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青海瑪沁阿尼瑪卿山國家地質公園

鎖定
青海瑪沁阿尼瑪卿山國家地質公園,位於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境內。距省城西寧市440.9km,公園總面積1030.30k㎡,東到雪山鄉,西到給同,北到格日寺,南到陽柯河。公園範圍為N34°36′52.72″-35°00′14.47″,E99°15′37.68″-99°43′01.6″,由陰-陽柯河景區、青龍溝景區兩個景區組成。
公園地處古特斯洋縫合帶,以第四紀冰川、冰川地貌、高寒喀斯特景觀為主,輔以藏傳佛教文化為特色。將地貌景觀與神話傳説結合,在表現地質景觀特色的同時賦予景觀獨特神秘的人文魅力。 [1] 
2015年11月,阿尼瑪卿山地質公園順利通過國家驗收,晉升為國家地質公園。 [2] 
中文名
青海瑪沁阿尼瑪卿山國家地質公園
地理位置
青藏高原腹地
氣候條件
大陸性氣候
景點級別
國家級
佔地面積
1030.30k㎡
著名景點
喇日寺
拉加寺等

青海瑪沁阿尼瑪卿山國家地質公園歷史沿革

2012年,青海瑪沁阿尼瑪卿山國家地質公園入選第六批國家地質公園名單,並啓動了青海瑪沁阿尼瑪卿山國家地質公園規劃(2014-2020年)。
2014年5月,國土資源部環境資源司組織審查並通過。
2014年1月,國土資源廳通過了《青海瑪沁阿尼瑪卿山揭碑開園建設實施方案》,三年來,公園建設嚴格按照“兩年搞規劃,三年搞建設”的總體要求,基本完成了環山路、觀景台、停車場、地質博物館等各項建設內容,達到揭碑開園的標準。
2015年11月9日至11日,國土資源部專家組對阿尼瑪卿山國家地質公園進行了三天的現場考察和評審後認為,阿尼瑪卿山國家地質公園通過國土資源部驗收,並具備揭碑開園的條件。 [2-3] 
青海瑪沁阿尼瑪卿山國家地質公園 青海瑪沁阿尼瑪卿山國家地質公園

青海瑪沁阿尼瑪卿山國家地質公園地理環境

青海瑪沁阿尼瑪卿山國家地質公園位置面積

青海瑪沁阿尼瑪卿山國家地質公園地處青藏高原腹地,位於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境內西北部,總面積1030.30平方千米,平均海拔5900米以上。 [4] 

青海瑪沁阿尼瑪卿山國家地質公園氣候條件

青海瑪沁阿尼瑪卿山國家地質公園屬大陸性氣候,天氣變化無常,有時一日數變,風雪冰雹交替降臨。據實測,每年4月底以前為狂風大雪主宰,6月初以後至8月末以前,—則陰雨連綿, 雪齊全,時而還伴有龍捲風,日降水量l0毫米左右的情形往往持續20天以上。一年中最低氣温為1月份,峯頂氣温可達一50℃以下。而每年4月底至6月初和9月、10月兩月,主峯最低氣温為一30℃。全年 以北風和東北風最盛,西風也較多。2、3、4月風最 大又以3月為最。風速在17米/秒以上的大風常常連續15天以上。海拔4700米的地方最大風速可達40米/秒。 [5] 

青海瑪沁阿尼瑪卿山國家地質公園地質地貌

阿尼瑪卿山又稱瑪積雪山或瑪卿崗日,主峯海拔6282米,山體由砂岩、石灰岩及花崗岩構成,由13座山峯組成。平均海拔5900米以上,最高的一座叫“瑪沁保木拉”山峯呈鋸齒重疊形,由於地勢高峻。地質公園以哈龍冰川、當雄冰川等現代冰川為核心, [6]  加上獨特的特提斯洋構造地貌、冰川冰緣地貌、河流堆積地貌、高寒喀斯特地貌景觀。根據地質遺蹟景觀的成因、狀態和功能作用,可進一步劃分為地質構造大類、地貌景觀大類、水體景觀大類、環境地質遺蹟景觀大類4大類,又可進一步分為構造形跡、冰川地貌景觀、流水地貌景觀、岩石地貌景觀、河流景觀、地質災害遺蹟景觀6類10亞類,共55處景觀。是古亞洲地質地貌遺蹟保存最完整的區域之一,也是中國對外開放的十大山峯之一。

