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雷默庵

鎖定
雷默庵(1221年11月30日-1295年) [1]  名時中,字可權,號默庵,又號雙橋老人。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後居武昌金牛鎮(今湖北大冶),中國南宋宗教人物,中國道教天心派支派混元派創始人。 [2] 
雷默庵幼習辭賦,後通詩經,精心道學,專務性理。南宋景定年間(1260年-1264年),雷默庵絕念功名,於所居金牛鎮置壇祀事。自稱鹹淳六年(1270年)三月初三,玄武誕辰,當其在道壇焚香朗誦《度人經》時,蒙路真君下降,授以《混元六天如意道法》,又感辛天君下壇告知,始傳道授法。路真君囑其開闡“雷霆之教”,普濟眾生。元貞元年(1295年),雷默庵逝世。 [2] 
雷默庵稱“雷霆之教”為太上老君所授,專以《度人經》為主。故其化導世人及開度弟子時,皆先令其精心誦經。其傳道以《度人經》為主,摻行天心正法,四方聞其道行卓異,及其門者日眾。弟子數千人,分東南、西蜀兩派,首度盧、李二宗師及南康(今江西贛州)查泰宇。從此,盧、李之道行於西蜀,泰宇之道行乎東南。其法派與廖守真所傳的天心派略近相同。雷默庵著有《道法直指》《原道歌》《心法序要》,闡發“混元通化之妙”。所著之書皆已不存。 [2] 
別    名
雷時中
可權
默庵
所處時代
南宋嘉定年
出生日期
1221年11月30日
逝世日期
1295年
本    名
雷默庵
派    系
混元派
所屬宗教
道教
信奉尊神
真武大帝
創派人
雷默庵
創派時代
南宋

雷默庵雷默庵簡介

雷默庵姓雷,諱時中,字可權,號默庵。豫章(即今江西南昌)人,道教重要教主之一 。
北宋時期道教神霄雷法興起,神霄雷法天心派傳於湖北,其教主“玄帝”是湖北地區信教眾弟子及信徒所崇奉的主神。
根據《道藏》中《歷世真仙體道通鑑續篇》第五卷中四四六頁記摘錄如下:  “真人姓雷,諱時中,字可權,號默庵。其先本豫章人(釋:即今江西南昌),後家於今湖廣之武昌金牛鎮,所居溪水迴環,東西二橋,故又號雙橋老人。生於宋嘉定辛巳年(公元1221年)十一月十五日辰時。幼習詞賦,後通詩經,三領鄉薦,精心道學,專務性理。與九江吉甫親,因巳未庚申之難,揭家依居吉甫。甲子歲(公元1264年,應43歲)殿帥往太平宮酬醮。師從其行,夜宿太平宮之聽雨軒。恍惚間見上帝親謂語曰:‘卿,陽祿無份,陰官有緣。不須留意功名。’是夕,本宮知宮(釋:即是太平宮主持)亦夢採訪真君。告曰:‘來日午刻可精嚴祀事,五百靈官中有一靈官親降於壇炷香。’次日午朝,殿帥謂師曰:‘我困甚,師可代燒香’。及至壇中,知宮大駭,方知師五百靈官中人也。後知宮白於師,師愈留心道法,絕念功名。復回居金牛鎮,置壇祀事。庚午(公元:1270年,應53歲)三月三日,玄武誕辰,(釋:就此可以瞭解真武的神傳在湖北的影響)可師具表賀,焚香朗頌《度人經》,忽有一道人標格異常自外至,謂曰:‘貧道有一階道法,特來授汝’。因出袖中書一卷曰:‘可置此文於壇中,齋戒七日後方可開看’。師受之置於香案,回首道人已出,不知所在。方悟其為異人也。(釋:可以假借是神仙顯象度人)入壇拜謝,持誠齋戒七日,焚香拜禮開看其文,乃‘混元六天如意道法’。(注:據《道藏》中錄《道法會元》一百五十四卷,其書目名應是《混元六天妙道一氣如意大法》)看畢,壇中白晝如夜,須臾雷火佈滿,雷霆辛天君立於案上曰:‘吾奉昊天敕命,付卿開闡雷霆之教,普濟眾生。吾教上帝為主, 吾佐之,以卿行之。前日授卿之文者,乃祖師路真君也。卿名在仙籍,七世為儒,三世行法,並無纖過,當大興吾教。

雷默庵創教歷程

   道教
道教(2張)
道藏洞神部《 太上説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 》記載,真武大帝是太上老君第八十二次變化之身,降世演教傳法度人。作為“玄帝”是武當道教的主神,其又有眾化之稱號,又稱“混元六天傳法教主”。分神下降演世創教於神霄雷法混元教派。其教派首創於湖北。祖 師雷默庵於公元1270年3月3日,玄武誕辰,雷默庵在先師具表賀,焚香朗頌《度人經》時,得路大安真人傳授《混元六天如意道法》一卷後,又感辛天君下壇告知:“吾奉昊天敕命,付卿開闡雷霆之教,普濟眾生。吾教上帝為主,以吾佐之,以卿行之。前日授卿之文者,乃老師父路真君也。卿名在仙籍,七世為儒,三世行法,並無纖過,當大興吾教。”武當玄天派、武當派、混元派均供奉真武大帝為祖師。
進入南宋時,湖北地區獨創的混元派系其所傳正法恰是:
《混元六天如意大法》。武當山還保留了混元派譜如下:
一永通玄宗 道高本常清 德祥恭敬泰 義久復圓明
混元三教主 天地君親師 日月星斗真 金木水火土
另白雲觀所存混元派譜為:
混元乾坤祖 天地日月星 三教諸經師 金木水火土
渾合本空洞 朝謁上玉京 虛無生一氣 良久歸太清。

