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電子煙

(2022年10月1日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鎖定
《電子煙》(GB 41700-2022)是2022年10月1日實施的一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歸口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煙草專賣局。 [2] 
國家標準《電子煙》(GB 41700-2022)界定了電子煙的術語和定義,規定了電子煙設計與原材料要求、技術要求,描述了試驗方法,給出了標誌和產品説明書。該標準適用於電子煙及電子煙組件。該標準不適用於其他煙草製品。 [5] 
中文名
電子煙
外文名
Electronic cigarette
標準號
GB 41700-2022
標準類別
煙草製品
性    質
強制性國家標準
發佈日期
2022年4月8日
實施日期
2022年10月1日
中國標準分類號
X87
國際標準分類號
65.160
執行單位
全國煙草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歸口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煙草專賣局
主管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煙草專賣局
狀    態
現行

電子煙制定過程

電子煙制定背景

電子煙又名電子煙鹼傳輸系統,是一類設計用來向肺部傳輸煙鹼的消費品,類似捲煙或雪茄煙,可迅速向消費者傳送足夠的煙鹼來模擬吸煙的感官感受。將一個塑料管或金屬的一端置於嘴中,吸氣並抽出裝置中空氣和蒸氣的混合物並送入呼吸系統。包括電子霧化系統、可充電電池和充電器、電子調節器和可更換的煙彈,煙彈中可含有煙鹼及其他化學物質。中國是電子煙第一生產大國,中國國內電子煙的銷售數量在逐年增加,但電子煙的監管處於 “無產品標準、無質量監管、無安全評估”的“三無”狀態。若無標準進行嚴格規範,電子煙會對消費者的健康、安全產生直接的威脅。 [7]  因此,為保護消費者利益,規範電子煙產業發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下達了電子煙強制性國家標準的制訂計劃。 [3] 

電子煙編制進程

  • 標準計劃
2017年9月28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下達2017年第三批國家標準制修訂計劃,《電子煙》標準的計劃號為20171624-Q-456。該標準由國家煙草專賣局提出,歸口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煙草專賣局。 [3] 
  • 標準起草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下達標準項目任務計劃書後,上海新型煙草製品研究院等7家單位共同確定了標準的總體研究思路:根據電子煙的產品屬性和特點,在充分調研已有標準和技術資料的基礎上,結合電子煙普查分析結果和吸煙行為學調查研究結果,針對電子煙各部分開展風險分析研究,提出電子煙的標準框架及各部分特性指標要求,並建立相應分析檢測方法。 [3] 
根據總體思路,確定了標準的主要研究內容,並設立了8個專項工作組開展相關研究工作:①電子煙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文獻研究;②電子煙產品關鍵指標篩選與評價研究;③電子煙消費者吸煙行為和暴露風險研究;④電子煙煙用材料風險評估研究;⑤煙鹼風險評估研究;⑥電子煙霧化物使用物質安全風險評估研究;⑦電子煙氣溶膠常規化學成分及高度關注物分析研究;⑧電子煙包裝、標識、貯存、運輸風險評估研究。 [3] 
進一步組織開展法律法規、相關標準的調研分析;電子煙煙具、電子煙煙用材料、霧化物、電子煙組件及電子煙釋放物安全風險的標準研究與驗證;並針對液體霧化物電子煙和固體霧化物電子煙(俗稱“草本煙”)兩類產品,廣泛聽取了電子煙品牌企業、電子煙煙具生產企業、電子煙霧化物生產企業的意見和建議;最終形成了《電子煙》國標徵求意見稿。 [3] 
  • 徵求意見
2021年11月30日,國家煙草專賣局已組織完成《電子煙》國家標準(徵求意見稿)並公開徵求意見。 [3] 
2022年3月11日,國家煙草專賣局在充分吸納各方意見的基礎上進行了修改完善,形成《電子煙》國家標準(二次徵求意見稿),再次公開徵求意見。 [4] 
  • 發佈實施
2022年4月8日,國家標準《電子煙》(GB 41700-2022)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佈。 [1] 
2022年10月1日,國家標準《電子煙》(GB 41700-2022)實施。 [5] 

電子煙制定依據

國家標準《電子煙》(GB 41700-2022)依據中國國家標準《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GB/T 1.1-2020)規則起草。 [5] 

電子煙起草工作

主要起草單位:上海新型煙草製品研究院中國煙草總公司鄭州煙草研究院、雲南煙草科學研究院、中國煙草標準化研究中心、國家煙草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湖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上海煙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主要起草人:陳超英劉惠民、鄭賽晶、俞健、夭建華、吳達、杜文、陳歡、沈軼、謝復煒、沈世豪、劉鴻、侯宏衞、韓書磊、管瑩、楊菁、陳永寬、練文柳、樊美娟、陳宸、劉百戰、陳超、繆明明、劉紹鋒、趙文濤、張怡春、馮奇、羅昌榮、陳連芳、李雪梅、陸怡峯、趙閣、陸誠瑋、劉廣超、丁駿、茹潔雄、嚴大為、張慧、秦燕華、艾明歡、龐永強、朱東來、趙樂、張承明、劉彤、繆恩銘、劉姜瑾、張瑋、高嶧涵、姜興益、李峯、高茜、付亞寧、李永霞、王天南、孔維松、張琿姿、朱風鵬、牛佳佳、安彤、羅彥波、汪陽忠、王紅娟、張洪非、葉長文、李曉楠。 [2] 