青海瑪沁阿尼瑪卿山國家地質公園自然資源

青海瑪沁阿尼瑪卿山國家地質公園水資源

冰川風光 冰川風光
青海瑪沁阿尼瑪卿山國家地質公園水資源豐富,冰川融水分別匯入黃河支流切木曲等水系。阿尼瑪卿山區現代冰川十分發育,大小冰川57條,面積約150平方公里,水資源豐富,冰川融水分別匯入黃河支流切木曲等水系。其中位於東北坡的哈龍冰川長7.7公里,面積23.5平方公里垂直高差達1800米,是黃河流域最長最大的冰川。 [5] 

青海瑪沁阿尼瑪卿山國家地質公園植被

阿尼瑪卿山半山中是高原草原甸草場,瑪積雪山腳下是高山牧場。主峯東側海拔4000米生長着茂密的高山灌木叢,海拔3200米以下是環山的黃河之濱,藴育着片片的原始森林,松杉遍地,古柏參天。 [5] 

青海瑪沁阿尼瑪卿山國家地質公園動植物

阿尼瑪卿山是東崑崙山生物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且不乏珍稀動植物。有珍貴的蟲草、雪蓮等,高山草甸和森林地帶生活着雪雞、馬雞、雪豹、白唇鹿等珍禽異獸。其中白唇鹿、原羚、馬鹿、麝、岩羊、棕熊、野驢、猞猁、盤羊、雪豹、藍馬雞、黑頸鶴、藏雪雞等都是國家級的保護動物。 [5] 

青海瑪沁阿尼瑪卿山國家地質公園地質遺蹟

哈龍冰川
哈龍冰川發育歷史悠久,是陰柯河的重要水源。它是在第四紀冰期形成的山谷冰川的基礎上,經歷數次温暖間冰期階段,逐漸萎縮上移演變而形成。哈龍冰川形態完整,冰面褶皺強烈,發育着兩條側磧堤,冰舌前端因受終磧堤的阻滯而上繞;冰川終磧堤獨具一格,內側分佈着現代終磧堤,呈弧形,堤體保存較好。外側為與現代終磧堤相距約50m的古終磧堤,堤體長期遭受冰水侵蝕切割而支離破碎,呈現一列大致呈南—北向排列延伸的沙礫質渾丘。冰水堆積呈長條分佈河道中,主要由次稜角—稜角狀砂粒石組成。 [7] 
阿尼瑪卿角峯 阿尼瑪卿角峯
前龍雪崩遺址
切什克曉瑪冰崩,2004年1-2月發生在下大武鄉尼青村青龍溝,崩塌體長2400m,寬1500m,堆積物厚10m,巖性為砂板岩,規模3.6*107m³.因雪線上升和凍融作用造成。後壁冰層厚度約上百m,裂縫發育向下呈錯落狀。當時掩埋了草場3600畝,並形成堰塞湖,對牧民的出行造成威脅。 [8] 
阿尼瑪卿角峯
冰斗的後壁極易發生崩塌,在不斷退蝕的過程中,幾個冰斗所圍成的山峯,就會因冰斗後壁不斷後退,變的高聳尖鋭,形成角峯。公園內的Ⅱ峯,海拔6254m,位於阿尼瑪卿山南端,海拔比最高峯低28m,山體最為巨大,是一個典型的角峯。 [9] 
頭日青 頭日青
喜瑪智堆
喜瑪智堆延綿約1km,藏語意為五穀供養地,形似五穀堆和寶山,巖性為三疊系鬧倉堅溝組灰色石英砂岩、粉砂質板岩、粉砂岩夾硬砂岩,頂部生物灰巖。傳説人們在這裏埋藏五穀、五寶和五金等物,祈求帶來財富福運、健康長壽。 [10] 
喜瑪智堆 喜瑪智堆
頭日青
陽柯河峽谷頭日青藏語意為施財白胸山,是位於阿尼瑪卿峯西側的兩座小山峯,巖性為三疊系洪水川羣灰綠色中酸性熔岩夾火山角礫岩、凝灰岩及板岩、礫岩,山頂上有拉則和經幡,海拔4922m;傳説頭尕兒身色黑藍,威猛異常,右手舉三叉戟,左手持人心而食,身披紅氅騎紫黑馬,配以金鞍金轡,耀武揚威。 [11] 
頭日青 頭日青
陽柯河峽谷
陽柯河峽谷峽谷全長約11.8km,沿着陰柯河發育。走向近南北,發育在三疊系地層中,南段為三疊系T1-2cha灰綠色硬砂質長石砂岩夾硬砂岩、板岩及細礫岩,北段三疊系T1-2chb深灰色硬砂質長石石英砂岩夾板巖、粘土巖,底部覆成份礫岩。 [12] 
阿尼瑪卿刃脊
冰斗或兩條相鄰冰川的槽谷不斷擴大、後退,使相鄰的冰斗或槽谷間的山脊變成刀刃狀,這樣的山脊稱刃脊,阿尼瑪卿Ⅱ峯的北山脊即為典型的刃脊,呈鋸齒狀重疊形,地勢陡峻,讓人望而卻步。 [13] 
阿尼瑪卿刃脊 阿尼瑪卿刃脊
哈龍冰U谷
山谷冰川的刨蝕作用加深谷底,使谷底趨向平緩,形成了底部平緩,兩壁陡峻的U形谷。谷長約9km,寬而直,還有殘留有大量的冰川漂礫。谷內環境優美,既可遠眺阿尼瑪卿冰川風格又可遊賞山花流水。還發育有大量的冰緣地貌景觀。 [14] 
哈龍冰U谷 哈龍冰U谷

