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雷德森

鎖定
雷德森,生於1938年10月,寧化縣翠江鎮人。1960年7月畢業於福建農學院農學系,1964年進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學習,1981年到中共中央黨校深造。教授。任福州大學軟科學研究所所長,人文社科系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
中文名
雷德森
國    籍
中國
籍    貫
寧化縣翠江鎮
出生日期
1938年10月
畢業院校
福建農學院
出生地
寧化縣
代表作品
《自動化與社會發展》
職    稱
教授

雷德森人物生平

雷德森在"七五"以來十分重視教研與經濟社會的結合,積極開展科技與經濟發展戰略的研究,特別是高技術產業化、科技園與知識分子問題的研究,先後主持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2項省級科研項目。多次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在國內外發表"試論發現與發明的同時性"、"科學研究中的協同效應"、"論科學園的雷同性"等學術論文80餘篇。
雷德森現擔任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理事、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理事、中國STS(科學、技術、社會)研究會(籌)理事、福建省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副理事長、福建省系統工程學會和福建省未來學會常務理事等職。
同時被聘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管理科學部同行評議專家、教育部高校博士學科點專項基金項目同行評議專家、中共福建省政策研究室特約研究員、福建省人民政府"十五"計劃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福建省工程諮詢總公司專家委員會委員、福建省科技促進發展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福建經濟技術開發區顧問、深圳智天實業開發有限公司高級顧問等。

雷德森主要成就

1989年被授予校優秀教師,1997年被授予福建省"兩課"優秀教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待遇。
研究成果有8項獲福建省科技進步獎和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三等獎。在福建省高校首先建立軟科學研究所,在國內首先創建"科學學與科學管理"碩士點。

雷德森出版著作

出版了《自動化與社會發展》、《高技術產業化道路探索》、《系統方法與地區戰略規劃》等8部專編著(含合作)

雷德森人物評價

從事高等學校教育工作以來勤於耕耘、治學嚴謹,先後承擔《自然辯證法》、《現代科技革命與馬克思主義》、《發展戰略學》等多門碩士生、博士生課程的教學工作,注重教書育人,受到學生的普遍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