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马

马科动物
展开9个同名词条
收藏
0有用+1
0
蒙古马是奇蹄亚目马科马属哺乳动物。 [7]体型较小。体质粗糙结实,头较粗重,颈短厚,胸廓深长,背平直,腹大,四肢粗短,蹄质坚实;被毛浓密。毛色复杂,青、骝、黑色较多,白章极少。 [8]
蒙古马原产中国内蒙古草原,分布在中国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因产地自然经济条件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类群,如乌珠穆沁马、乌马、索伦马等。适应性较强,抗严寒、耐粗饲,能适应恶劣的气候及粗放的饲养条件。 [8]大群放牧时具有很好的合群性,一般不易失散,母马母性强,公马护群性强;性情悍烈、好斗、不易驯服,听觉和嗅觉都很灵敏。 [9]繁殖基本上依附自然,受配率与受胎率与自然竞争有关,繁殖成活率一般在50%左右。母马3周岁开始配种,繁殖年龄可到15—18周岁。 [10]
蒙古马是一个古老的品种,早在四五千年前,已被中国北方民族驯化。元朝的蒙古帝国被称为“马之帝国”。明朝养马的全盛时期,马匹数量达10余万。数百年来,蒙古马多经张家口输入内地,早已遍布中国广大北方农村。1949年后通过人为选优去劣,马群质量和生产性能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和提高。但同时,由于进行了大量杂交改良,以及机械化的发展削弱了对马的需求,蒙古马数量逐年大幅减少。 [8]是蒙古人最忠诚的伙伴,勇猛坚毅、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精神本质,蕴含了远大的理想与无私的情操,是推动民族走向强大的精神动力。 [11]
别    名
蒙古野马
中文学名
蒙古马
拉丁学名
Mongolica
动物界
亚    门
脊椎动物亚门
亚    纲
真兽亚纲
亚    目
马型亚目
蒙古马
亚    种
个大改良混血马种
分布区域
蒙古高原

史料记载

播报
编辑
蒙古帝国被誉为“马之帝国”,成吉思汗的卫队就是由精良的骑兵队组成,历史上称他是以“弓马之利取天下”的。根据《元史》多再记载,当时牧马地甚广,北至火里秃麻(今蒙古国以北)遍及塞外草原及南方。 [1]
据史料记载,成吉思汗铁骑西征时,经常靠蒙古马的惊人速度及耐力对敌人进行突然袭击,从而得到胜利。1219年9月,成吉思汗的两位大将速布台和哲别攻打花喇子漠国讹答刺城时因城内保卫工事坚固而未能攻破。哲别带军队退居500里远,并休整队伍。敌探得知成吉思汗大军退到500里远时,城内卫军便放下心来,放松了警惕。蒙古大军休整几天后,有一晚哲别突然下令,率大军进攻讹城。大军夜行500里次日清晨到达城下,进行突攻。因城内毫无准备,成吉思汗大军轻易攻破了城,并获全胜。此后蒙古军名声大振,仅用两年时间就打败了强大的花喇子漠国。 [2]蒙古士兵装备精良,骑射精湛。草原民族全民皆兵,蒙古人从会走路起就接受军事训练,特别是骑射。蒙古武士的军事技能训练还包括套马索和铁骨朵、骑枪等,属于全能型骑兵,整体战术先进。蒙古骑兵遭遇欧洲黑暗中世纪的链甲骑士和破旧皮甲有产阶级和乃至无拜尝禁甲的仆从军,采取诱敌深入的办法,骑射,然后批重装铁甲的蒙军超重装骑兵冲阵,击溃屠杀西方联军,详情可看黑鞑事略这本书,南宋人所写,关于蒙军的战术战法和装备。
蒙古大军征伐西方,无论是欧洲装备较为差劲的链甲骑士、还是穆斯林世界,都可谓势如破竹,蒙军西征将领郭侃独自领万人队,在西亚屡破伊斯兰军队百二十余城、破十字军百八十余城。蒙古人真正的劲敌在东方,灭金,倾全国之力,在金占领区的汉人武装起义和南宋联军的夹击下最终灭亡金国,大量的女真人世仇蒙古人和中原汉人武装起义军杀尽。灭南宋,花了半个世纪时间,死了三任大汗。 1949年后,内蒙古地区的蒙古马不断向邻近省区输出,均表现了良好的适应性。在国外,大量的蒙古马在十三世纪随蒙古军两次西征,由于其耐劳苦能远涉戈壁荒漠,而且可吃其肉、饮其奶和血渡过艰苦的时刻,促进了蒙古军顺利征服了西亚和东欧。因而俄国西伯利亚、东欧,都有蒙古马的足迹。历史上,蒙古马对朝鲜、日本北海道的马种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明朝在北方东自大宁(今承德地区)、西至守夏皆是牧马地;并在宣化、大同等地设马市,明万历三年(1575年)规定每年互市定额3.4万匹。清朝在察哈尔设左右两翼牧厂和两处御马厂,全盛时期养马达10余万匹。数百年来,蒙古马多取道张家口输入内地,而有“口马‘之称。由于各朝代对养马业的重视,使蒙古马早已分布到我国广大北方农村。 [1]
1949年后,内蒙古自治连和区的蒙古马继续发展,并不断被推广到内地,同懂臭时进行大量杂交改良。但截止2汽辣道0世纪末改良马还是少数,90%以上仍是蒙葛殃戒古马。 [1]
根据内蒙古牧业厅的资料显示,1975年当时全自治区就有蒙古马240府轿才腿.32万匹,到1982年已经下降为170余万匹了,而2006年仅有69.81万匹。
到2003、2004年间,像内蒙古其他草原一样,克什克腾的山羊基本灭绝了。不久后,政府再次要求禁养骆驼。“砍”马成了新的政策。马通常只吃新鲜的草尖,而且不同季节吃不同的草,往往十天半个月才回家一趟,哪个牧民能圈养得了。
为保护蒙古马而设置了适合蒙古马的耐力赛,2006年6甩禁台月29日在中国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举行的全国草原耐力赛,在天堂草原冒雨进行。全程30.5公里,来自呼伦贝尔的马主泰马加布的骏马,夺走了本次比赛的冠军(20号)和亚军(21号)。 [3]其中的20号冠军马,30.5公里的全程创造了41分钟的记录,其速度是44.63公里/小时。

