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青海鵝觀草

鎖定
青海鵝觀草(學名:Roegneria kokonorica Keng)是禾本科鵝觀草屬 多年生草本植物,稈高可達50釐米,單生,基部常具分櫱,在花序以下被柔毛,葉鞘無毛;葉片內卷,無毛。穗狀花序直立,緊密,小穗呈覆瓦狀排列,綠色或帶有紫色,含小花;穎披針狀卵圓形,密生硬毛,中脈稍隆起,背部綠色,邊緣白色膜質;外稃密生硬毛,具脈,第一外稃先端芒粗糙,勁直或稍曲折;內稃與外稃等長,脊上部具纖毛。
分佈於中國青海、甘肅、西藏。生於乾燥草原、礫石坡地。寧夏鹽池縣草原實驗站有栽培。
青海鵝觀草抽穗前,莖葉柔軟,葉量較多,是馬、牛、羊喜食的中等牧草。它既可放牧,又可刈制乾草,在中國高海拔地區缺少中高草草種的情況下,它是建立人工割草地的較好牧草品種。
(概述圖參考來源:植物標本館 [1] 
中文名
青海鵝觀草
拉丁學名
Roegneria kokonorica Keng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單子葉植物綱
禾本目
禾本科
亞    科
早熟禾亞科
小麥族
鵝觀草屬
青海鵝觀草
命名者及年代
Keng,1959
保護級別
中國國家重點二級保護野生植物
TPL更名
Elymus kokonoricus (Tzvelev) Á.Löve,1984 [2] 
植物智更名
Kengyilia kokonorica (Keng) J. L. Yang et al.

青海鵝觀草形態特徵

青海鵝觀草
青海鵝觀草(6張)
多年生草本, [3]  稈高30-50釐米,單生,基部常具分櫱,在花序以下被柔毛,具2-3節,頂端的1節呈膝曲狀。葉鞘無毛;葉片長2-15(18)釐米,寬2-5毫米,內卷,無毛。 [6] 
穗狀花序直立,緊密,長3-6釐米,寬7-8毫米;小穗呈覆瓦狀排列,綠色或帶有紫色,長8-10毫米,含3-4(6)小花;穎披針狀卵圓形,長3-4毫米,密生硬毛,先端具短芒長2-3毫米,具1-3脈,中脈稍隆起,背部綠色,邊緣白色膜質;外稃密生硬毛,具5脈,第一外稃長約6毫米,先端芒粗糙,長4-6毫米,勁直或稍曲折;內稃與外稃等長,脊上部具纖毛。 [4] 

青海鵝觀草產地生境

分佈於中國青海、甘肅、西藏。生於乾燥草原、礫石坡地。寧夏鹽池縣草原實驗站有栽培。 [3]  青海鵝觀草分佈的生態幅不寬,它的野生種,僅分佈於中國西北西南的高原山地,其引種馴化也多限於原產地。適應的降水範圍一般為300-700毫米;適應的極端最低氣温為-15至-30℃;適應的極端最高氣温為27-30℃;適應的土壤一般為中性鹼性,pH值為6.5-8.5。適於生長在海拔2500-4200米的高寒草原,旱化草甸和礫質山坡。自1968年以來,甘肅山丹馬場,寧夏鹽池草原站、青海省甘子河、隍城灘及風峽口等草原站,均已開展了引種馴化工作,並巳開始運用於草地改良和人工草地建設。 [5] 

青海鵝觀草生長習性

青海鵝觀草播種後,一般需15-20夭方能出苗,當年生長緩慢,平均高僅18-23釐米,不抽穗或僅個別抽穗。翌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返育,6月下旬至7月下旬抽穗,8月上旬至8月下旬成熟,草高90-120釐米,從返青到種子成熟,生育期為95-126天。生長青海鵝觀草生長動態來看,第二年生長的植叢4月上旬返青,到分櫱期株高為16.8釐米,而到拔節、抽穗、開花和果熟期,其植叢高度依次為17.2、22.3,55.7和58.9釐米。可見,青海鵝觀草在分櫱期之前增長量較大,之後到拔節期,僅增長0.4釐米,從抽穗到開花卻增長了33.4釐米,以後其高度生長急劇變慢並停止下來。因此,如割草利用,以開花期收穫為最好。青海鵝觀草為疏叢型多年生禾草,分櫱力比較強,據對生長2年的植株進行調查,平均每叢有11.4個營養枝,其中長營養枝8.6個,短營養枝2.8個,另有7.4個生殖枝和7.4個地面芽,可見其分櫱能力是比較強的。從刈割試驗證明,每年刈割4次,並未導致草羣退化。但由於其生育期不長,每年以刈割2-3次為好。 [5] 

青海鵝觀草繁殖方法

青海鵝觀草主要依靠種子繁殖。其每畝產種量可達40-100千克;種子千粒重為3.5克,發芽率在90%以上。既利於人工插種。
青海鵝觀草在播種前,除進行選種清雜外,應利用斷芒器或環形鎮軋器斷芒,以利機械播種。在中國西北和西南的高原山區,以4-5月份播種最好,當年可以收草,如遇春季風大,乾旱,可在7-8月份雨季播種,或在初冬地面開始凍結時進行寄籽播種。
播種量一般每畝為1-1.5千克,如果是種子田,其播種量可酌情減少。播種方法一般採用條播,行距20-20釐米,播深3-4釐米.青海鵝觀蘋由於苗期生長緩慢,易受雜草危害,當苗高7-8釐米和封壟前都應進行中耕除草,如有灌水條件,在分櫱和拔節期,結合追肥進行灌水,能明顯地提高產。 [5] 

青海鵝觀草栽培技術

施肥、精細整地是出苗、全苗和壯苗的必要條件,要求每畝施有機肥2000千克,要做到一耕三耙,使土地平整、土塊碎細。
青海鵝觀草的種子成熟後容易脱落,應在種子黃熟時及時收穫、嗮幹、放置通風乾燥處貯藏。
青海鵝觀草的產草量和產種量,不同地區,或同一地區不同年份差異很大,在海拔3000米的高寒草甸地區,生長第二年,畝產鮮草466.5千克,產乾草155.5千克;而在海拔3200米的草原地區,其畝產達750-1500千克。 [5] 

青海鵝觀草主要價值

青海鵝觀草抽穗前,莖葉柔軟,葉量較多,鮮莖葉比(%)為37:63,幹莖葉比為50:50,是馬、牛、羊喜食的中等牧草。它既可放牧,又可刈制乾草,在高海拔地區缺少中高草草種的情況下,它是建立人工割草地的較好牧草品種。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