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霾預警信號

鎖定
霾預警信號,是指氣象主管機構所屬的氣象台站向社會公眾發佈的霾預警信息。
霾預警信號分二級,分別以黃色、橙色表示。 [4] 
中文名
霾預警信號
外文名
Haze warning signal
制定依據
氣象災害預警信號與防禦指南
信號顏色
黃色、橙色和紅色

霾預警信號預警説明

霾預警信號黃色預警

  • 預警含義
12小時內可能出現能見度小於3000米的霾,或者已經出現能見度小於3000米的霾且可能持續。 [4] 
  • 防禦指南
1.駕駛人員小心駕駛;2.因空氣質量明顯降低,人員需適當防護;3.呼吸道疾病患者儘量減少外出,外出時可帶上口罩。 [4] 

霾預警信號橙色預警

  • 預警含義
6小時內可能出現能見度小於2000米的霾,或者已經出現能見度小於2000米的霾且可能持續。
  • 防禦指南
1.機場、高速公路、輪渡碼頭等單位加強交通管理,保障安全;2.駕駛人員謹慎駕駛;3.空氣質量差,人員需適當防護;4.人員減少户外活動,呼吸道疾病患者儘量避免外出,外出時可帶上口罩。 [4] 

霾預警信號參考依據

北京市氣象災害預警信號與防禦指南》修訂工作完成。2013年5月9日,北京市氣象局發佈消息,新版本修訂了四種氣象預警信號,分別是沙塵颱風和道路結冰。同時,為了讓這些預警信號更加通俗易懂,所有等級的預警信號都增加了預報用語;防禦指南部分也更加細化,在遇到氣象災害時,針對政府機關、學生、司機、行人等不同人羣,給出了具體的防禦措施。

霾預警信號首次發佈

霧霾天氣 霧霾天氣
2013年1月28日,我國中東部地區出現了大範圍的霧霾天氣,導致空氣質量持續下降。中央氣象台在大霧預警之外,也同時發佈了霾藍色預警信號,這是我國首次發佈單獨的霾預警。北京市部分路段能見度降到500米以下,全市空氣質量達到“嚴重污染”。 [1] 
據悉,這是中央氣象台首次就霾單獨發佈預警信號。此前,在2013年1月13日,中央氣象台曾發佈霧霾黃色預警。
中央氣象台有關人士解釋,2013年1月13日,針對霾的國家預警制度尚未特別完善,霾只有藍色預警級別。2013年1月13日時,考慮到首次發佈和霾相關預警等因素,因此結合了霧和霾,發佈了霧霾黃色預警信號。其表示,今後可能會對霾的預警制度進一步修改。
此次全國範圍的霾預警也同時伴隨着大霧藍色預警信號。 [2] 
氣象專家介紹,此前,中央氣象台經常發佈霧霾預警。但實際上,“霧”與“霾”有嚴格區分。霧由水汽組成,是近地面層空氣中懸浮大量水滴或冰晶微粒,使水平能見度降至1公里以下的天氣現象。大量PM2.5等顆粒物飄浮在空氣中,使水平能見度大於1公里但小於10公里的空氣普遍混濁現象,則稱為霾,霾一般呈灰色或黃色,是污染源排放和氣象條件共同作用的結果。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