外形特征

播报
编辑
体格不大,平均肩高120-135厘米,体重267-370千克。身躯粗,四肢坚实有力,体质粗糙结实,头大额宽,
胸廓深长,腿短,关节、肌腱发达。飞节角度较小,稍曲飞,蹄质坚实。背毛浓密,毛色复杂,以青、骝和兔褐色为多。 [6]
母马平均体尺(厘米):平均肩高128.6,体长133.6,胸围154.2,管围17.4。 [4]
蒙古马蒙古马蒙古马蒙古马蒙古马蒙古马蒙古马蒙古马蒙古骑手雪地中的蒙古马蒙古马蒙古马
蒙古马

生活习性

播报
编辑
食草:新鲜的草尖,不同季节吃不同的草。耐劳,不畏寒冷,能适应极粗放的饲养管理,生命力极强,能够在艰苦恶劣的条件下生存。8小时可走60公里左右路程。经过调驯的蒙古马,在战场上不惊不诈,勇猛无比,历来是一种良好的军马。 [4]

分布范围

播报
编辑
原产蒙古高原,广布于中国北方以及蒙古人民共和国俄罗斯联邦部分地区。 [4]

亚种分类

播报
编辑
因分布地区条件不同而形成了几个主要类群:
①乌珠穆沁马。产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乌珠穆沁草原。体型结构较好,体格较大,多走马,是蒙古马中的最好类群。
②百岔铁蹄马。产于内蒙古昭乌达盟的百岔沟,产地多山,马匹善走山路,步伐敏捷,蹄质坚硬,有“铁蹄”之称。
乌审马。产于内蒙古乌审旗沙漠,体质干燥,体格小,善于在沙漠中驰骋。 [4]
属于马的地方品种。在高寒地带原始群牧条件下形成。具独立起源。原产蒙古高原,广布于中国北方以及蒙古国和原苏联部分地区。约占中国马匹总数的 1/2以上。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易增膘、持久力强和寿命长等优良特性。头大、额宽、颈短厚,呈水平颈。躯干长,胸深而宽,背腰平直,尻斜。四肢较短。飞节角度较小,稍曲飞,蹄质坚实。毛色复杂,以青、骝和兔褐色为多。

主要用途

播报
编辑
蒙古马有多种用途。在草原区骑乘,可日行50~100km,连续10余天;短距离骑乘速度记录1600米为2分0.8秒;15.5公里为24分12秒。
建国以来第一次蒙古马耐力赛,比赛距离100公里,比赛从新巴尔虎左旗阿木古郎镇出发到乌尔逊河东岸再返回到阿木古郎镇,比赛从早晨5点开始,冠军马3个小时就完成比赛。1950年,蒙古马中的铁蹄马在当年59公里的那达慕大会上,58分钟就跑到了终点。当地有民谚:“千里疾风万里霞,追不上百岔的铁蹄马。
在正常挽力下农区可终年使役,工作能力可保持到18岁。母马在哺育幼驹的同时可产奶300~400千克。据对部分个体测定,7~8成膘空怀母马屠宰率为55%,净肉率为46%。以阿尔登马奥尔洛夫快步马等品种改良蒙古马,取得良好效果,并育成了一些新品种。