青海瑪沁阿尼瑪卿山國家地質公園景點

拉加寺
拉加寺(甘丹扎西迥寺)位於瑪沁縣東北部黃河北岸的拉加鎮,阿尼邛貢山腳下的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寺院背上猶如展翅的雄鷹。山勢峻、雄偉壯觀,山頂倉松翠柏,銀絲班的水流直瀉而上,如仙女秀髮飄。前面是滔滔黃河,在黃河母親懷抱中的拉加寺似碧水綠樹中的一顆明珠,顯現出一種安祥和莊重,該寺是黃河源頭的一大名勝古蹟,距今已有二百四十多年的歷史。 [15] 
喇日寺
喇日寺 喇日寺
喇日寺,全稱為“喇日扎西通照多卡寺”,意為“吉祥聖山觸目盛光石經寺”,是觀世音菩薩的道場。位於青海省果洛州瑪沁縣境內,位居阿尼瑪卿聖山之正東,黃河之源頭,周圍有美麗富饒的草原,亦有巍峨挺拔、直插雲霄的雪山。是格魯派藏傳佛教寺院。寺主是五大教派圓融的大成就者果洛州政協委員夏珠秋陽如意寶。 喇日寺總佔地面積400餘畝,主要建築由因明院、密宗院、印度八十大成就殿、三個經堂組成,佈局合理,獨具民族特色。寺院有大小經輪30餘座,大小佛塔111個,石刻經文壘牆4座,經幡佔地約80畝。同時,寺內有孤兒院、敬老院、學校等生活機構。班瑪香秋多吉活佛負責修建的寺院大經堂,是川藏地區寺院中最大最先進的單體建築之一,內部可容納6000-8000人蔘加法會。 寺院僧侶學經制度健全。每年的傳統佛事活動主要有藏曆元月的祈願大法會、三月的大威德修供儀軌、四月的文殊冬祭儀軌及齋節、六月的夏修、八月的度母、十月的百日誦經、十一月的空行母修供儀軌及五供節、十二月的朵瑪儀軌。
地質博物館
青海瑪沁阿尼瑪卿山地質博物館位於果洛州瑪沁縣阿尼瑪卿雪山腳下。總建築面積為1519.58平方米,建築總高度為14.2米,博物館設計主要設計理念來自阿尼瑪卿雪山。該建築外觀分為三部分“雪峯、山體、觀光台”,建築頂端為三個高低不同的“雪峯”造型,在立面上高低錯落,形成視覺走廊,豐富該建築景觀“雪峯”猶如阿尼瑪卿雪山銀光爍爍。建築中間部位為採用當地瑪尼石砌築成山體形狀於阿尼瑪卿相呼應於自燃緊密結合,使博物館融入到大自然。四方形建築基座距室外地面1.2米高的觀光台,觀光台四周是白色石材欄杆。 [16] 

