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青春禮讚·初心百年

鎖定
“青春禮讚·初心百年”是由知乎在北京合生匯舉辦的黨史教育主題線下展,旨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展覽時間為2021年5月4日至5月9日 [1] 
2021年,“青春禮讚·初心百年”活動通過集納多個相關問題,以文章、視頻、圖片、直播等多種形式展現,僅半個月,線上專題瀏覽量達1.97億次,集納27個問題,獲得回答近萬個。在線下主題展館設有“時光隧道”“星星之火”“重走長征路”“開啓新紀元”“黨史學習”等展區,採用線下沉浸式體驗劇本殺加密藝術創作、主題摺紙展覽與體驗等形式,擴大正向傳播輻射面和帶動力,把邊緣羣體轉變為前沿羣體,用新手段、新口徑強化黨史教育和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3] 
該活動曾被人民網 [2]  、新華社 [1] 光明網 [3] 青年報中國網中華網北京電視台上游新聞觀察者網等媒體專題報道 [3] 
中文名
青春禮讚·初心百年 [1] 
時    間
2021年5月4日 至 2021年5月9日 [1] 
地    點
北京合生匯室外展區 [1] 
參觀人數
7.25萬 [1] 
主要嘉賓
宋婷
裴浩正

青春禮讚·初心百年活動背景

2021年以來,“如何在青年人中開展黨史教育”的討論頻發。這些青年從事“非傳統”的職業,但有樸素的愛黨愛國情懷,他們通過各種形式表達參與建黨百年的意願,但又缺乏參與的渠道。本次活動旨在為這些青年提供舞台和渠道,讓他們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黨的熱愛,參與到建黨百年的慶祝當中來,同時通過這些青年輻射帶動他們周邊更廣泛的青年人,把黨史傳播的“邊緣”變成“前沿”,探索出一條有特色的、可供參考借鑑的黨史傳播之路。 [3] 
“青春禮讚·初心百年”線下展 “青春禮讚·初心百年”線下展 [1]
因此,為使黨史教育挺進青年陣地,問答平台知乎於2021年5月4日至5月9日間,在北京合生匯室外展區舉辦了名為“青春禮讚·初心百年”的黨史教育主題線下展。 [1] 

青春禮讚·初心百年活動特點

一、突破過往固有模式,拆分青年羣體,搭建別樣獻禮舞台。
1、發起熱點問題,吸引用户作答,引發站內輿論熱潮。
2、搭建活動專題,集納相關問題,提高網民關注度。
二、設置線下沉浸式體驗場景,重温革命先輩的偉大曆程。 [3] 

青春禮讚·初心百年展覽內容

青春禮讚·初心百年展廳設計

“青春禮讚·初心百年”的呈現方式為依託於光影藝術的“展中展”,整體造型以“建黨100週年”為設計原型,紅色的100根立柱作為設計亮點,每根立柱上都印有當年所發生的大事記,圍繞展區一週即可進行百年黨史大事記回顧。

青春禮讚·初心百年展區設置

展廳內部分為“時光隧道”“星星之火”“重走長征路”“開啓新紀元”“黨史學習”等展區。用燈光、煙霧、場景設計搭建百年黨建的整體基調,其他展覽模塊作為光影藝術展的一部分,與之相輔相成,加之演繹互動、機關解密、沉浸體驗及紅色教學四部分內容,用遊戲和互動演繹的新形式帶領參展者重走長征路,重温革命先輩的偉大曆程。
新青年藝術展區展品 新青年藝術展區展品 [1]
其中“開啓新紀元”展區即“新青年藝術展區”,展出了青年羣體的新興職業成就。在該展區,參觀者可以體驗《百年遠航》《紫金草摺紙》《用雙手共築和平中國》等前衞藝術作品;可以參觀紅色加密藝術展覽“民族典韻·科技風尚展”中的加密藝術作品,以及“新時代Rapper別樣唱紅歌”、知乎博主現場直播等新青年獻禮模式。
參觀者體驗“重走長征路” 參觀者體驗“重走長征路” [1]
參觀者還可以使用手勢互動書籍學習電子版《中國共產黨簡史》,進行“重走長征路”的沉浸式互動體驗。該體驗以揹着大鍋長征的女紅軍賈德福的故事為創作背景,參觀者10人一組,換上紅軍服裝,與三名演員一起體驗紅軍長征,瞭解小人物背後的故事。
此外,展覽還為參展者提供了開放舞台,歡迎參展者發揮自己的特長,隨時加入獻禮行列。 [1]  [3] 

青春禮讚·初心百年活動成效

“青春禮讚·初心百年”主題宣傳活動線上專題瀏覽量達2億次,開闢“活動進行中”“以‘新’致敬”“以‘筆’書寫”“以‘想’暢遊”“以‘聲’傳唱”5個模塊,集納27個問題,獲得回答7596個。廣大青年網民線上直抒胸臆,談職業、聊成就,自發講述自己的從業經歷,用懇切自信的口吻分享觀點,為黨史宣傳建言獻策,湧現出一大批新點子,迸發強烈的愛黨愛國情懷,彰顯新時代新青年昂揚的精神風貌。
“青春禮讚·初心百年”線下主題展館吸引了廣大羣眾線下積極參展;就地展開“黨建活動”,以青年羣體喜聞樂見的方式,激發黨史學習積極性,促使遊人成為理想信念“播種機”,擴大口碑傳播影響力。 [1]  [3] 

青春禮讚·初心百年相關評價

  • “青春禮讚·初心百年”展覽特別設置了深受年輕人喜愛的系列體驗環節,廣泛吸引青年人“打卡”。新華社 評) [1] 
  • “青春禮讚·初心百年”線上話題線下展覽的黨史學習傳播活動帶動青年人蔘與創作與傳播。人民網評) [2] 
  • 活動搭建了一個在正能量語境下展示自我的紅色舞台,讓更多形式被主流所關注,讓從事新興職業的新青年用青春和熱血書寫別樣的詩篇。活動充分展現了“科技交互人文,歷史重逢現代”的獨特魅力。光明網評)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