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電影香江之功夫世家

鎖定
《電影香江之功夫世家》是由Ian Taylor執導的動作紀錄片,由李小龍洪金寶李連杰成龍姜大衞鄭佩佩惠英紅邵逸夫楚原元奎吳宇森劉家良劉家輝等參加演出 [1]  ,影片於2003年在中國香港上映。
該片以回顧邵氏武俠、香港功夫影片為主,從多個角度呈現了邵氏電影王國的昔日輝煌的故事。 [2] 
中文名
電影香江之功夫世家
外文名
Chop Socky: Cinema Hong
類    型
紀錄片、動作
製片地區
美國、中國香港
導    演
伊恩·泰勒
編    劇
伊恩·泰勒
製片人
薩瑪納·瑞、邁克爾·魯傑羅
主    演
李小龍、鄭佩佩、洪金寶、成龍、劉家良、惠英紅、劉家輝、邵逸夫
片    長
147 分鐘
上映時間
2003年
對白語言
粵語、英語、普通話
色    彩
彩色
imdb編碼
tt0420549

電影香江之功夫世家劇情簡介

影片海報 影片海報
《電影香江》是一個回顧里程碑式的紀錄片系列,包括——功夫世家、刀光劍影及儷影傾情。將全世界最具活力以及代表電影製作鼻祖之一——香港電影業,全面及深入地呈獻各位眼前。由大家耳熟能詳的紅星奮鬥史,以致鮮為人知的幕後花絮,都為大家逐一搜羅。透過這個系列,大家可更清楚瞭解香港電影的歷史,重温不同的人和事。

電影香江之功夫世家演職員表

電影香江之功夫世家演員表

    • 李小龍 飾 他自己(存檔錄像)
      配音  -
    • 楚原 飾 他自己
      配音  -

電影香江之功夫世家職員表

製作人 Samanna Lui
監製 Michael Ruggiero
導演 Ian Taylor
編劇 Ian Taylor
攝影 Hamdani Milas、邵逸夫
展開
演職員表資料來源 [3-5] 

電影香江之功夫世家幕後製作

70年代“功夫”這兩個中文字開始漸為世人所熟悉;而香港電影業在製作功夫片方面,正是得天獨厚,獨領風騷。事實上,功夫片之所以能夠成為香港電影的標誌,當拜中國民族英雄及功夫宗師黃飛鴻師傅所賜。這位家傳户曉的人物出生於清末時代,卒于軍閥割據,外寇入侵的二十年代。他的忠肝義膽,不畏強權,鋤強扶弱,為國家社稷甘願犧牲的俠義精神,一直為人所稱道。不少電影都將這位英雄的一生,搬上銀幕,以揚其不朽志節;而飾演此英雄人物最深入民心的當首推關德興師傅,他曾演出76部黃飛鴻系列電影,這紀錄已被列入健力士大全之內。此外,享譽國際巨星成龍以及李連杰均曾擔演過這中國民族英雄的角色。
早期的武術功夫電影,在拍攝時並沒有武術指導為影片設計打鬥動作。直至60年代,一代功夫武俠片大導演張徹正式引入武術指導的概念,並將武指定位為負責電影設計武術動作及提供專業意見,奠定了武術指導的楷模。在武術指導之中,最為人熟悉的劉家良師傅師承於一代功夫宗師黃飛鴻,劉師傅本身是一位真正功夫大師,他曾為邵氏執導了數十部功夫經典。特輯收錄他部份作品,包括《方世玉與洪熙官》、《陸阿採與黃飛鴻》、《爛頭何》、《五郎八卦棍》,以及《少林36房》等,與大家重温早期功夫片的“硬橋硬馬”真功夫。此外,特輯還非凡選錄了成龍的《醉拳》,李連杰的《黃飛鴻》,以及張徹的另類功夫經典《五毒》,從多角度欣賞不同流派演繹功夫的精髓。
特輯亦會從客觀角度分析一代傳奇巨星李小龍的電影風格及對香港電影業的影響。另外,亦會與大家一起探討由劉家良師傅一手開闢的功夫片支流—“喜劇功夫片”;由他第一部執導的《神打》,以至近作《醉馬騮》等,均有所論及。另外,當然少不了收錄大量珍貴的功夫巨星的訪問片段,包括李小龍、成龍、李連杰、“三毛”洪金寶、劉家良、惠英紅、劉家輝,以及新晉“打女”姚瑤。他們均會暢談功夫片的誕生、興盛、改變,及至再次進軍荷里活等,還有他們對功夫片的情懷。這些都證實香港在全球電影業中的確是得天獨厚,足以創下“功夫片”的神話。 [6] 

電影香江之功夫世家製作發行

電影香江之功夫世家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
上映/發行日期(細節)
中國香港
2003年
美國
2004年7月31日 [7] 

電影香江之功夫世家主創單位

製作公司
Independent Film Channel [美國]
天映娛樂 [中國香港]
Bang Productions [新加坡]
Discovery Channel International (DCI) [美國]
IFC
發行公司
Deltamac Entertainment [中國香港]
Docurama [美國]
Discovery International [美國]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