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電子信息時代

鎖定
電子信息時代
20世紀四五十年代,以原子能技術、航天技術和電子計算機的運用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開始興起,它將人類社會帶入了電子信息時代。這一時期,資本主義經濟呈階段性發展,經濟格局從美國獨霸向多元化、一體化、區域集團化方向發展,資本主義殖民體系徹底崩潰,但不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舊秩序依然存在。
中文名
電子信息時代
背    景
第三次科技革命
技    術
機械、電子技術
發生時間
20世紀四五十年代
⑴第三次科技革命
條件:科學理論的突破成為理論基礎,機械、電子原有技術的進步,成為它的技術條件,第二次世界大戰加速了它的到來,戰後經濟恢復的需要,冷戰的刺激,推動了它的到來。標誌:以原子能技術的發展和利用、計算機的發展和利用為標誌。成為推動資本主義經濟在二戰後迅速發展的最有利的因素之一。
⑵戰後資本主義經濟特徵
戰後初期,是資本主義世界經濟恢復發展時期。第二次世界大戰進一步削弱了除美國以外的幾乎所有的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實力。戰後美國憑藉其強大的經濟實力,在資本主義世界體系中起了主要作用。二戰結束到50年代初,西方各國依靠美國資本的援助(馬歇爾計劃),迅速恢復了生產。50~70年代,是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的“黃金時期”。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開展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70年代以後,是經濟“滯脹”和低速發展時期。1973年由於中東“石油戰”,引發了戰後資本主義世界最嚴重的一次經濟危機(1973~1975年),此後西方經濟陷入了“滯脹”狀態。為此,西方國家經濟政策作了重大調整,交替實行強化和放鬆國家干預經濟,鼓勵自由競爭或兩者兼顧。80年代出現經濟恢復和發展的好勢頭。70年代以來,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不平衡性加劇,出現了經濟發展的新格局。1973年,以美元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佈雷頓森林體系)崩潰,美國經濟霸主地位動搖。由70年代前美國獨霸、歐日依附演變為美、日、歐三足鼎立的經濟發展格局。80年代中期以來,經濟集團化、區域化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