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永州花鼓戲

鎖定
永州花鼓戲又稱零陵花鼓戲,是湖南傳統戲曲劇種之一。舊稱花燈,或名調子戲,由祁陽花鼓燈和道州調子戲合併而成,傳統民間歌舞為其繁衍發展的基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1951年初祁陽花鼓燈藝人來零陵,組建了劇團。後來道州調子戲藝人加盟其間,形成了祁陽花鼓燈和道州調子戲的合流。
1956年,正式定名為零陵花鼓戲。過去,祁陽花鼓燈使用祁陽方言演唱,現已逐漸融合,使用永州官話為其舞台語言。
中文名
永州花鼓戲
別    名
零陵花鼓戲
流行地區
湖南永州
舊    稱
花燈,或名調子

永州花鼓戲起源

永州花鼓戲的源頭,分別來自祁陽花鼓燈和道州調子。而祁陽花鼓燈又來自 兩種不同的歌舞演唱形式。
永州花鼓戲 永州花鼓戲
在前, 一旦乘車在後,有鑼鼓管絃伴奏,載歌載舞,又稱為“對子調”,或稱“對子花鼓”。二是源於巫師的“出臉子”。祁陽有這種風俗,為求人畜平安,在立冬前要請巫師唱“慶神戲”,村村如此。
慶神時,巫師戴着木雕的假面具演唱,開始是兩人演唱,一人擊鼓,一人坐唱。後來演員增至6人,都戴假面具,裝扮判官、小鬼、土地公、土地婆、王母、笑和尚等角色,載歌載舞,相互對唱或獨唱。大約在民國初年,開始與花鼓燈同台演出。在長期的同台演出中,慶神對花鼓燈的形成與發展有很大影響,花鼓燈藝人也有由巫師出身的。
道州調子則源於當地傳統傳統民間的“戲獅子”的歌舞演唱。也是每年的正月,農村人都要演唱“獅子大調”,先舞獅子,再耍武術,最後由一醜一旦唱“對子調”,由此逐漸發展為情節簡單的“獅子戲”。這種“獅子戲”便是道州調子戲的前型。

永州花鼓戲發展歷程

從發展歷程來看,祁陽花鼓燈、道州調子分別經歷了三個發展時期。

永州花鼓戲地花鼓時期

這是花鼓燈調子戲的萌芽期,歷時較長。主要是在禾堂坪、院子內演出,又名地花鼓。一旦一醜唱對子調,節目短小、情節簡單;內容以表現勞動生產、愛情生活為主,曲調主要是民歌小調,表演動作也主要是旦舞手巾,醜耍油紙扇,走矮步圍着旦角轉圈,動作粗獷,詼諧風趣,載歌載舞,是一種典型的歌舞型的演唱形式。

永州花鼓戲草台戲時期

永州花鼓戲 永州花鼓戲
花鼓燈、調子在這一階段形成,從歌舞型的演唱形式,逐漸過渡到説唱型為主的戲曲形式。
此時主要在臨時扎的草台上演出,參加演出人員有所增多,劇目仍以反映勞 動生產、愛情生活為主要內容,劇中人物大多是農民、藝匠、商販、教書先生以及家庭婦女
逐步增加了小生行當,由“二小戲”發展為“三小戲”。聲腔也有所發展,增加了走場調、川調、小調等各類曲調。表演的各種程式、身段,也逐漸從家務勞動、田野耕作等日常生活中集中、加工,提煉出來,同時吸取了武術、雜技等傳統民間藝術,充實和豐富了表演藝術手段。藝人迫於生計,也兼學祁劇,因此受到祁劇影響。
清末民初,移植了一批祁劇劇目,借鑑了祁劇的表演藝術,吸收了祁劇的鑼鼓牌子、伴奏曲,以及高,昆,彈等音樂素材,促進了祁陽花燈和道州調子的發展。

永州花鼓戲城鎮劇場時期

這是祁陽花鼓燈、道州調子實現合流的時期,正式形成了零陵花鼓戲,並逐級成熟、定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黨和人民政府支持民間藝術的發展,成立了零陵花鼓戲的專業劇團,改革了舊的陳規陋習,使零陵花鼓戲得到全面的發展。
永州花鼓戲流行於祁陽東安零陵道縣寧遠、江華、新田、邵陽、隆回、新寧、武岡、衡陽、常寧、嘉禾、臨武、藍山、桂陽等地,以及廣東、廣西、江西、貴州等省的部分地區。
在悠久的歷史發展中,曾與邵陽南路花鼓戲、廣西桂林彩調戲、連縣採茶戲、 贛南採茶戲等戲曲劇種,有過藝術交流和相互借鑑。

永州花鼓戲表演特色

永州花鼓戲 永州花鼓戲
在表演上,永州花鼓戲頗有特色。其表演形式發源於“對子調”的歌舞演唱。那種旦舞手帕、醜揮紙扇、走矮步、繞着旦轉圈,相互對唱的表演形式,顯得十分生動活潑。矮步、扇 花是零陵花鼓戲表演藝術最重要的基本功。
隨着劇目內容的豐富,基本功也不斷髮展。矮步的基礎上發展了踢步、矮步、踮步、滑步、起伏步等各種步法。扇花從開扇的基礎上 永州花鼓戲
發展了收扇、腰花扇、頭花扇、展翅扇、拋扇、平鋪扇等各種扇花。從一種歌舞性的演唱形式,發展到唱、做、念、打等藝術手段綜合運用的戲曲形式。永州花鼓戲反映生活的內容日漸豐富,其表演程式,也從原來紡紗織布、穿針引線、餵雞趕狗、開門掃地、挑簾掛畫、耕地犁田、挑水砍柴等家務操作和田間勞動的日常生活中,提煉出了一批表演內容更為廣闊與手、眼、身、法、步相配合的藝術功法。
由於政府的扶植和支持,永州花鼓戲得到了很快的發展。組建了幾個專業的演出團體;通過多種方式,為零陵花鼓戲培養了多方面的藝術人才;通過挖掘傳統和重新創作,進一步豐富了上演劇目;傳統的音樂曲調得到繼承和發展; 表演藝術得到了提高;演出設備和設施也得到了改善。在新的時代,永州花鼓戲獲得了新的藝術生命。

