園,科學普及出版社,2012.02,第177頁
  • 6.    《黑龍江家畜家禽品種志》編委會編,黑龍江省家畜家禽品種志,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5.05,第1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