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韭菜疫病

鎖定
韭菜疫病是由煙草疫黴菌引起的、發生在韭菜的病害,韭菜各個部位均能被侵染,以假莖和鱗莖受害最重。假莖發病,呈淺褐色軟腐,葉鞘易剝下;剝去外部腐爛葉鞘後保濕,假莖上可長出灰白色稀疏黴層。鱗莖發病,根盤部呈水浸狀淺褐色至暗褐色腐爛。 [1] 
韭菜疫病是韭菜的一種重要病害,會引起韭菜葉片、假莖和根部腐爛,抑制植株生長,減少養分貯存,造成嚴重減產。病株率可達7~11%,嚴重的達23%。該病的發生與温、濕度關係密切,高温、高濕有利發病。一般地勢窪,排水不良的地塊,或雨季來臨早,雨量大或放風不及時的温室容易發生。 [2]  [4] 
韭菜疫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進行輪作倒茬;露地注意排水,施足肥料;整修好田間排澇系統,深挖排水溝,雨後及時排水;發病初期及時噴灑化學藥劑進行防治等。 [2] 
中文名
韭菜疫病
外文名
Chinese chives phytophthora blight
別    名
爛韭菜
病    原
煙草疫黴菌
為害作物
韭菜
為害部位
根莖、葉、花、薹等

韭菜疫病病原特徵

韭菜疫病病原為煙草疫黴菌(學名:Phytophthora nicotianae Breda de Hann),屬鞭毛菌亞門真菌。在固體培養基上菌落呈棉絮狀,氣生菌絲髮達;菌絲較平直,粗3~8微米,菌絲膨大體球形或不規則,單生或串生或聚集成簇;孢子囊橢圓至卵圓形,(29~64)微米×(21~47)微米,平均41.2微米×27.5微米,不脱落;厚垣孢子球形、近球形,直徑21~43微米,頂生,量大;藏卵器球形,直徑23~58微米,壁光滑;卵孢子多充滿藏卵器;雄器圍生,筒形或近圓形,(11-26)微米×(12~31)微米,平均16.8微米×17.3微米。菌絲生長最低温度10℃,最適温度為28~31℃,最高温度37℃。該病原可以侵染茄果類、葱蒜類等作物。 [1] 

韭菜疫病為害症狀

韭菜疫病
韭菜疫病(2張)
韭菜的根莖、葉、花、薹等部位均可發生韭菜疫病,以假莖,鱗莖受害最重。病葉多從中下部開始,初為暗褐色水浸狀。病斑橫跨其上,長度5~50毫米,有時擴展到葉片或花薹的一半。病部失水後有明顯的縊縮,引起葉、薹下垂腐爛。濕度較大時,病部產生稀疏的灰白色黴狀物。假莖受害呈水浸狀淺褐色軟腐,葉鞘易脱落。潮濕條件下,假莖上也會長出灰白色稀疏的黴層,即病原菌的孢子囊梗及孢子囊。鱗莖被害時,根盤部呈水浸狀,淡褐至暗褐色腐爛。縱切鱗莖內部組織呈淺褐色。 [2] 

韭菜疫病侵染循環

病菌主要以菌絲體、卵孢子及厚垣孢子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條件適宜時,產生孢子囊和遊動孢子,借風雨或水流傳播,萌發後以芽管的方式直接侵入寄主表皮。發病後濕度大時,又在病部產生孢子囊,借風雨傳播蔓延,進行重複侵染。 [1]  [3] 

韭菜疫病流行規律

韭菜疫病發病最適氣候條件為温度25~32℃,相對濕度90%以上。土壤含水量大,空氣濕度大發病重。一般7月上旬下部葉開始發病,7月末8月上旬病情發生嚴重。棚室放風排濕不及時,發病重。此外,地勢窪,排水不良的地塊,或雨季來臨早,雨量大或放風不及時的温室容易發病。 [1]  [2] 

韭菜疫病防治方法

韭菜疫病農業防治

  • 實行輪作:進行輪作倒茬,避免與韭菜、葱、洋葱、茄子、番茄連作,應輪作三年以上。 [2] 
  • 加強栽培管理:露地注意排水,施足肥料。平整土地,整修好田間排澇系統,深挖排水溝,雨後及時排水;不能選擇在低窪、粘重的地塊種植。韭菜分苗時嚴格檢查,不從病田取苗栽種。保護地韭菜應及時放風,降低室內(棚)的濕度。 [2] 

韭菜疫病化學防治

發病初期可及時噴灑40%乙磷鋁可濕性粉劑200~300倍液,或25%瑞毒黴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劑800倍液,或60%百菌通(DTM)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每隔7~10天1次,連續治2~3次。此外也可用上述藥在移栽時沾根。保護地可用45%百菌清姻劑,每畝350克燻煙。 [2] 
參考資料
  • 1.    郭書普.新版蔬菜病蟲害防治彩色圖鑑[M].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10.04:535
  • 2.    顧樹森,房德純.中國蔬菜病蟲害防治圖譜[M].瀋陽:遼寧畫報出版社,1993.11:97-98
  • 3.    劉樹生等.蔬菜病蟲草害防治手冊[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5.09:277-278
  • 4.    商鴻生,王鳳葵.葱蒜類蔬菜病蟲害診斷與防治原色圖譜[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2.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