永州花鼓戲分類

永州花鼓戲的音樂曲調約300餘支,根據曲調結構、音樂風格和表現手法的
永州花鼓戲 永州花鼓戲
不同大致可分為4類:1、川調,2、打鑼腔,3、洞腔(即師公腔),4、小調。川調,源於山歌及民歌。按調式分為宮調式、羽調式兩種,宮調式強調六級音,羽調式強調七級音,花鼓戲味特別濃厚。
打鑼腔源於哼歌及勞動號子,原來僅用鑼鼓、嗩吶伴奏,人聲幫唱尾腔,得名打鑼腔,現今基本上取消了這種幫腔形式。洞腔,源於師道音樂,所以,也稱師公腔。
川調、打鑼腔、洞腔,統稱為正調,正調的結構比較方整,大多以“對仗”或“起承轉合 ”為結構形式,反覆運用。小調是一些比較原始的民歌、山歌城市小調和絲絃小調,表現情緒較為單一。某些小調發展較大,能表現多種情緒,編入了正調。
花鼓戲的表演藝術樸實、明快、活潑,行當仍以小丑、小旦、小生的表演最具特色。多以表現勞動生活為主。湖南花鼓戲從勞動人民羣眾中來,豐富了勞動人民羣眾的生活娛樂。

永州花鼓戲傳統劇目

永州花鼓戲 永州花鼓戲
永州花鼓戲的傳統劇目比較多,根據不完全統計,大約有150餘個,內容涉及到勞動人民社會生活各個方面。劇本的語言通俗,形式多樣。根據聲腔來分,小調類和走場調類的大多是“二小戲”,各佔劇目總數的15%。川調類多為大、中型劇目,佔總數的70%。其代表性的劇 目有《雲南尋夫》《打安徽》《趕子牧羊》《蘿蔔勸夫》《三看親》《假報喜》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編創了40餘出現代戲,改編整理的傳統戲有近20個。其中《雲南尋夫》《紅娃》《月明心亮》《響姑》等,曾先後參加省裏的戲曲匯演、調演,獲得好評。另外,還移植演出了現代戲100餘個,歷史戲近40個。
永州花鼓戲的音樂,主要是由祁陽花鼓燈和道州調子的音樂合流而成,包括聲樂曲和器樂曲兩大部分。唱腔音樂源自山歌、民歌、小調、巫曲和説唱音樂等民間音樂,屬於調子腔系,為曲牌聯綴體,可分為走場調、川調、小調等三大類型。伴奏音樂分為文、武二場面。文場為管絃樂,以皮琴(道縣調子為碗胡)為主奏系器;武場為打擊樂,以戰鼓具有特色。
在聲腔運用和演奏風格上,祁陽花鼓燈、道州調子有所差別。祁陽路子多為地方小調及數板,曲調輕盈活潑,旋律優美抒情。道州路子多絲絃調及走場調,曲調開朗熱烈,歡快活潑。演奏風格也不盡相同。道州路以大嗩吶為主奏樂器,顯得高亢、粗獷;祁陽路以皮琴為主奏樂器,顯得清新柔和。

永州花鼓戲發展歷史

零陵花鼓戲,過去稱為花燈或調子,主要有祁陽花鼓燈和道縣調子戲兩大藝術派系。以後,兩派合流,成為零陵花鼓戲。 花鼓戲傳入零陵的時間在清乾隆前後,距今已有200多年曆史。
清乾隆、嘉慶年間(1796—1820),諸聯所著《明齋小識》載:“花鼓戲傳來三十年,而變者屢矣。始以男,繼以女;始以日,繼以夜; 始於鄉野,繼而城市;始盛於村俗農甿,繼沿於紈絝子弟。”
永州花鼓戲 永州花鼓戲
文中概括了當時花鼓戲的發展演變情況。早期的花鼓戲,只有半職業性班社在 農村作季節性演出,由於花鼓戲經常遭受歧視和禁演,各地花鼓戲班都曾兼演當地流行的大戲劇目以作掩護,這種戲班稱“半台班”或“半戲半調”、“陰陽班子”。
建國後,各地分別成立專業劇團,進入城市劇場。據1981年統計,湖南省有花鼓戲劇團54個,併成立了湖南省花鼓戲劇院
1957年,湖南省戲曲學校成立,設有花鼓戲專科。 零陵花鼓戲的傳統劇目有150多個, 內容主要是表現勞動人民的生產勞動、婚姻愛情和其他社會生活;形式多樣,風格各異;語言通俗,形象生動,富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唸白、歌舞、聲腔、伴奏等,都富有地方特色,為流行地區羣眾所喜聞樂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1951年初祁陽花鼓燈藝人來零陵,組建了劇團。後來道州調子藝人加盟其間,形成了祁陽花鼓燈和道州調子的合流。1956年,正式定名為零陵花鼓戲。過去,祁陽花鼓燈使用祁陽方言演唱,現已逐漸融合,使用永州官話為其舞台語言。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