青海瑪沁阿尼瑪卿山國家地質公園人文風情

美麗的傳説
阿尼瑪卿大山神 阿尼瑪卿大山神
阿尼瑪卿雪峯是藏族地區地位很高的山神,被譽為東方大神。自古圍繞阿尼瑪卿雪山演繹出許多神話傳説,形成了民間信仰文化。阿尼瑪卿雪山神話傳説由口頭傳説、藏戲表演、民間説唱、文字記錄等形式組成,具有極強的地域性、民族性和羣眾性。 [17] 
關於阿尼瑪卿大山神,藏族有許多神話傳説,但由於時代變遷,人的宗教信仰不同,傳説也各異。藏族古代民間傳説認為,他原是吐春王國最早的九天座王之一,布岱貢嘉八個兒子之一,是藏族歷代先祖祭祀之九大山神之一,他住青藏高原東北部,主司這裏人們的生死福禍和統轄高原東北部的所有山神和妖魔鬼怪,保護着人們的安全,因是這裏最早最大的山神,所以被尊稱為“瑪吉樂”,即瑪氏王,也是藏人的祖神、戰神和保護神。據傳,阿尼瑪卿山神頭戴紅纓帽,身披銀甲,乘玉龍白馬,右手持矛,左手掌旗,腰懸寶劍,佩弓掛箭。日間巡視虛空和人間,行雲布雨,施放雷電,或降吉祥,或降災禍,獎懲入神,監視敵人。夜間會集神鬼,差遣任務。阿尼瑪卿大山神有三百六十位眷屬,其中有九位後妮和九子九女,另有一千五百位神將和侍從。分別居住在上、中、下三重由金、玉、寶石建成的宮殿中。虎狼豺熊為其看家狗,野牛、岩羊、鹿麝為其家畜。此外阿尼瑪卿山神之四面八方均有不同之神抵所鎮守的堡寨,連營數十里,旌旗蔽天,刀劍如林。當地居民都能一一指出這些神抵的名稱。還有許多冰川、冰洞和泉池、,被認為是大山神的寶庫和懲罰神鬼之監獄。藏傳佛教認為阿尼瑪卿山神,已接受佛教戒律,潛心修習,不復視人間俗事,已得佛家十地之位,每逢猴年才蒞臨本山一次。 [17] 
神秘的藏傳佛教
阿尼瑪卿藏文化傳播中心 阿尼瑪卿藏文化傳播中心
瑪沁縣是一個以藏民族聚居為主的地區,藏傳佛教在農牧民中有着廣泛的影響和深厚的社會基礎。瑪沁地區藏傳佛教有格魯、寧瑪兩派。“格魯”意為“善律”。在藏傳佛教各個流派中,格魯派是最晚形成的,俗稱“黃教”,主要以拉加寺為代表。“寧瑪”意為“古老”的意思。因寧瑪教派的僧人戴紅色帽,俗稱“紅教”,主要以格日寺為代表。格魯派於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傳人瑪沁地區,盛於清朝;寧瑪派始傳於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盛於民國。
藏傳佛教的佛事活動幾乎每月都有,在藏曆正月舉行的祈願法會為最大的佛事活動。正月初五至十五日的“觀經”,十三日的曬佛節,十四日的法舞演示(跳神會)、“大施會”等都是最具盛況的。期間各地信教羣眾身着盛裝,扶老攜幼,供獻佈施,虔誠磕頭等,都在按自己的能力表達自己的信仰。另外,三月份的“知卻欽木”,四月五日的“森木傑朵毛”,四月初八的“釀內欽毛”和“丁卻”(供養法會),六至七月的“雅日尼”(坐夏會),十月二十五日“安橋”和“才具”,臘月“桑橋”等也是各地信教羣眾傳統的佛事活動。此外,信教羣眾還在家裏供奉佛龕,唸經誦辭、供淨水、獻酥油燈,在屋頂、帳房後掛經幡,祈禱吉祥如意,人畜平安健康幸福。
佛教從東漢末年一、二世紀傳入中土落腳生根,至東晉、南北朝興盛開花,到隋時代結出碩果,唐初達致高峯,中唐後走向衰落,宋後趨向消亡。 [18] 
純樸的民俗風情
瑪沁縣主要以藏族為主,有着獨特而絢麗多彩的民俗風情和文化。漢族、藏族、回族等民族居民相互交融,民風淳樸豪放,誠信友善。
