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頂尖效應

鎖定
頂尖效應原本是生物學裏的一個知識概念,而在經濟學中也存在着類似的這種效應。在經濟學中,由於系統內個別效率較高的組織的出現,對其他效率較低的組織的存在和發展構成了破壞或抑制的作用,我們把這種作用叫做“頂尖效應”。
由於個人之間、地區之間、國家之間的發展極不平衡,因此,“頂尖效應”是普遍存在的。“頂尖效應”是富國(地區)永遠富裕、窮國(地區)永遠貧窮的原因。由於“頂尖效應”的存在,自由貿易將迅速摧毀發展中國家尚處幼稚階段的生產力——已經形成的分工合作關係,將使發展中國家蒙受沉重的打擊,永遠無法取得發展。
中文名
頂尖效應
釋    義
生物學裏的一個知識概念
類    型
效率較低的組織的存在
使用範圍
個人之間、地區之間、國家之間

頂尖效應英文解釋

頂尖效應 頂尖效應
頂尖效應 Top Effect

頂尖效應頂尖效應危害

“頂尖效應”的危害大致可以列舉如下:
1.“頂尖效應”可以摧毀窮國(地區)的分工合作結構,使窮國(地區)退回到自給自足狀態。“頂尖效應”使窮國(地區)越窮、富國(地區)越富,窮地區越窮、富地區越富,窮人越窮、富人越富,社會趨向嚴重的兩極分化。
2.“頂尖效應”造成生產過剩,導致大量失業。在上面的模型中,窮國(地區)生產者a不能出售糧食,造成糧食過剩,同時生產糧食的人失業。窮國(地區)生產者b的境況亦然。
3.“頂尖效應”導致窮國(地區)資本外流,貨幣耗盡,發生金融危機。
4.“頂尖效應”的破壞作用是長期的、持續的、穩定的,在一個系統內是很難扭轉的。

頂尖效應頂尖效應對策

為了避免“頂尖效應”的危害,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1.實行貿易保護政策。採取增加關税、減少配額等一系列措施使富國與窮國之間的交易費用上升,從而使兩國之間的貿易無法進行。
2.自覺抵制外國產品。在上面的模型中,很顯然,窮國(地區)的生產者a、b在搏奕中採取了不合作策略,沒有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對自己造成的危害。如果a、b能夠自覺抵制富國(地區)產品,則他們的分工合作關係仍將維持下去,災難不會發生。
3.在國內,對個別發展較快的地區、企業採取“摘心打頂”的措施,適當限制其發展。如果“摘心打頂”有困難,可以實行“按人發錢”。
4.不承諾本國貨幣與美元等強勢貨幣自由兑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