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靜態利益

鎖定
國際貿易的靜態利益是指開展貿易後,貿易雙方所獲得的直接經濟利益。它是在資源總量不增加,生產技術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通過參與國際分工獲得的實際福利的增加。貿易國的消費者可以得到的商品數量,要大於各國在封閉狀態中由自己生產所得到的數量。自由貿易的靜態利益包括兩方面:1.通過國際交換獲得本國不能生產生產成本太高的產品,從而使消費者得到更高水平的滿足;2.通過國際分工、發揮比較優勢使本國資源得到最佳配置。
中文名
靜態利益 [1] 
定    義
開展貿易後,貿易雙方所獲得的直接經濟利益
類    型
經濟術語
簡單模型
假定:假定1:世界上只有兩個國家,A國和B國;假定2:兩國均只生產兩種商品,衣服和糧食;假定3:兩國可利用的生產資源總量一定,生產技術條件不變。
(一)沒有貿易時
  • A國:糧食和衣服的交換比率為100:60;1單位糧食=0.6單位衣服;1單位衣服=1.67單位糧食
  • B國:糧食和衣服的交換比率為80:100;1單位糧食=1.25單位衣服;1單位衣服=0.8單位糧食
由此可知兩國商品相對價格存在差別,存在互利的貿易基礎。
那麼兩國選擇以怎樣的交換比率開展貿易?A國如要獲益:1單位糧食≥0.6單位衣服;B國如要獲益:1單位衣服≥ 0.8單位糧食。可得參與貿易的條件:糧食和衣服的交換比率在0.8~1.67之間。
(二)A國和B國開展貿易
現在假定A國和B國實行自由貿易政策,於是為了獲取更多的產品,A國專業化生產糧食,得到100單位的糧食,B國專業化生產衣服,得到100單位的衣服。 同時假定國際市場上糧食和衣服的交換比率是1:1,於是A國向B國出口糧食、從B國進口衣服,B國向A國出口衣服、從A國進口糧食。
(三)貿易利益
總之,A、B兩國的消費者得到的商品都超出了本國的生產可能性曲線,增加的部分就是來自貿易的靜態利益。
(四)貿易利益的源泉
  • 國際貿易的利益主要來源於生產
  • 國際貿易利益的獲得必須以國際交換為條件。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