雷默庵史料記載

“……所着《心法序要》、《道法直指》、《原道歌》皆發揚混元道化之妙。以至元乙未四月初五日沐浴更衣端坐臨午,命盧、李二師率諸門人諷《度人經》一卷畢,即索筆紙書頌曰:‘一輪明月照清穹,萬里無雲光霽中。自在逍遙無一事,圓融常與太虛同’,頌畢凝然而逝。是年冬,弟子奉葬於郡之顏山後,雷霆累降筆雲:上帝已升真人為玄都上相混元妙道普濟真君雷神演教天尊。”  由上述的記載可知:雷默庵是在1264年到江西太平宮,得到知宮的點化後回湖北,於公元1270年3月3日,玄武誕辰,雷默庵在先師具表賀,焚香朗頌《度人經》時,得路大安真人傳授《混元六天如意道法》一卷後,又感辛天君下壇告知,故而開始傳道授法。根據上文可知 :“以吾佐之”是神傳護佑,“以卿行之”是人傳奉教。 由此雷默庵在天心派神霄雷法的教理下創立混元教派。

雷默庵混元派

天師 教長
天師 教長 (2張)
在北宋,江南道教本以正一教為主幹,在元朝時又與全真教合宗。在武當山則多種派系共存,這是湖北武當道教的特性。武當道教主神是“玄帝”,又稱“混元六天傳法教主”、三元都總管、九天遊奕使、元天上帝、蕩魔天尊等等
混元派是以道教之混元思想作為宗旨,以元神為主宰進行修煉。在《修煉直指》中,雷默庵很精闢的論斷闡述出:“夫修真之事皆是自己本真,非他外物而成者。其修煉亦自然之功,更不勞心費力。且四時代謝,為萬物發生。天地何嘗用力施工,皆自然而然。”主張“吾身者魂魄也,日月即天地之魂魄,魂魄即吾身之日月也,先賢所謂日魂月魄是也。日月常交會,天地所以無窮。魂魄常支離人身,所以有盡。”雷默庵闡述到:“故天地之造化不外乎魂魄,日火也,魂亦火也。而心為神舍,神即魂神。心賴肝木相生,則魂神居焉,故曰:‘龍從火裏出’。月水也,魄亦水也,而腎為氣海,氣即魄。氣賴肺金相生,則魄氣依焉,故曰:‘虎向水中生’。聖人設教,千經萬論,莫不教人收心養氣。總而言之不過拘制魂魄而已。”  混元教派秉持混天思想體系,將人體頭部以喻應天,腹部以喻應地,將人體的任督二脈以感應天地之氣。設百會為先天之鼎。(含泥丸)設會陰為先天之爐(含膀胱),又以任脈對應南鬥,督脈對應北斗。是應先天之卦,應先天品物流行之氣。視祖竅為窗口,百會及會陰為門户。又設肚臍為後天之鼎,膀胱為後天之爐。生門臍是生我之根,命門是死我之蒂。修煉就是要生化,返聚先天真一之氣於後天鼎中,以求返還之機。“寂然不動,感而邃通。”
雷默庵 雷默庵
《歷世真仙體道通鑑續篇》還載:是年(1270年),“四方聞其道行卓異,及其門者日眾。弟子數千人,分東南西蜀兩派,首度盧、李二宗師及南康查泰宇。由是盧、李之道行於西蜀,泰宇之道行乎東南。混元之教大行於世。”道教混元派由此流傳下來。混元派既形成為湖北地區的特有教派後,其主壇又遍及湖北的武當山及九宮山。隨即盛行四川與東南。
混元派傳承,雖然師祖字派為“昌”字,師父字派為“宏”字,上沿字派斷脈,依修持方法理論在接嗣中皆完美無缺。凡是稟承混天學説的思想及流派應為“混元派”,這是古人的一種説法。以修煉內丹為主以神霄雷法濟世度人為輔是混元教派的修持宗旨及特徵。按此推論,時至今日,這種“混元派”的影響還很大。武當山真武大帝的威儀及神傳現在已經遠播大陸及港、澳、台兩岸四地及其它許多國家和地區。惟願:  混元再現,真武演正。  隨緣入世,德備功成。  弘道傳教,濟渡眾生。  無為自化,世界大同。

雷默庵真武

真武亦稱“玄武”。俗稱“真武大帝”、“玄天上帝”。道教所奉的神。相傳古淨樂國王的太子,生而神猛,越東海來遊,遇天神授以寶劍,入湖北武當山修煉,經四十二年而功成,白日飛昇,威鎮北方,號玄武君。宋諱玄字,因稱真武。宋趙彥衞《雲麓漫鈔》卷九:“朱雀、玄武、青龍、白虎,為四方之神。祥符間避聖祖諱,始改玄武。.....後興醴泉觀,得龜蛇。道士以為真武觀,繪其像為北方之神。
參考資料
  • 1.    文章下有生於宋嘉定辛巳年(公元1221年)十一月十五日辰時,轉換公曆就是
  • 2.    混元派  .中國大百科全書[引用日期2023-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