未来发展

播报
编辑
马匹存栏量全国第一的内蒙古自治区建立国内领先的马属动物种质资源库,通过生物学技术,推进我国马遗传资源保护。
设立在内蒙古农业大学的这个马属动物种质资源库,储存着我国29个马品种和24个驴品种的血液和基因数据,是马属动物种质资源改良和遗传特点研究的重要依据。科研人员通过马属动物配子及胚胎保存、人工输精、胚胎移植等技术的研究,实现马的专业化发展和科学化保护。
蒙古马分布广,它的血缘渗透到国内外许多马种。作为马种遗传资源,蒙古马有着重要的保护价值。对此,由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芒来领衔的马属动物研究中心,拥有我国首个蒙古马基因数据库,通过基因组编辑、遗传分析等生物学手段,改良蒙古马种质资源,挖掘蒙古马遗传特点。
作为一个古老的品种,蒙古马被确定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目前,内蒙古每年投入1800万元,重点保育2000多匹蒙古名马。 [12]
这次锡林郭勒国际马术耐力赛的40匹参赛马中只有两匹是纯粹的蒙古马,成绩是第五名,是位蒙古国骑手“满都拉”乘骑的,其它都是当地产的改良马或称锡林郭勒马。如果那天的比赛是120公里,或者是连续3天的120公里的国际顶级耐力赛,参赛马的体能恢复力和中途不易伤病的能力就凸现出来了。
蒙古马作为一个品种,自然有它存在的价值。它存在的合理性是不容忽视的。我们眼中的蒙古马当然充满了魅力:它骨骼结实,肌肉充实,虽不善跳跃但不得内科病;运动中不易受伤,体力恢复快,耐粗饲,不易掉膘(这点保证了它在条件极差的情况下的生存),蹄质异常坚硬,肺部发育良好使其呼吸能适应超负荷的驼载,蒙古马的睫毛致密,无眼疾,视力强于其它马种,色盲程度稍轻;关节不突出,使其更善于负重行走,等等。乘骑方面蒙古马的平稳、舒适度,能走多种步伐就更不用说了,让人充满了想象。
如果广州亚运会上有耐力赛的话,我们将翘首以待,看是否有蒙古马出现在赛场上,也许,这可能就是蒙古马时隔七百多年后再次走向世界的开始。

马匹优点

播报
编辑
蒙古马,相比西域马、欧洲马,个头矮小,在现代赛马场上没有立足之地,同时,欧洲也从不用做军马,基本上只有中国和古代北方部落用做军马。
到了现代,解放军撤销骑兵之前,可以有许多选择,但最终仍然选择了蒙古马。这是为什么呢?
蒙古马,赛场上不行,奔跑速度不够,然而它确实又是最优秀的军马,它最中用。
军队选择战马,也是精挑品种的。选择蒙古马而不是伊犁马或者别的马,那是经过多少实验和考察的结果。

重要新闻

播报
编辑
2014年8月21日至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蒙古国进行国事访问。蒙古国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向习近平夫妇赠送两匹蒙古马。习近平为两匹马分别取名阿尔泰和克鲁伦,寓意中蒙两国山水相连、睦邻友好。
2015年2月12日上午,蒙古国总统向习近平夫妇赠送的两匹蒙古马阿尔泰和克鲁伦,从中蒙边境最大的陆路口岸二连浩特口岸入境。内蒙古公安边防总队二连边防检查站积极协调海关、检验检疫等联检单位,开通绿色通道为运送马匹的人员和车辆提供“一站式”通关服务,减少车辆在口岸的等候时间。
中蒙双方在二连浩特口岸进行了简单的交接仪式,两匹蒙古马阿尔泰和克鲁伦入境后,立即吸引了大量粉丝来拍照留念。 [5]

国家标准

播报
编辑
标准号StandardNo.:GB/T24880-2010
中文标准名称StandardTitleinChinese:蒙古马
英文标准名称StandardTitleinEnglish:Mongoliahorse
发布日期IssuanceDate:2010-06-30
实施日期ExecuteDate:2011-01-01
首次发布日期FirstIssuanceDate:2010-06-30
标准状态StandardState:现行
计划编号PlanNo.:20079781-T-326
采用国际标准AdoptedInternationalStandard:无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65.020.30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B43
标准类别StandardSort:产品
主管部门Governor:农业部
归口单位TechnicalCommittees:全国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DraftingCommittee:中国农业大学马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家畜改良工作站、内蒙古锡盟林郭勒畜牧工作站、中国马业协会、甘肃省天祝县畜牧兽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