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青陽郡

鎖定
青陽郡(朝鮮語:청양군),是韓國忠清南道中部的一個郡。面積479.63平方公里,2006年人口37,194人。下分1邑、9面。
中文名
青陽郡
外文名
청양군
所屬地區
韓國
面    積
479.63 km²
人口數量
3.7 萬(截至於2006年)

青陽郡優越環境

青陽郡位於忠清南道的中心地帶,這裏空氣清新,陽光明媚,水質清澈,具有“韓國第一清淨區”的美譽,四季常青的七甲山坐落此地。青陽郡生產的農產品具有獨特的味道和香氣,在大城市消費者中具有很高的人氣。而且,青陽郡是“忠義第一鄉”,輩出義士和烈士。

青陽郡地理位置

青陽郡位置地圖 青陽郡位置地圖 [1]
青陽郡位於忠清南道中部,東邊是公州市,西邊是保寧市,南邊是扶余郡,北邊是禮山郡車嶺山脈的餘脈從東北延伸到西南,將青陽分成西北部和東南部。
以七甲山為首,月山(575m)、九峯山(180m)、牛山、飛鳳山、大樸山等形成緩慢的丘陵地帶,雖然耕地比較少,但是小盆地都開墾為水田,較大的平原地帶包括之川流域的高麗島平原、錦江流域的長首平原和無限川流域的佳南平原等。 青陽郡面積是479.63km2,人口是38,697名(截至2002年)。青陽郡有1個邑和9個面,郡政府地址是青陽郡青陽邑松防裏100號。郡花是躑躅,郡樹是櫸樹,郡鳥是鴛鴦

青陽郡發展歷史

青陽郡三韓時期

屬於馬韓領地,在父系社會形成時之川流域有狗盧國,無限川流域有斯盧國。

青陽郡百濟時期

七甲山東側的定山面、木面,青南面、長坪面地區有悦己縣;七甲山西側的青陽邑、大峙面、雲谷面和南陽面一部有古良夫裏縣;飛鳳面、化城面和洪城郡長谷面一帶有沙屍良縣。即青陽郡在百濟時期設有三個縣。

青陽郡新羅時期

屬於熊律都督府。雄州29個縣之中悦己縣改名為悦城縣,古良夫裏縣改名為青正縣,沙屍良縣改名為新良縣。跟百濟時期一樣,新羅時期在青陽同樣設有三個縣。

青陽郡高麗時期

青正縣更名為青陽縣,悦城縣更名為定山縣,新良縣更名為驪陽縣。成宗時期,行政區域改編成10個道、12個州、510個縣的時候,青陽成為河南道的青陽縣和定山縣,設有監務,另外驪陽縣也設立了監務。顯宗9年(1018)根據地方制度改革,青陽縣劃入天安府,之後又劃入楊廣道。恭愍王5年,楊廣道改稱忠清道。隨着行人增多,當時全國一共有22條幹線驛站,其中青陽就有榆楊驛(定山)和金井驛(南陽)。

青陽郡朝鮮時期

太宗13年(1413)設有青陽縣和定山縣,顯宗5年(1664)隨着地方行政區域的改編,青陽縣劃入定山縣。高宗32年(1895)隨着行政制度改編,青陽縣和定山縣分別成為青陽郡和定山郡,青陽郡管轄範圍包括東上、東下、西上、西下、南上、南下、北上、北下、邑內等9個面;定山郡管轄範圍包括大樸、白谷、福洞、仍火達、青所、長村、冠峴、赤谷等8個面。

青陽郡1900年以後

根據1914年實施的郡面合併政策,青陽郡和定山郡被合併,成為青陽郡。洪州郡的化城、旅口鄉、臬方、上田等4個面,公州郡城東面的盤谷裏、平洞裏、乾川裏的一部,公州郡半灘面津頭裏,扶余郡道城面九龍里和公洞面琴江裏的一部,大興郡二南面的一部被合併,形成邑內面、雲谷面、大峙面、定山面、木面、青長面、赤谷面、斜陽面、化城面、飛鳳面等10個面和115個裏。
1942年,青長面改稱靑南面,邑內面改稱青陽面。

