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雲鼓雷峯

鎖定
雲鼓雷峯是霹靂布袋戲中的虛擬組織。由佛首帝如來所創,乃佛門中專司締命制裁之組織,其規定是佛門戒律中的最高準則。名稱取自地藏菩薩本願經所提,如來所放出的種種微妙音之一的“雲雷音”,並取“雷峯塔”的鎮邪意向。在權力的劃分上,以佛首帝如來所代表的賢劫殿為主,下轄莊嚴、明慧二殿,維繫組織整體運作,另設殊印塔,專職審理與實施刑罰,並由聖彌陀進行內部監察職務。除此之外,尚有掃禪山門與勾陳山徑,以及讓犯戒者懺悔與服刑的罪身磐。 [1] 
中文名
雲鼓雷峯
活躍時期
霹靂經武紀之梟皇論戰霹靂兵燹之聖魔戰印
基地/轄區
賢劫殿、莊嚴殿、明慧殿、殊印塔、掃禪山門、勾陳山徑、證佛塔、赦刀喦、封愆禁地、開宗明卷
佛門陣法
四方天王護摩陣、華嚴三化劫、隔世法陣
奇珍異寶
佛刑禪那、佛皇舍利、六塵寶杵、荼羅梵璽
特    色
以自留禁招作為約束,留招締命,為四境佛宗共尊之法典

雲鼓雷峯組織主旨

組織名稱取自「地藏菩薩本願經」所提,如來所放出的種種微妙音之一的「雲雷音」,並取「雷峯塔」的鎮邪意向,直接在名稱上針對一頁書的入魔狀態,最後取佛門的「暮鼓晨鐘」的;「鼓」字畫龍點睛,同時也隱含了一些禪意。一般人習慣以雷喻鼓,然而雷從雲出,因此雷代表鼓聲,雲才是鼓的本體,所以組織名稱也有「直觀法身、透徹本心」的涵義。
極武修德,以重殺了業,普現一切水月。當中殊印塔便是專為佛門中人,有其自勵之人,留印締招之用,此乃佛首帝如來創建之初所制定,並由九界佛皇與天佛尊共同認可,而首位留招以供表率之人正是百世經綸一頁書,也因此奠定了雷峯戒律為四境佛宗共尊之法典。簡單來説,佛首如同現實社會的總統一職,因此並不具有絕對的獨裁強制力,一切決策接受到雲鼓雷峯戒律所審視。除此之外,尚有掃禪山門與勾陳山徑,以及讓犯戒者懺悔與服刑的罪身磐,劇情中亦帶到萬聖巖大日殿實施遮那八部刑的永往不迴路,其盡頭即是通往此處,如此一來便呼應了「佛門戒律以雲鼓雷峯為最高準則」之概念。

雲鼓雷峯組織結構

雲鼓雷峯佛首

帝如來無惑渡迷(第二任)
雲鼓雷峯 雲鼓雷峯

雲鼓雷峯殊印塔

六塵羅漢色解、聲弭、香絕、味空、觸斷、法忘

雲鼓雷峯莊嚴殿

雲鼓雷峯明慧殿

雲鼓雷峯證佛塔

雲鼓雷峯監察

雲鼓雷峯山門掃禪

招提僧(佛首化身)

雲鼓雷峯其它

緣醉莫求一燈禪(昔日雲鼓雷峯最高尊者)

雲鼓雷峯組織建置

雲鼓雷峯掃禪山門

為雲鼓雷峯入口處,入口以楓紅和綠術形成山門意象,蜿蜒的階梯小徑通往山林。

雲鼓雷峯賢劫殿

光世大如的出身,大殿設計關鍵為“魚龍”,魚龍近水,因此在大殿四周設計浪花的造型意象,身後的怒目金剛則是代表護法和警示。

雲鼓雷峯殊印塔

戒律象徵的殊印塔除了是無惑渡迷等僧議事處外,塔內中間的器具本身也具有刑囚和封印的功能,以類似圖騰臉譜的圖案作為主設計,殊印塔的刑具是以金屬和雪白光亮的刀片呈現。

雲鼓雷峯罪身磐

青銅古風質感,是囚禁罪犯所在。

雲鼓雷峯著名場景

雲鼓雷峯低首面佛

在深山中的寺院,大多設有很長的階梯,信眾欲至寶殿獻參佛,需由山下拾級而上,在登梯的過程中,人的眼光時常對着階梯,這樣的動作就是低首面佛,用意是讓信徒們在到達佛祖所在地之前,能有一顆謙虛的心,編劇即依此而設計地形,象徵海天闖關時先低頭,壓其氣勢。

雲鼓雷峯寂景參寥

參禪何須山水景,要領悟佛法,不一定要在莊嚴的寺院,或是靈氣沖天的山水寶地,寂景參寥以一個較為荒涼、空無的景象,從中取禪意,以景參禪。

雲鼓雷峯開宗明卷

宗與卷都能代表佛經教法本身,來到此地,白紙黑字,一是一、二是二;一切分明。帝如來親自坐鎮,任何人勝得了帝如來,就等於衝破了此地的巨大佛經,破去了佛所留下來得話語。

雲鼓雷峯組織寶物

佛刑禪那帝如來配刀,也是雲鼓雷峯鎮殿聖器,佛刑禪那四字的意義是---“佛刑”彰顯雲鼓雷峯的宗旨,同時對應帝如來的身份;“禪那”是梵語,為佛教用語,可譯為靜慮。
六塵寶杵:六塵羅漢所持之兵器,為制一頁書而開鋒的寶杵。
荼羅梵璽:雲鼓雷峯佛首權利的象徵,亦是打開封愆禁地的鑰匙。

雲鼓雷峯相關配樂

雲鼓雷峯(雲鼓雷峯場景曲)
曲/編曲:孫敬凡收錄於《霹靂英雄音樂精選29》
title title
雲鼓雷峯乃佛門聖地,故本曲創作上除着重中國大器風之外,還需附帶有云霧飄渺的感覺,因此佐以人聲來家中豪邁的羅漢氣息,節奏編排則多以中國大小鼓作為根基,並在結尾時以轉折加強整體的莊嚴感,突顯雷峯戒律的神聖不可侵犯。
參考資料