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福州大學軟科學研究所

鎖定
福州大學軟科學研究所堅持軟科學要為各級各類決策服務的方向,要為決策民主化和科學化提供支持,圍繞科教興國戰略和科學發展觀,以科技管理及現代決策理論與方法研究為重點,與政府部門、非營利組織和企業等保持和發展良好的合作關係,並將研究領域拓展到區域經濟發展、閩台科技交流與合作、科技與經濟結合、科技與教育創新、可持續發展、高等教育與人力資源開發等方面的公共決策與管理,在培養高素質、高層次專業管理人才、研究國家和福建省重大發展戰略及政策問題等方面,形成一定的特色,在國內和國際學術界產生積極的影響。
中文名
福州大學軟科學研究所

福州大學軟科學研究所研究方向

福州大學軟科學研究所在省領導和學校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教研隊伍不斷壯大,教研條件日益完善,教學和研究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圍繞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和可持續發展戰略,以及科學發展觀,在立足福建,面向全國,開展科學學的理論和方法、區域和企業發展戰略與規劃、海峽兩岸科技交流與合作、系統科學理論與方法、高技術產業化、科技創新與政策、人力資源開發等方面的研究不斷深化和拓展,研究成果在服務決策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加強與國內高校、科研機構的交流與合作的同時,積極開展與國際同行的學術交流與合作。“八五”以來,研究所共承擔相關研究課題105項,其中國家級課題11項,省部級課題82項,以及一批國家、省(市)橫向或合作研究課題;出版了專編著36部,發表學術論文680餘篇;獲得省部級科技成果獎40餘項。在培養高素質、高層次專業人才方面,也取得了積極的成果。

福州大學軟科學研究所發展歷史

福州大學軟科學研究所的前身為1981年建立的福州大學自然辯證法教研室,以及1984年5月成立的福州大學科學學與科技管理研究室。1987年兩室合併創立福州大學軟科學研究所,屬福州大學校級研究機構。2005年被授為福建省軟科學研究基地。

福州大學軟科學研究所科研成就

1、承擔國家自然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1項;省部級重大項目12項;國際合作項目5項;福建省各廳局下達的縱向重大研究課題40餘項;福建省各市(區)政府、開發區和企業委託的橫向重大規劃和研究課題30餘項。
2、承擔福建省3個重大發展報告(年報)的研究和編制工作:《福建科技發展報告》、《福建省創新型企業發展報告》、《福建科普資源共建共享發展報告》。
3、為福建省有關政府部門、事業單位和企業等社會各界的重大發展戰略及政策問題提供諮詢服務。
4、在促進海峽兩岸科技交流與合作,落實“先行先試”方面,承擔推進兩岸教育的建立與合作的策劃和聯繫,兩岸區域發展論壇的策劃和組織工作。
5、軟科學研究所是《科學學在中國》的高校主要機構之一,全國3個一級學會的理事單位,有5個全國學會的常務理事和理事,有2個國家一級雜誌的編委,1個國際雜誌論文評審專家。

福州大學軟科學研究所人才培養

1993年由國家學位委員會批准為“科學學與科技管理”碩士點(當時是福州大學第一個交叉科學碩士點),1997年學科調整後列入“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2005年被列為省級重點學科。2006年為“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一級學科博士點單位。
福州大學軟科學研究所專門從事軟科學方面的科學研究與教學工作。現有專、兼職研究人員17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5人,博士8人、擁有博士生導師5人,閩江學者、長江學者1人。是一個以教授和博士為主體的教學研究團隊。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