青陽郡解放以後

1973年 飛鳳面的清水、學堂等2個裏劃入青陽面
1979年 青陽面升級為青陽邑
1987年1月 赤谷面改稱長坪面,斜陽面改稱南陽面
1991年12月31日 長坪面赤谷2裏改稱道林裏
1992年11月 2日 青陽邑被分為邑內5裏、赤樓2裏和松防3裏,青陽郡現有1個邑、9個面和182個裏。 [2] 

青陽郡象徵物

青陽郡郡花

躑躅花象徵熱情、榮耀、忠節和儒生精神。 躑躅的強大生命力代表青陽郡民的堅韌不拔的精神;滿開的花象徵充滿希望的青陽。

青陽郡郡樹

櫸樹象徵歷史和傳統。 櫸樹壽命長,樹勢強健。 櫸樹帶來綠蔭,給人們提供夏季的聊天場所,這代表青陽人的互助友愛和民主融洽的精神。

青陽郡郡鳥

鴛鴦象徵青陽人以強大的生命力開拓美好未來的精神,另代表青陽人的融洽和繁榮。 [3] 

青陽郡旅遊資源

青陽郡七甲山

1973年3月6日被指定為道立公園的七甲山海拔561m,面積為32.542?,山區橫跨4個面,山中有茂盛的樹林。七甲山的主要名勝有山頂、九九溝、七甲山莊(崔益鉉銅像,《七甲山》歌曲的雕塑等)、天莊湖、長谷寺、定慧寺、自然修養林、道林寺址等。
七甲山的季節變化明顯,春天開滿山躑躅和櫻花,顯現出優雅的姿態,夏天鬱鬱葱葱的原始樹林給現代人的身心帶來健康,秋天有五光十色的紅葉,冬天的雪景讓人感覺到了天上的世界。七甲山是一年四季為登山者帶來獨特情趣的名山,山中有七條各有特色的登山路,遊客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適當的登山路線。通俗歌曲《七甲山》頗為有名,同樣,七甲山馳名國內外,遊客絡繹不絕。

青陽郡慕德祠

慕德祠是供奉朝鮮後期愛國志士勉庵崔益鉉(1833~1906)先生遺像的祠廟,建立於1914年。榜書取自高宗皇帝親自題的“艱虞孔棘慕卿宿德”中的“慕”和“德”字。崔益鉉是李恆老的弟子,他在文學和道學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詣,哲宗6年(1855)登第文科,官職曾升到縣監。他為國家未來擔憂,批判大院君的政策,多次傳了上訴文,後流放到黑山島。 1905年締結乙巳保護條約後,他主張處決“乙巳五賊”,同年列出日本的16項罪行,並在全羅北道泰仁郡組織義兵抗擊日本軍隊。後被日本憲兵隊逮捕,流放到對馬島。在監獄他絕食,拒絕食用敵軍給的食物,最終殉難。後來人們為了悼念他,在泰仁、抱川、谷城等地建立了祠廟。慕德祠是設在先生故居上的祠廟,此處另有藏書閣和陳列先生遺品的展示館。

青陽郡長谷寺

長谷寺 長谷寺
長谷寺是位於七甲山南側山腳下的迦藍,於新羅文聖王12年(公元850年)由普照禪師體澄創建,之後的漫長歲月中它經歷了幾次重修。長谷寺藏有韓國罕見的文化遺產,如國寶第58號長谷寺鐵造藥師如來坐像附石造台座、國寶第300號長谷寺彌勒佛掛佛幀、寶物第162號上大雄殿、寶物第181號下大雄殿、寶物第174號長谷寺鐵造毘盧遮那坐像附石造台座、寶物第337號金銅藥師如來坐像、有形文化遺產第273號説禪堂等。長谷寺的特徵在於它擁有在別的寺廟一般看不到的上、下大雄殿,另外,藥師如來道場也有名。作為藏很多貴重文化遺產的千年古寺,很多信徒和遊客來訪這裏。 [4] 

