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靳樂山

鎖定
靳樂山,男,畢業於中國農業大學,博士,現為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教授。
中文名
靳樂山
畢業院校
中國農業大學
學位/學歷
博士
專業方向
環境經濟
任職院校
中國農業大學

靳樂山人物經歷

靳樂山教育經歷

1983.09-1987.07北京農業大學農學系,本科(農學)
1987.09-1990.07北京農大社科部,碩士(農業歷史)
1994.09-1997.07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博士(環境經濟) [1] 

靳樂山工作經歷

2000.03-2001.03以色列巴伊蘭大學經濟系,博士後(環境經濟)訪問學者

靳樂山主講課程

本科生:環境與發展
研究生:資源環境經濟學 [1] 

靳樂山學術成果

靳樂山發表論文

1. 靳樂山、胡振通,誰在超載?不同規模牧户的差異分析,《中國農村觀察》,2013(2):37-43
2. 靳樂山、魏同洋,生態補償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作用,《探索》,2013(3):137-141
3. 鞏朦、靳樂山,北京市延慶縣農户使用有機肥的意願研究,《浙江農業科學》,2013(4):470-474
4. 李玉新、靳樂山、徐福英,鄉村旅遊專業合作社成員滿意度研究——基於山東省萊蕪市C村和F村的調查與比較,《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45-49
5. 靳樂山、左文娟、李玉新、趙怡、張慶豐,水源地生態補償標準估算——以貴陽魚洞峽水庫為例,《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2.22(2):21-26
6. 金華寶、靳樂山,參與與衝突:森林經營行為研究的社會學視角,《探索》,2011(6):148-152
7. 金華寶、靳樂山,“富人治村”研究述評,《理論與改革》,2011(6):157-160
8. 魏同洋、靳樂山、趙勇,區域經濟與農民收入地區差距比較分析_基於2000年_2008年面板數據,《新疆農墾經濟》,2011(1):42-46
9. 靳樂山、郭建卿,農村居民對環境保護的認知程度及支付意願研究_以納板河自然保護區居民為例,《資源科學》,2011.33(1):50-55
10. 靳樂山、左文娟,環境政策工具箱中的生態補償,《探索》,2010(5):138-143
11. 靳樂山、郭建卿,城鄉居民環境保護支付意願對比研究_以雲南納板河流域為例,《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42(4):53-58
12. 靳樂山、甄鳴濤,流域生態補償的國際比較,《農業現代化研究》,2008.29(2):185-188
13. 楊俊伍、李青夏、靳樂山,中國糧食進口對世界糧食市場的彈性分析,《糧油加工》,2008(12):22-24
14. 郭建卿、靳樂山,中國生態補償研究綜述,《林業經濟問題》,2008, 28(4):371-376
15. 楊俊伍、靳樂山、汪力斌,發展干預視角下的社區共管——對東北三村社區共管的個案研究,《農村經濟》,2008(10):24-27
16. 甄鳴濤、靳樂山、李玉霞,中國水稻綠色革命的生態思考,《糧油加工》,2008(3):22-25
17. 靳樂山、李小云、左停,生態環境服務付費的國際經驗及其對中國的啓示,《生態經濟》,2007(12):156-158,163
18. 張丙乾、汪力斌、靳樂山、李小云,多元生計途徑:一個赫哲族社區發展的路徑選擇,《農業經濟問題》,2007(8):31-36
19. 楊志新、鄭大瑋、靳樂山,京郊農用地膜殘留污染土壤的價值損失研究,《生態經濟》,2007(2):414-418
20. 李俊、靳樂山,社區發展過程中的利益相關羣體的衝突管理——以貴州省凱佐鄉經果林項目為例,《農村經濟與科技》,2007(1):51-52
21. 汪力斌、靳樂山、張克雲,速生桉生產中外來農民工社會經濟狀況調查———以廣西跨國公司為例,《林業經濟》,2007(12):36-38
22. 張彥虎、靳樂山,西北內陸乾旱區環境與貧困關係個案研究,《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 (1): 8-13
23. 劉光棟、吳文良、靳樂山、Gabriel Gulis,華北農業高產糧區地下水硝酸鹽污染環境價值損失評估技術研究——以山東省桓台縣為例,《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05(2)
24. 靳樂山、左停、李小云,支付流域生態環境服務:市場的作用(見中國生態補償和建設國際會議論文集,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5)
25. 董炳豔、靳樂山,2002年中國農村草場退化問題研究綜述(見李小云等主編,2002年中國農村情況研究報告,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3: 311-316)
26. 劉光棟、吳文良、靳樂山、Gabriel Gulis,人力資本法評估農業污染地下水環境價值損失,中國環境科學,2004, 24(3): 372-375
27. 李季、靳樂山、崔玉亭、鄒冬生、馮中朝、韓純儒、Day Brett, David Norse,中國水稻生產的環境成本估算---湖北、湖南案例研究,《生態學報》,2001,21(9): 1474-1483
28. 李季、靳樂山、崔玉亭、韓純,南方水田農用化學品投入水平及分析――以湖北湖南農户調查為,《農業環境保護》,2001, 20(5): 333-336, 344
29. 張法瑞、靳樂山、張紅萍,可持續農業的生態經濟價值觀,《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1): 32-35,31
30. 靳樂山,用旅行費用法評價圓明園的環境服務價值,《環境保護》,1999(4):31-33
31. 靳樂山,生命價值:無需迴避評估,《重慶環境科學》,1999(4):47-52
32. 靳樂山,2000年北京大氣SO2濃度削減50%的健康效益──人力資本法研究,《中國環境科學》,1998,18(3):280-283
33. 靳樂山,旅行費用法的最新發展,《環境科學進展》,1998, 6(增刊):135-138
34. 靳樂山,中國的環境價值評估:理論與實踐,《環境科學動態》,1997(4):1-4. 被轉載於: 生態環境與保護(人大複印報刊資料), 1998(2): 46-49
35. 靳樂山,環境污染的國際轉移與城鄉轉移,《中國環境科學》,1997,17(4): 335-339
36. 靳樂山,環境污染中的效率與公平問題,《環境科學動態》,1997(1):14-16
37. 靳樂山,關於環境污染問題實質的探討,《生態經濟》,1997(3):5-9
38. 靳樂山、張法瑞,持續農業內涵的目標界定,《農村生態環境》,1997, 13(1):42- 45
39. 靳樂山,生態農業研究的方法論探討,《農業現代化研究》,1997, 18(1):43-46
40. 靳樂山、張法瑞,持續農業目標和保證體系,《生態農業研究》,1997,5(3):59-62 [1] 