瑪沁地區藏曆新年是牧民最隆重的節日,也是辭舊迎新儀式。從藏曆十二月初開始,家家户户便為新年而忙碌起來。家家户户清掃院落和帳房,粉刷牆壁,購置新衣。十二月二十四日送灶神,二十五日開始家家户户炸油餅,煮“手抓”,做包子,為迎接即將到來的新年準備食品。十二月二十九日在寺內舉行“驅鬼”消災活動,藏語稱“格多”,以示吉祥如意,來年好運。除夕之夜,家人團聚共食“除夕飯”,藏語稱“格吐”,“格”是“九”之意,表示二十九日;“吐”是“吐巴”,意為粥。爾後放鞭炮,唱讚歌,互相祝願在新的一年裏生活更加美滿幸福。二十九日晚家家户户都要打“格朵”(抖九煙),即打抖帳篷,格為九、朵為煙,意為除去一年的積塵。大年初一凌晨2時,男女老少都身穿節日盛裝,共慶新年,並開始點酥油燈(卻美),煨桑,獻淨水,擺上美酒佳餚,叩頭拜佛,然後給長輩敬酒。之後老人們在家接待前來拜年的客人,青年人走親訪友,見面互道“戴毛”(安康)或“洛賽桑”(新年好)。因藏曆新年是藏族人民最隆重的節日,故將婚禮喜慶等重大活動一般安排在初三舉行。
此外,瑪沁藏族較大的節日活動還有每年藏曆六月上旬水草豐茂、牛羊肥壯的時節,各鄉舉行賽馬會“達就”或者“潔尚”活動。牧民羣眾穿上節日盛裝,男子腰繫子彈帶,掛佩刀,騎上駿馬,背上叉子槍,顯得英俊瀟灑;婦女們佩戴珊瑚、珍珠、瑪瑙、白玉、象牙製作的項鍊和金銀製成的戒指、耳環、手鐲、護身符等。大多數人在賽場附近搭起帳篷,帶來酥油、曲拉、酸奶、手抓、牛羊肉、青稞酒及各類糖果,在綠茵茵的草灘上歡聚。會上有賽馬、賽牛、射擊、拔河、抱沙包、摔跤、歌舞等傳統活動項目。 [18] 
絢麗的民間藝術
瑪沁縣的民間藝術主要分為民歌、卓、欠木、社火、藏戲5種。1982年,縣上協助上級文化部門,蒐集整理流傳於民間的“拉伊”和“勒”(即民歌與家曲)110首,收錄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歌謠》中。其中主要以“拉伊”和“折嘎”比較盛行。“拉伊”為藏語情歌,節奏自由,旋律悠揚,多用比喻句,排比句和對偶句,表達對戀人的讚美、思念之情或離別、失意的苦悶、惆悵,詞意生動、含蓄。“折嘎”則為流傳於瑪沁等地區一種富有特色的藏族民間説唱藝術,類似省城西寧和河湟一帶漢族的“倒漿水”。由專職的民間藝人演唱,每到一個地方或場合,視人視事即興編詞,即演即唱,十分動人。一般藝人以佛教所講究的兆、緣、運、願為主題,借題發揮,説天道地、頌神贊人,祝福吉祥如意、六畜興旺。
卓則俗稱“鍋莊”,是瑪沁草原上藏族羣眾喜愛的一種民間舞蹈。舞蹈不限人數,男女老幼皆宜,節奏協調,邊歌邊舞,以表達喜悦之情。“瑪多果卓”剛柔兼備,明快豪放;“尕拉亞卓”輕盈婀娜,悠揚婉轉。舞蹈過程中,時常出現模仿雄鷹、駿馬、鹿獐等英姿百態的動物造型,呈現出草原牧民胸襟擔蕩的性格。
欠木意即“跳神舞”,是寺院僧人在進行宗教活動或遇重大節日慶典時所跳的一種宗教舞蹈。表演時,在吹奏樂器、打擊樂器和法器的伴奏下,僧人們帶着神仙、鬼怪、動物的面具,身着戲裝,手揚手鼓、刀斧等道具,按照故事情節的發展變化,做出不同的動作,編成不同的舞陣。舞姿動作時而遲緩,時而跳躍狂奔。伴相中獅和鹿的形象最為多見。欠木的演出,以勸善、正法、禳災、驅邪為目的,是一種弘法方式。
社火則是藏漢文化交融的產物自建政後,隨着支援牧區建設人員的增多和漢族傳統文化的影響,1986年開始,為活躍節日的羣眾文化生活,由縣文化館組織了社火演出。起初社火隊的演出與東部農業區無二,有花燈、舞獅、旱船、高蹺等。
藏戲是一種以唱為主,説、唱、誦、舞、技融於一體的藝術劇種,是從宗教祈神儀式中分離獨立成戲的。藏戲是在西藏戲的基礎上,同本地區的語言、民間音樂、風土人情相融合的產物。在語言風格上,有介於康巴方言、安多方言二者之間的地方方言。在音樂上,以採用寺院“欠”的音樂為主,穿插有民間音樂和民歌音樂。在唱腔上,以傳統唱腔為主,又有《格薩爾》民間説唱藝術的唱腔。演出劇目主要有《洛桑法王》《文成公主》《賽馬稱王》等。 [18] 