電子煙標準目次

前言
1 範圍
1
2 規範性引用文件
1
3 術語和定義
2
4 設計與原材料要求
3
5 技術要求
4
6 試驗方法
5
7 標誌和產品説明書
6
附錄A(規範性)霧化物中允許使用的添加劑及最大使用量
8
附錄B(規範性)霧化區域温度試驗方法
12
附錄C(規範性)霧化物中2,3-丁二酮的測定
14
附錄D(規範性)電子煙標準抽吸條件
17
附錄E(規範性)電子煙釋放物中煙鹼釋放量的測定
18
附錄F(規範性)電子煙釋放物中甲醛、乙醛、丙烯醛和2,3-丁二酮釋放量的測定
21
參考資料: [5] 

電子煙內容範圍

國家標準《電子煙》(GB 41700-2022)界定了電子煙的術語和定義,規定了電子煙設計與原材料要求、技術要求,描述了試驗方法,給出了標誌和產品説明書。該標準適用於電子煙及電子煙組件。該標準不適用於其他煙草製品。 [5] 

電子煙引用文件

GB/T 1540 紙和紙板吸水性的測定—可勃法
GB 4806.11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接觸用橡膠材料及製品
GB/T 2423.7-2018 環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Ec:粗率操作造成的衝擊(主要用於設備型樣品)
GB 5009.11-2014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總砷及無機砷的測定
GB 5009.74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中重金屬限量試驗
GB 4343.1 家用電器、電動工具和類似器具的電磁兼容要求—第1部分:發射
GB 4706.1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 6682 分析實驗室用水規格和試驗方法
GB 4806.1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接觸材料及製品通用安全要求
GB/T 16450 常規分析用吸煙機、定義和標準條件
GB 4806.3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搪瓷製品
GB 29216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丙二醇
GB 4806.4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陶瓷製品
GB 29950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甘油
GB 4806.5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玻璃製品
GB/T 41701-2022 電子煙煙液—煙鹼、丙二醇和丙三醇的測定—氣相色譜法
GB 4806.6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接觸用塑料樹脂
SJ/T 11364 電子電氣產品有害物質限制使用標識要求
GB 4806.7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接觸用塑料材料及製品
SJ/T 11796 電子煙用鋰離子電池和電池組通用規範
GB 4806.8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接觸用紙和紙板材料及製品
YC/T 164 煙用香精
GB 4806.9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接觸用金屬材料及製品
YC/T 559 煙草特徵性成分—生物鹼的測定—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法和氣相色譜-串聯質譜法
GB 4806.10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接觸用塗料及塗層

參考資料: [5] 

電子煙實施建議

該標準正式實施後,市場上銷售的電子煙產品必須符合國家標準。考慮到《電子煙》國家標準發佈後,電子煙生產企業需要根據標準要求對產品進行合規性設計,完成產品改造,並向有關部門申請產品檢測和技術審評等工作,這些都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設定了5個月的實施過渡期。在實施過渡期期間,電子煙生產企業要開展標準的宣貫培訓,深入瞭解標準技術內容,儘早實現產品達標。 [6] 

電子煙意義價值

國家標準《電子煙》(GB 41700-2022)的發佈實施,是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推進電子煙產業法治化、規範化治理要求、深入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及其實施條例、解決電子煙市場與產業存在的突出問題、保障人民羣眾身體健康和消費者合法權益的重要舉措。 [6] 
該標準有助於保護消費者的健康 電子煙標準項目的完成,可對煙液中的添加劑的使用和限量進行限制,對可接觸材料進行評估,對電子煙器具的其他組件進行規範要求,保證電子煙的安全使用,保護消費者的健康。有利於減少對未成年人和非吸煙者的危害 項目的完成,可以防範未成年的誤接觸,並警示未成年人吸食電子煙的風險,避免過量煙鹼的皮膚接觸對非吸煙者造成的傷害。有利於防止國家財税的流失,項目的完成,對明確電子煙的監管屬性有一定的幫助,可給税務部門徵税的合理依據,防止國家財税的流失。有利於提升中國在國際電子煙行業中的競爭地位 雖然目前國際上電子煙的主要生產基地是在國內,但是具有競爭力的產品寥寥無幾,而且“三無”狀態的監管,必將逐漸流失這一市場。有利於為增強監管、規範市場、提升中國電子煙產品在國際上的競爭力提供幫助。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