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鞍區神經外科學

鎖定
《鞍區神經外科學》是2007-5-1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朱賢立、馬廉亭。本書介紹了鞍區應用解剖與生理、 下丘腦、垂體生理與病理生理、鞍區疾病的症候學與綜合徵、鞍區疾病的影像學診斷等方面闡述。
中文名
鞍區神經外科學
作    者
朱賢立,馬廉亭
出版社
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7年5月1日
頁    數
526 頁
裝    幀
精裝
ISBN
9787534933776

鞍區神經外科學內容簡介

本書是國內第一部有關鞍區神經外科方面的專著。全書共分四篇:第一篇介紹了鞍區應用解剖與生理,着重介紹鞍區顯微解剖及其臨牀應用價值;第二篇重點介紹了鞍區疾病的症候學與影像學,既全面闡述了診斷方法和要點,又吸收了在此領域的最新成就(如CTA、MRA等);第三篇按病種詳細介紹了鞍區疾病的相關內容,特別就其病理學單獨進行了介紹;第四篇重點論述鞍區疾病的治療,包括麻醉、手術入路、顯微神經外科、血管內神經外科、內鏡神經外科、立體定向放射神經外科、立體定向、放射治療等方面均予以詳細介紹,突出反映了微侵襲神經外科方法(顯微神經外科、血管內神經外科、內鏡神經外科、立體定向放射神經外科、立體定向等)在鞍區疾病治療中的作用和具體技術。由於鞍區疾病外科治療的效果與圍手術期處理的關係極為密切,所以本書特設兩章討論了“鞍區腫瘤術前術後處理”和“鞍區疾病的圍手術期護理”。
本書彙集了國內在此領域享有盛譽的專家,在編寫中既總結了各自在多年臨牀實踐中的經驗,又廣泛吸收了國內外同行的先進經驗,反映了此領域的最新成就和發展動態,對神經科醫師、研究生,相關專業醫師、教學和科研人員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1] 

鞍區神經外科學作者簡介

朱賢立,1933年3月出生,浙江寧波人。1956年畢業於同濟醫學院醫療系本科。畢業後一直在母校附屬協和醫院外科工作。曾從事普通外科專業(受管漢屏教授等指導);1960年起兼神經外科工作(受蔣先惠教授指導),1971年後專事神經外科,1977年開始研究顯微神經外科。
1992年獲國務院特殊津貼,1993年起任國家規劃教材《外科學》編寫人,1994年任博士生導師,1998年任中華神經外科雜誌編委。1983年起歷任中華醫學會湖北分會理事、湖北神經外科學會副主任委員及武漢神經外科學會副主任委員等。2000年受聘為中央保健委員會會診專家。
1979年經考試錄取、受教育部派遣,以訪問學者身份赴瑞士,向當代最傑出的顯微神經外科大師——M.G.Yasargil教授學習,擔任其手術助手2年,研究腦血管病和顱底等深部腦瘤的顯微手術,獲蘇黎世大學科學院客座院士榮譽稱號。
1981年歸國,將Yasargil技術與我國實際相結合,全面開展顯微神經外科業務,建立系列臨牀和實驗研究課題,接連取得成果;不斷以舉辦學習班、招收研究生和進修醫師、接受參觀訪問、錄製和發行手術錄像片以及應邀至各省市會診手術等方式,向全國積極推廣顯微神經外科技術。其所在科室成為我國最早實現全體醫師均掌握顯微外科技術、全部手術均採用顯微外科技術的醫療、科研和培訓中心。研究生、進修和參觀訪問醫師來自全國各地,並經常應邀赴全國各地50餘所院校,協助開展顯微外科業務。
擅長顱內動脈瘤腦動靜脈畸形、腦深部及顱底腫瘤的顯微手術,其中顱咽管瘤全切除術為國內最先開展和研究的項目,至今已完成300餘例,療效顯著。
1985年以來已完成並通過省級科研成果鑑定的有“腦動脈瘤的顯微外科技術”、“顱咽管瘤全切除的顯微外科技術”、“三腦室腫瘤的顯微外科切除技術”、“蝶骨嵴內1/3腦膜瘤全切除的顯微外科技術”、“雙極電凝止血技術與方法研究”以及“翼點入路操作技術之改進與應用”等10項課題,其中6項達國際先進水平,4項為國內領先水平,5項獲省科技進步獎。在國內外發表論文40餘篇。
1990年完成自己手術的大型系列科教錄像片《顯微神經外科入門》,包括《顯微操作實驗室訓練》、《顯微神經外科基本操作與顯微解剖》、《顱內腫瘤顯微手術》、《腦血管病顯微手術》及《其他顯微神經外科手術》共5集,對學術交流和我國顯微神經外科事業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

鞍區神經外科學目錄

第一篇 鞍區應用解剖與生理
第一章 鞍區解剖
第一節 鞍區骨與硬腦膜
第二節 海綿竇的解剖
第三節 鞍區的腦池
第四節 鞍區及4個解剖間隙的顯微外科解剖
第二章 下丘腦、垂體生理與病理生理
第一節 下丘腦、垂體生理
第二節 下丘腦、垂體病理生理
第二篇 鞍區疾病的診斷
第三章 鞍區疾病的症候學與綜合徵
第四章 鞍區疾病的影像學診斷
第一節 X線片
第二節 CT與MRI
第三節 CTA與MRA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