靳樂山出版著作

1. 靳樂山,副主編,《中國生態補償立法:路在前方》,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2. 靳樂山,主編,《投資項目環境影響經濟評價參數體系研究.》,中國計劃出版社,2012
4. 張慶豐,Michael Bennett, Kunhamboo Kannan,靳樂山,《中國生態補償的創新與實踐》、《 馬尼拉:亞洲開發銀行》,2010
5. Zhang Qingfeng, Michael Bennett, Kunhamboo Kannan, Leshan Jin. Paymentf for Ecological Services and Eco-compensation: Practices and Innovation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Manila: ADB,2010
6. Qingfeng Zhang, Tun Lin, Michael T. Bennett and Leshan Jin. An Eco-Compensation Policy Framework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ADB publication.2010
7. 汪力斌、靳樂山、程少俠、李小云、權伍賢,《保護與替代:三江平原濕地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
8. 李小云、靳樂山、左停、Ivan Bond,《生態補償機制:市場與政府的作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9. 李小云、左停、靳樂山,《共管:從衝突到合作》,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6年
10. 李小云、左停、靳樂山、John Taylor,《環境與貧困:國際經驗與中國實踐》,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5年
11. David Norse, Li Ji, Leshan Jin(靳樂山) and Zhang Zheng. Environmental Costs of Rice Production in China:Hunan and Hubei. Maryland,USA:Aileen International Press,2001.
12. 靳樂山,副主編,《化肥與生態環境保護》,化學工業出版社,2000
13. 李金昌、姜文來、靳樂山、任勇,《生態價值論》,重慶大學出版社,1999
14. 靳樂山,《環境經濟學教程》(中國農業大學教材),1997年 [1] 

靳樂山科研項目

1. 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對不同規模牧户的影響研究,國家社科基金,主持人,2013
2. 甘肅生態補償的立法和政策框架,亞行資助項目,項目組長,2013
3. 赤水河流域生態補償機制研究,UNDP資助項目,中方協調人,2013
4. 鄱陽湖流域水資源綜合管理,亞行資助項目,生態補償專題主持人,2013
5. 中國環境法律法規和政策:制定、實施與差距,國際行動援助委託研究,主持人,2012
6. 農村社區適應氣候變化規劃,瑞士發展署SDC研究項目,主持參加人,2012
7. 延慶生態補償機制研究,延慶縣委資助課題,主持人,2012
8. 巢湖流域面源污染防治生態補償機制研究,亞行資助,主持人,2011-2012
9. 甘肅張掖濕地保護研究,亞洲開發銀行委託研究項目,主持人,2011
10. 面源污染控制的環境經濟政策研究,環保部課題,主持人,2011
11. 促進綠色經濟和低碳發展的減貧政策研究,GIZ/IPRCC課題,主持人,2011
12. 生態補償立法研究,亞行和發改委課題,項目組副組長,2011
13. 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規劃對勝利油田的影響研究,中石化課題,主持人,2010
14. 中德合作“西南山區農業景觀保護與生態系統資源利用的策略和技術”專題,ECON1景觀價值評估,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項目,專題ECON1主持人,2009
15. 中非農業發展對比研究,瑞士發展署SDC研究項目,參加人,2009
16. 赤水河流域生態補償研究,歐盟流域綜合管理項目課題,專題主持人,2009
17. 魚洞峽水庫生態補償研究,亞行研究項目,主持人,2009
18. 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理論體系構建研究,建設部課題,主持人,2008
19. 閩江可持續水監測與生態補償研究,亞行研究項目,主持人,2008
20. 投資項目經濟評價:亞行和中國比較研究,亞行研究項目,主持人,2008
21.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經濟評價參數體系研究,建設部課題,主持人,2008
22. 勝利油田開發生態修復與補償研究,中石化課題,主持人,2007-2008
23. 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區生態補償研究,陝西旬陽縣政府課題,主持人,2007
24. 南水北調中線庫區生態補償研究,河南南陽市政府課題,主持人,2007
25. 黃河三角洲(東營)生態補償機制研究,東營市政府課題,主持人,2006-2007
26. 亞行資助研究項目“三江平原發展可持續替代生計和社區參與可持續濕地管理”,主要參加人,2005-2007
27. 國際環境與發展研究所資助研究項目“支付流域生態環境服務”,主要參加人,2004-2006
28. 世界自然基金會資助研究項目“中國自然保護區共管研究”,主要參加人,2004-2005
29.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基於農田生態系統碳氮平衡的環境成本評估模型”(30270220),參加人,2003 [1] 

靳樂山獲獎記錄

2002年北京科學技術三等獎“生態價值評估技術理論與方法研究”(獲獎項目編號:326-2002-004)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