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霍拉舞曲

鎖定
霍拉舞曲,又譯《頓音霍拉》,大約作於1906年,原為羅馬尼亞民族器樂曲,後被改編為管絃樂曲和小提琴(海飛茨改編)、小號長笛等樂器的獨奏曲等,流傳很廣。
中文名
霍拉舞曲
別    名
多伊那
性    質
民間歌舞體裁
流行地區
羅馬尼亞和摩爾多瓦等地區
樂曲賞析
霍拉舞曲為流行於羅馬尼亞和摩爾多瓦等地區的一種民間歌舞體裁,又稱多伊那,產生於牧民地區。通常分為兩種形式:一類多為悠長的歌調,猶如牧人的悲歌;另一類則為活潑的輪舞,常用2/4拍,且多用裝飾音和顫音。本曲具有輪舞類型的霍拉舞曲體裁特徵。
樂曲一開始即以明快活潑的伴奏引出小提琴以斷弓技法奏出的頓音主題,如同鳥鳴般婉轉的顫音和飛泉般奔瀉的快速的頓音,形成了一個歡騰的鄉村舞會場面,充滿了熾烈的歡樂氣氛(片段1)。主題素材的不斷展開,使樂曲逐漸形成高潮。最後再現主題,突然結束。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