青陽郡文化遺產

方基鈺家屋
方基鈺家屋建於朝鮮後期的貴族家屋。面朝西南方向,面積為26坪。裏屋左右連着前屋和旁屋,平面構造就像韓語字母裏的 "[" 字形。裏屋的設計為從西北方向的膳房(廚房)到東面連着2個內屋,中間有個大廳,在東面的末端有個放了木墊板的越房。裏屋對面的推拉門設計成幾根木棍架的雙扇門。旁屋和前屋上沒有廂房,旁屋的南側另有一個房屋,還有大廳。前屋有個倉庫和跨院,它倆之間還有個膳房。跨院比裏屋向東多出來一點。家屋的西北方向是個高地形小山坡,此處有個在傳統木造建築上常見的單扇門。門外有個木造古建築,在這裏奴婢們從早到晚忙着主人家的家務,從外部保護這棟房。

青陽郡傳統節日

青陽郡七甲山文化節

車嶺山脈的峻嶺—七甲山是作為青陽郡人民生活根基的神聖崇高的山。先輩們將其視為根基而世代相傳至今,形成了獨特的青陽文化。所以青陽文化又可通稱為七甲山文化就是這個道理。祖先們以山神祭為中心的七甲山文化,在七甲山周邊的鄉村流傳至今。 為了繼承先輩的事業,七甲山文化節從一九八四年開始,進行至今。巫術彩排、路標節、洞火節、繞塔儀式、枸杞子特產展等的文化、祭祀形式是七甲山文化節的獨有特點。尤其是路標節,只有在大峙面大峙裏、農所裏、梨花裏等七甲山附近的地區還有所保留,其他地區幾乎都已經消失殆盡了。青陽巫術表演因其很高的文化性而廣受優評,曾在忠清南道巫術表演會上取得過第一名的優異成績,因而倍受認可。 每逢單數年,便會舉行七甲山文化節,而雙數年,則會舉行軍民體育大會。每年的活動均在九月二十三日到十月一日間舉行。

青陽郡辣椒枸杞節

青陽辣椒枸杞節的舉辦目的是對外宣傳辣椒和枸杞子等青陽的農特產品,開拓銷路,並使生產者與消費者聚在一起促進交流。慶典內容包括農村生活體驗、觀光旅遊(枸杞、辣椒等)、枸杞子和辣椒品種競猜比賽等,重點放在消費者參與和體驗的節目。 另外,為了提高地區經濟收入,還開設辣椒食品展覽會、辣椒食品品嚐會、特色食品購買店、青陽農特產直銷店等。同時,舉辦以青陽辣椒和當地農特產品為主題的多種娛樂節目和消費者參與活動。以此為契機,提高青陽辣椒的固有品牌地位,提升消費者對青陽辣椒和農特產品的信賴程度。 慶典中組織的“農村體驗遊”使遊客走訪辣椒農户,體驗他們的生活情調,並參觀長谷寺,瞭解路標公園的歷史文化。都市人藉着這些田園生活體驗,又可以重新記起昔日美好的回憶。 [5] 

青陽郡特產

青陽郡枸杞子

枸杞子分佈在韓國、中國、日本等地,青陽的氣候和土壤條件適合於枸杞子的栽培,因此青陽出產高品質的枸杞子。青陽地區的枸杞子栽培面積達150多公頃,栽培農户達1500多户,產量達400多噸,在韓國規模最大。

青陽郡辣椒

青陽辣椒 青陽地區主要由山谷和小盆地構成,土壤為砂質土,腐植質較多,易排水。它的地形及氣候條件非常適合於栽培辣椒,因此在市場上青陽辣椒的知名度很高,甚至部分商人把其他地區產辣椒裝扮成青陽辣椒出售。

青陽郡香菇

青陽香菇是在七甲山清淨地區生產的無公害食品,其高品質在全國有名,具有與眾不同的味道。 [6] 

青陽郡名人

郡內出生的名人有金慧秀洪錫天李天熙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