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星星之火

(漢語成語)

鎖定
星星之火(拼音:xīng xīng zhī huǒ)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先秦諸子《尚書·盤庚》。 [1] 
星星之火指一小點火星,比喻微小的事物,也比喻開始時微小,但有遠大發展前途的新事物。偏正式結構,含褒義;在句中一般作主語、賓語。 [3] 
中文名
星星之火
拼    音
xīng xīng zhī huǒ
近義詞
一星半點
反義詞
燎原烈火
出    處
《尚書·盤庚上》
注音字母
ㄒㄧㄥ ㄒㄧㄥ ㄓ ㄏㄨㄛˇ
語法結構
偏正式
語法屬性
作主語、賓語

星星之火成語出處

先秦諸子《尚書·盤庚》:“若火之燎於原,不可向邇,其猶可撲滅?則惟汝眾自作不靖,非予有咎。” [1]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星星之火”。 [1] 

星星之火成語故事

三千多年以前,中國還是奴隸制社會的商朝。商朝的國都在古黃河下游的北岸,常常遭受水災。盤庚是商湯的第十世孫,他為避免水患,復興商朝,率領臣民遷往殷(今河南安陽)。此舉遭到了各方面的反對,盤庚先後三次告喻臣民。這是自商湯王以來的第五次遷都了,每遷都一次,都要消耗大量的資財,人民更是深受其害。所以這次的遷都決定遭到了奴隸主貴族和奴隸們的普遍反對,引起了社會的動盪。 [1] 
為了控制局勢,盤庚先後幾次分別對奴隸主貴族和奴隸們訓話。有一回,他把一些大臣們召集到王宮,訓斥他們説:“你們有話為什麼不先給我説,卻在底下散佈流言來動搖人心?你們要知道,民眾的不滿情緒是很容易滋生的,就象烈火在原野上燃燒起來一樣,連接近都不可能,怎麼能撲滅呢?”他指責這些大臣們説:“這都是你們這些人引起來的。不願遷都,引起了社會的不安寧,絕不是我的過錯。”後來,盤庚還是把國都遷到了殷,並在那裏安居下來。盤庚遷都是商朝歷史上的最後一次遷都,而歷史證明,盤庚遷都的選擇是正確的,其後300年商朝再未遷都,直至紂亡。 [1] 

星星之火成語寓意

苟子曰:“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星火雖然微小,卻能燃燒整個原野。沒有一蹴而就的事業,每一個人的事業都是從零開始、由小到大,一步步往前發展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新生事物開始時力量雖然很小,但有旺盛的生命力,前途無限。任何事物,只要持之以恆,哪怕是最微小、最不起眼的積累,都會帶來質的飛躍,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成功。 [2] 

星星之火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星星之火”指一小點火星,比喻微小的事物,也比喻開始時微小,但有遠大發展前途的新事物。偏正式結構,含褒義;在句中一般作主語、賓語。 [3] 
  • 運用示例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五十一回:“雖星星之火,能燒萬頌之田。” [4] 
明·張居正《答雲南巡撫何萊山論夷情》:“究觀近年之事,皆起於不才武職,貪黷有司,及四方無籍奸徒竄入其中者,激而構煽之,星星之火,遂成燎原。” [5] 
明·朱國禎《湧幢小品》:“至癸卯妖書事發,若從歸德之言,星星之火,勺水可滅。” [5] 
清·孫士毅《紀盜》:“捷書旦夕報神州,草澤豈容仍嘯聚;星星之火滑滑泉,不優一家憂一路。” [5] 
參考資料
  • 1.    王金華,魏碧雯,吳江編. 選自小學 初中語文課本 成語解析和練習[M]. 西安:未來出版社, 1985.08:13-15
  • 2.    姚遠方著. 不斷超越極致[M]. 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2019.10:035
  • 3.    星星之火的解釋  .漢典[引用日期2023-01-02]
  • 4.    王光漢主編. 中華好成語[M]. 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 2017.01.
  • 5.    倪寶元/主編. 成語範例大詞典[M]. 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 1997.01: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