青海瑪沁阿尼瑪卿山國家地質公園地位價值

阿尼瑪卿山國家地質公園將會是一座集生態、文明、自然於一體,並具有觀賞價值、科普作用的綜合性公園。根據地質遺蹟景觀的科學價值、美學價值、科普教育價值、旅遊開發價值景觀的綜合等級評定,公園有國家級地質遺蹟4處、省級地質遺蹟27處、地方級地質遺蹟24處,地質遺蹟類型繁多,地質景觀獨特,尤其公園內熱融泥流、凍脹現象等地質遺蹟具有世界級潛力,阿尼瑪卿山地質公園以哈龍冰川、當雄冰川等現代冰川為核心,加上獨特的特提斯洋構造地貌、冰川冰緣地貌、河流堆積地貌、高寒喀斯特地貌景觀,具有豐富多樣的科學內涵和美學意義,這些地質遺產在許多方面都具備了國內罕見的珍稀價值,對於未來地質專家研究冰川凍土等具有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 [2] 
地質遺蹟 地質遺蹟

青海瑪沁阿尼瑪卿山國家地質公園交通

公路:瑪沁縣是整個果洛州的交通樞紐,寧果路(S101)、花阿路(花石峽—阿壩)、昌大路(S205)經過瑪沁縣城。公園東入口(雪山鄉白塔)至瑪沁縣城約80km,西入口(下大武鄉政府)至G214花石峽38km,東西入口由雪下線連通,全長55km。
飛機:正在建設的果洛民用機場為國內支線機場,屬高高原機場,設計規模為飛行區等級4C,按滿足空客319、波音737機型設計,跑道長4000m,按照滿足2020年旅客吞吐量15萬人次、貨郵吞吐量375t設計,航站樓面積3000m²,項目估算總投資約為12.4億元,規劃的航線主要有果洛至西寧、拉薩、成都等地區。果洛民用機場計劃2015年竣工通航。
拉脊山隧道、大武機場、新-青-川大通道項目建設,讓阿尼瑪卿山地質公園的交通得到改善,縮短西寧市、四川省及國內外核心客源市場到公園的交通時間。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